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为根,文化为魂
2018-01-19刘洁
刘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品行塑造的关键时期,要使学生从小建立道德修养和健全的人格,形成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塑造文化素养和民族气概,成为具有人格国格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就要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和融入每个学生的思想里,成为每一个孩子的文化灵魂以及精神骨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阅读与积累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那么,我们如何在阅读教学时把汉语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下的最优美、最经典的传统文化传递给学生呢?我在阅读教学的教法上作了多方面的尝试,力求给处在记忆黄金时期和人格形成时期的孩子们,播下最好的种子,撒下最好的养料,为孩子们塑造优秀的品德,使孩子终生受益。
一、图文结合,及早积累
依据人类学家和心理学的研究,人的记忆力发展自零岁开始,十三岁发展至顶峰,六至十三岁为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段,十四岁后至多能够保持,甚至下降。因此,我们要利用儿童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在低年级的起步阶段就渗透传统文化的元素,使学生及早受到思想的熏陶。而让刚刚步入学龄期的孩子读懂古诗韵文,加深对汉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感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图文结合,及早积累。
实验表明,寓抽象难懂的语言文字于生动传神的插图、动画,会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从而理解文字运用的妙处。结合新版的人教版教材“及早阅读”的新理念,在起步阶段就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经典与阅读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孩子初入学就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素养启蒙教育。如教学人教版(2016年)一年级上册第3课《江南》中,学生就学习了一篇充满韵味的汉乐府诗,这首古诗将“间”、“东”、“南”、“西”“北”的方位词,同“鱼”、“莲叶”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副美丽的采莲图。教学时,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通过看图说话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汉字运用的独到之处,品味音韵之美,在反复吟诵中感悟诗句的优美意境。孩子们欣赏着图画,想象出生动有趣的对话,在反复的诵读中,不知不觉将古诗熟记于心,融化到自己的精神生命里。除了课内知识,我积极鼓励学生阅读其他课外文本,如《三字经》、寓言或成语故事、《弟子规》等,这些读物图文并茂、语言精辟简练,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为人处事的礼仪规范、做人道理,我引导学生在赏析美图、诵读美文的基础上熟读成诵,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品性,使其逐步养成良好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为写作积累用之不竭的语言材料。正所谓“厚积而薄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儿时的积累终将转化成伴随一个人终身的语文素养。
二、联系实际,深挖内涵
传统文化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她植根于我们的生活中。教师在教学时,只有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细细品味,才能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产生共鸣,让民族精神的血液在一代代人身上流淌。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千百年来,古诗文就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滋养剂。当教学博大精深的古诗美文时,教师只有深挖教材的内涵,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才能将一切美妙的修养和哲学毫无痕迹地从学生的口中渗入血液,渗入生命感受的深处,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如在阅读《滁州西涧》、《春夜喜雨》时,学生在理解诗的字面含义后,我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对人类无私的给予和奉献,抒写小练笔,使学生学会感恩,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朴素情感;当学习《登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我带孩子们登高望远过重阳,饶有趣味地抛出问题:“你知道重阳节的由来吗?古代人是怎么过重阳节的呢?与亲人好友久不相逢,你的心情怎样呢?”学生迫不及待想帮老师解决“疑难”,通过查阅资料、询问父辈、自身感受的表述,切身体会诗句中古人的离别愁绪,体验浓浓亲情;当诵读慷慨激昂的《过零丁洋》 、《满江红》、《己亥杂诗》等爱国诗篇时,教师对背景材料的挖掘更是必不可少,我重视引导学生收集时代背景资料,并旁征博引,要求列举现代爱国人士的事例,从而树立学生身为中国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激发学生爱国热情,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跨越“学科”,拓宽途径
“新课标”的“大语文观”理念,就是语文学习的生活化、开放化、边缘化。它要求语文教学联系生活,强调开放,提倡跨学科。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新教材选编的课文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全方位、多形式地为学生提供了阅读的途径。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读本资源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呢?我认为,只有勇于突破“学科”瓶颈,多元化传递文化信息,才能更有效、更有力地弘扬传统文化。如人教版(2016年)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中,4个课文单元,围绕“自然”、“想象”、“儿童生活”、“观察”等主题编排,有蕴含着热爱祖国、关爱他人、友好相处、热爱科学等丰富的思想情感因素,亦有适应社会要求的时代精神。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每单元定下相呼应的主题,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途径,也为学生在广泛阅读积累后提供展示成果的舞台。如结合学校开展的“庆五一”自理能力竞赛,让学生参考相关资料和生活实践后,参加制作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传统小吃竞技比赛;或利用班会课、活动课开展各个传统节日的文化展示,如组织“端午知识知多少”、“又是中秋团圆时”等主题班会课,学生必须掌握第一手阅读材料,才能在班会中过关闯将、拔得头筹;又如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学习园地等张贴“传统文化知多少”、“小博士大看台”小报,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逐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新教材介绍了各种传统文化技艺,我不忘提供机会让孩子动手操作,体验中华人民的创新智慧与心灵手巧,利用手工课让孩子们制作喜闻乐见的花灯、剪纸作品,带孩子们到陶瓷基地参观制作工艺,捏陶人,写随笔;鼓励有朗诵、表演、音乐才能的孩子精心排练古诗词串演节目或课本剧,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感恩、诵经典”诵读比赛,一展朗诵、传统技艺、书画等才艺,学生们的全情投入、尽情表现令人置身于“斑斓的经典世界”。在这些丰富的教材资源的引导下,学生领略到前所未有的知识领域,大大激发了探求传统文化的欲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悟自得,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传统文化的养分在灵魂里积淀升华,滋养着纯净美好的心灵。
四、建立机制、多层评价
传统文化的积累是增知、养心、立志、铸品,不在一朝一夕,而在乎一点一滴聚沙成海,只有建立一种有效机制才能确保经典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为鼓励学生学习和积累大量诗词曲赋的优美语言、经典篇章,我结合学校定期开展的测评活动、竞赛机制,与学生、家长制订長期计划,把诵读经典纳入日常工作、生活,把诵读经典养成一种习惯。如学校升旗仪式上开展“每周一句古训”诵读,我就将古训写在黑板上角,坚持课前1分钟全班齐诵、学期末检验汇总;如结合学校每学月制定的传统文化主题,每周定时带领学生到学校图书馆阅读经典美文,指导孩子们摘录读书笔记,写一些简单的读后感,再利用读书发表会让学生复述诗文的内容,交流认识及感受,引导他们大量积累古典诗文,促进读书的质量。每一单元阶段,我就结合学校制订的阅读卡对学生的阅读数量及质量进行统计、调控,引导学生从课外书中认真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作品的文化内涵,达到高质量的语言吸收。我将学生在学期的阅读总量质量,作为学期末阅读的“第一层评价”,按照学生的阅读量在“星级评定卡”上奖上“星星”。
为鼓励学生将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在日常习作、口语交际中应用古典诗文,提高习作水平,我制定了第二层评价:为参加“小博士大看台”黑板报展示、“传统知识竞答”、“学感恩、诵经典”朗诵比赛、 “传统技艺小能手”的成员和“引经据典小能人”按“功绩”分发证书,标示等级,以此作为阅读评价的第二重标准。
第三层评价,是将学生的言行举止的日常考评也补充到传统文化阅读的测评之中,对于那些言行举止具有传统美德的学生,也给予表彰,从而弘扬了“由内而外”的行为美。
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学生只有从小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才能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培育民族精神。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精髓,以阅读为根,以文化为魂,努力培养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