APP下载

管乐团编制与排练中常见问题及应对

2018-01-19赵晓林

艺术评鉴 2018年22期
关键词:编制声部排练

赵晓林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内管乐艺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各级学校和单位建立起了管乐团,但受制于具体条件的差异,很多乐团面临着诸多在编制、声部和排练方面的问题,找到一种相对具体和典型的参考范例和应对方法显得十分必要。在对十首来源于不同国别、风格各异的作品分析之后,得出了关于乐器种类与编制按的常见安排之结论。而在此先决条件下,处理一些现代管乐作品声部与排练的常见问题也急需寻找应对的方法。

关键词:管乐团 编制 声部 排练 交响管乐

中图分类号:J61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2-0062-03

一、管乐团的常见编制及其特点

管乐团在多年的发展中并未形成绝对统一的乐团编制,在欧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些管乐作品中,管乐团留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管弦乐团编制的痕迹,而在美国的一些作品中,乐器的使用与乐团的编制相对要更加大胆和灵活。在组建管乐团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支能够满足大部分作品的樂团编制即可,并不需要追求所有声部的绝对完备。

近年来管乐团在国内外飞速发展,在美国,管乐课是美国学校音乐教育方案中最有特色和规模最大的一门分类课程。[6]在国内,地域差异,师资能力,资金支持等一些列外在条件不均衡的素下,很多乐团的编制及其乐器种类都不尽相同,一种相对统一的乐器构成对于乐团演绎丰富的乐曲量有着重要意义。对于非职业管乐团,取何种形式与规模,应参考职业管乐团的编制种类,根据各种乐队的表演形式及编制特点,从实际出发,灵活处理,慎重定位,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1]

以下分析了我国作曲家陈丹的四首著名的原创或改编作品:《礼赞》《朝天阙》《康定情歌》《歌唱祖国》;美国作曲家James Swearingen创作的《Centuria》《Windsong》;英国作曲Philip Sparke创作的《The year of the dragon》《Mary's boy child》和另外两首经典作品的再编配即——Tohru Takahashi编配的《Fsetive overture OP.96》和Joh.Straub编配的《Radetzky march》。这十首来源于不同国别,风格各异的作品分析中,得出了关于乐器使用频率的结论:

打击乐器的使用相对自由,但一些乐器在上述十首作品中的使用也相当普遍: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在铜管和木管组中未被全数使用的乐器中:短笛和低音单簧管仍然具有普遍性,因此可以看成不可或缺的声部。次中音号和上低音号虽然是相似的两种乐器,但作曲家考虑到其大致接近的音域和相对一致的音色,在某些作品仅仅使用其中的一种作为中低音声部的必要补充,其重要性依然不可忽视。小单簧管尽管被很多作品采用,但其多与长笛和双簧管在演奏的织体功能上相似,可以看成一种良性非必备的补充。中音单簧管的使用频率不高,且在具体作品中演奏重要性相对较弱,可以看成并非必须配备的声部。低音大管作为管弦乐团的常客,因其音量相对较弱,故在管乐团中极少使用。短号声部在一些作品中较重要,但其多数演奏部分都可以用小号替代,因此乐团并非必须配备短号声部,使用小号替代其声部也是很好的选项。富鲁格号的发音比小号柔和,在作品中偶尔作为华彩段落的演绎,也可以由小号演奏员兼任。低音提琴由于现今强调管乐的交响性,被越来越多的加入了作品中,但其相对较小的音量无法对整体音乐效果构成明显的影响。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管乐团的编制中,小单簧管、中音单簧管、低音大管、短号、富鲁格号、低音提琴这些乐器并非必备。而打击乐器,由于其重要的声音属性,且考虑到其演奏员都可身兼数职,即便是相对罕见的种类也应尽量齐备。

二、管乐团各声部的常见问题及应对

(一)大管容易被忽视的特点

在其余的木管乐器中,低音区的气息耗费量都偏大,也就是说需要耗费更多的气息去换取更大的音量,这也就需要更多的换气点,而高音区却气流量小音量容易获得。大管的各音区用气量正好和这个规律成反比,即低音区易吹,耗气量适中而音量大;反之,高音区必须有较急的气流量才能振动簧片而发音,并且音量狭而小。[2]在排练时需要特别注意大管的这一特性,在处理音乐与声部平衡方面有针对性的安排。

(二)上低音号与次中音号

上低音号与次中音号,在管乐作品中一般作为低声部的大号与中声部圆号中间的音区的必要补充,其音色相对柔和温暖,在音乐中经常与长号一起演奏或单独演奏。在一些作曲家的作品中,有时会仅仅标注其中的一种加以使用,而在具体排练中,因为学习者与授课教师也不会过分区别两者的界别,故两种乐器在必要的时候亦可相互替代。

上低音号泛指音域与长号基本相同,但具有三个以上按键的铜管乐器,一般由黄铜、磷铜等制成。在国外,上低音号一般泛指的是粗管上低音号(Euphonium)和细管上低音号(Baritone)。在中国大陆有些地区粗管上低音号被称为小低音号,细管上低音号称之为次中音号,两者的音域基本相同,在活塞构成上,上低音号为四活塞,次中音号为三活塞,前者的号管更粗,所以声音更加温暖丰满圆润。次中音号的活塞(或转阀)后的管子是不断变粗的,而次中音号要到靠近号口才开始越来越粗,有时候可以以主调音管两端的直径是否相同来判断究竟是上低音号还是次中音号。

在记谱方面缺乏统一标准,上低音号一般为C调记谱,并使用低音谱号。次中音号为将B调记谱。也有两者皆用高音谱号降B调记谱的。

(三)萨克斯组的一般问题

萨克斯在管乐团的使用也要特别注意。在一些地区,由于萨克斯或单簧管演奏的配比不均衡,而两者的机械结构和指法也比较相近,往往两组的成员会混搭使用,即让多余的单簧管团员演奏萨克斯反之亦然,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到排练与演出的质量。萨克斯比其余木管乐器都更加具有音量上的优势,在排练时本来就需要有意识的加以控制,而演奏萨克斯需要有饱满的气息与松弛的口型,这与单簧管相对较紧的口型完全不同,如果两个声部的演奏员相互替代演奏,将会极难控制音量的均衡和音色的融合。

(四)乐器兼任的规划

在和传统的交响乐团相比较中,管乐团人员在演奏工作划分上也有一些区别。在管乐团中,一般不应该让演奏长笛的成员兼任短笛,亦不应该让演奏单簧管的成员兼任小单簧管和低音单簧管,因其各自声部在演奏的频率与重要性相比较管弦乐团都要更加重要。在更加重视打击乐/色彩性乐器组的管乐团中,也因安排比管弦乐团中更多的打击乐手,除了固定的定音鼓演奏者之外,应至少再配备3-5名专职的乐手演奏打击乐声部。

三、管乐团排练时的常见问题及应对

(一)校音的正确做法

管乐团合奏前的音准调校,也与管弦乐团稍有区别。首先应由双簧管演奏440或442赫兹的标准音a1,其后待相应声部完成校音后,再由双黄管重新演奏bB1。原因在于相比管弦乐团,管乐团拥有更多的移调乐器如:bB调单簧管,小号;bE调的萨克斯类乐器;bE调小单簧;以及按C调记谱的bB调乐器长号等。这些乐器无论是直接参考bB1,又或者按照纯四度或纯五度参考bB1,其校音可靠性都更强。亦可由首席单簧管直接演奏实际音高bB1来给整个乐团校音,因为单簧管的bB1发音准确且按键较少。

(二)管乐合奏排練时的特点

乐音的音量有着不同的力度,音量力度的变化与吹奏过程中的气流速度紧密联系着,呼吸气流速度快,声音越强,气流速度慢,声音就比较弱。[4]在管乐团的排练过程中,虽然可以按照一般的规律着重拆分织体去反复雕琢重复一个段落或句子,但管乐器由于其固有的性质,使得多次重复难度较大片段的排练方法极不可取。难度较大的部分多需要更多的气息耗费和更加准确严格的口型要求,反复重复这些段落的排练很可能使得演奏员快速的进入疲惫甚至是缺氧的状态,这对整个排练毫无益处,故应谨慎处理和把握适当的尺度。

(三)低音提琴的运用

由于管乐团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乐团不满足于早期对于管乐团“鼓号队”的表面称谓,开始注重其“交响性”。著名作曲家杜明心曾说:交响性就是戏剧矛盾冲突,发展和解决的过程。而管乐团相比管弦乐团缺少整个弦乐组,想要表达上述所说的更为复杂的音乐结构就需要进行有益的补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管乐新作品开始加入低音提琴,与之相适应的是在多数的管乐团中低音提琴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声部。在传统在管弦乐团中,低音提琴一直为乐队音响提供“基础低音”,由于它的存在,极大的拓展了乐团整体的音域宽度。[3]除此之外,低音提琴由于共鸣箱巨大,其拨弦(Pizz.)演奏时独特的效果也是无可替代的。在管乐团中,其音量要弱于同属低音功能的大号,大管和低音单簧管等乐器,但由于所有管乐器都需要气口换气而经常使得在一些作品中缺乏整体效果的连贯性,弦乐器的换弓就显得相对连贯的多,故其演奏踏板音(Pedal.tone)时为乐团带来的整体交响共鸣却大有益处,而在相对恬静的段落,低音提琴的拨弦技巧,更是为管乐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表达其“交响性”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程义明.管乐团合奏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2]陈建华.西方管乐艺术论稿[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3]施永康.管弦乐队乐器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4]刘灏.西方管乐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5]李刚,宋寅国.管乐艺术[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6]刘沛.美国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编制声部排练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新年晚会
两个大忙人
多声部视唱训练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乐师
市场一线人力资源编制配置模式探索与研究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复调音乐的认识与训练
鸟雀排练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