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个快乐的食者

2018-01-19董克平

全国新书目 2018年11期
关键词:伊尹礼义诸侯

本书收录了董克平近两年的美食随笔60余篇,包含寻味儿、回味儿、思味儿、品味儿四个篇章。分别介绍了作者游历世界各地的美食体验,优秀的餐厅及菜品推荐;追溯了不同食材、中外节气的历史传说和渊源由来;对不同的菜品、人物、餐饮现象的体会品评;对中餐传承及与世界接轨的思考和探索……本书没有华丽的文字,但读起来就像老朋友间唠嗑那样平实而接地气,字里行间里干货多多,是吃贷迟人、美食愛好者、餐饮从业者的必备枕边书。

晚饭后回到家里,电视里正在播放《国家宝藏》,节目介绍的是“大克鼎”,没想到一下子就看了下去。这个鼎是周孝王时期膳夫克拥有的。克在祭祀时,可以用七个鼎。这在周朝是相当于诸侯的标准了。周王是九鼎八簋,诸侯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

克是个厨子,管理周王祭祀时的食物,因为在安定诸侯国的事情上立了大功,周王赐克铜铸鼎,并享有七鼎六簋的待遇。

膳夫克享用七鼎,看来是个很牛的人物了。他用一块祭肉包含的礼义,说服那些心怀叵测、不听周王招呼的诸侯国重新归顺周王朝,让攘外安内的国家大政得以实行。在春秋战国以前,厨师还真是个了不得的职业,做一个好厨师也能为兴业安邦做出自己的贡献。中国厨师界的祖师爷伊尹本身是个陪嫁的奴隶,到商国当了宰相,凭借的就是他做厨师的本事。

伊尹善调五味,先用美味吸引了商汤的胃,然后告诉商汤要想吃到这些美味就要得天下。得天下的途径呢,就是要对具体事物做具体分析,采用不同的方法,犹如料理不同的食材一样,方法对了,味道才能好,治理国家也是同理。美食与治理国家在伊尹那里遵循同样的原则。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国的道理和烹饪是相通的。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中国的礼义始于饮宴,膳夫克说服诸侯,也就是因为他替周孝王送给诸侯的那一块祭肉所蕴含的上下尊卑的礼义。这个尊卑是政治性的,也是伦理性的。春秋之前,中国是礼制治国,礼义中蕴含着明显的统治层级,诸侯接受了祭肉,就表明还是周朝的属国,还承认周王的天子地位。礼崩乐坏之时,周朝也就瓦解了,这也是孔子总是在说“克己复礼”的原因了。到了秦始皇时期,国家治理进入法治时代,礼的作用逐渐衰微,但也一直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直到今天,这也是中国社会的一个鲜明特点。

鼎从煮饭的器物到国家权力的象征,厨师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食物分享中包含的礼义教化,大致可以说明饮食是中国文化的源头。

既然饮食和文化密切相关,能做一个食者就是一件很开心快乐的事情,尽管这有为自己贪吃嘴馋找一个冠冕堂皇借口的嫌疑,但每天都能吃到好吃的,还是让人非常开心的。

猜你喜欢

伊尹礼义诸侯
伊尹摄政
五张羊皮
厨子灭王朝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一个厨子灭了一个王朝
麟溪水长流
烽火戏诸侯
《论语》中的诚敬之道
关于伦理道德的再思考
烽火戏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