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成蝶,从“定格”“升格”到“风格”
2018-01-19李全林
李全林
【摘 要】 工作缺少新鲜感和激情,评职称、家长要求越来越高等工作压力使教师产生产生职业倦怠,这些都会造成专业成长“定格”。教师的专业成长如何突破“定格”“升格”到“风格”,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笔者认为有以下途径。
【关 键 词】 升格;破格;风格;自我管理
有人把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青年教师的“入格”阶段,二是中年教师的“升格”阶段,三是骨干教师的“风格”阶段。笔者认为三个阶段中,第二阶段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极容易出现“定格”的阶段。工作缺少新鲜感和激情,评职称、家长要求越来越高等工作压力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这些都会造成专业成长“定格”。教师的专业成长如何突破“定格”“升格”到“风格”,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笔者认为有以下途径。
一、信仰引领,追求发展
一个教师若灵魂空虚,缺乏信仰,便没有信念的坚守和追求,教育工作便没有了动力,“定格”便是自然而然的产物。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执着专一的事业心,是成就事业的关键,也是实现教育工作者人生价值的关键。我以为“爱”是一位教师应该拥有的最高信仰。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崇高;爱弱者,是神圣;爱好学生是正常的,爱后进生是可贵的。坚守“爱”的教师是有信仰的教师。教师一定要具有教育理想、教育激情,坚守教育、执着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不“定格”而有所“升格”。
二、自我管控,促进成长
(一)知识管理。在一个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社会中,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地学会对个体知识体系的建构与管理,吐故纳新,查漏补缺,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比如:1. 最新的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最新的课程标准知识,现代教育技术知识;2. 学生及其特性知识;3. 教育环境脉络的知识;4. 教师对学生管理的技能与知识;5. 教师个人的教研方法与治学策略,等等。
教师及时对个体知识实施管理,实质在于提升工作效率,整合信息资源,有效增进知识的质与量,提升知识的利用率,发挥教师的个性创造,提高个体的竞争力,从而促进教师个体的良性发展。
(二)心理调控。当教师的成长拥有激情时,就拥有了积极的生活态度,就会积极地面对生活,战胜各种艰难困苦。但在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加强师德建设的背景下,为什么一些教师对学生愈发冷漠、疏远,一些教师时常感到精疲力竭,上课仅仅是应付了事?原因之一是教师的职业倦怠。因此,教师的自我管理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会自我调控。
有专家指出,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调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学会调控自身的职业压力。例如,通过提高应对学生问题行为的能力,提高教学技能、教研技能,就能缓解自身的职业压力;参加文体活动、听音乐、散步、找朋友倾诉等减轻紧张、焦虑的情绪反应。2. 采取积极主动的认知方式。主动适应环境,勇于改变自我。3. 调节社会交往,提高社交技能,建立良好的人際关系。例如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尊重学生,保护学生人格,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学相长,建立一种互促互进的师生关系。调控好同事之间的关系。同事间的相互支持与协助也是减轻职业压力,缓解职业倦怠的重要力量。4. 善于调节情绪,使自己拥有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使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更高,挫折承受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更强,在社会生活中更成功,个人幸福感也更强。
三、深度反思,不断创新
反思是总结、批判、追求,是教师发展最积极的因素,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选择。首先,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批判地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师生关系、班主任工作、教育研究等;其次,反思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发现、追寻和感悟;第三,记录教育教学灵感,指导以后的教育教学实践;第四,寻找自己教育教学的盲点、误区,寻找积极有效的方法,扫除盲点,走出误区。
反思,有助于教师从幼稚走向成熟,由感性走向理性,从浅薄走向丰厚,从保守走向创新。做创新型教师,拥有新的教育观念,新颖的教学方法、逐渐形成新的教学风格,建立崭新的教学业绩,这样的老师永远年轻,永远受学生欢迎。
四、名师指点,形成风格
在教师发展出现“定格”的关键点,名师指点是教师“升格”的重要途径。观摩名师的教学,倾听他们的讲座;在做教研课题,开展教研活动、做公开课、教学技能比赛等关键事件中,请名师指点迷津,摸索出更优化的教学方法,事半功倍,使自己脱颖而出。还要研究名师的成长轨迹以及他们的教育教学特色,“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校管理者也要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外引内培,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台铺路。相信在以上内外合力的作用下,成长一般不会“定格”。名师是具有特色、风格的教师。成长中的普通教师,也要善于发现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并且努力使自己的风格更鲜明、更突出。在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点,努力做到以上几点,教师发展就会突破“定格”,破茧成蝶,“升格”为有“风格”的教师了。
【参考文献】
[1] 钱红娟. 教师成长的“催化剂”[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4).
[2] 孙为为. 挖掘潜力 促进教师成长[J]. 幼儿100(教师版),2017(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