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见识在大学生成才中的作用
2018-01-19周湘鄂
【摘 要】文章从见识的含义界定入手,并重点分析了见识在大学生成才中的作用,认为见识能帮助大学生富有远见,进而掌握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帮助大学生富有预见,进而正确预判周围的环境和正确选取目标,并围绕目标积累才干,形成合理的智能结构;帮助大学生富有主见,进而坚定信念,排除纷扰,勇往直前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帮助大学生富有创见,进而培养创造意识,发挥创造才能。
【关键词】见识;大学生;成才;作用
一、关于见识的含义界定
现代汉语词典的“见识”,指①接触事物,扩大见闻;②见闻;知识。而王同亿主编《语言大辞典》(上册)(三环出版社,1990年)指出:见识指一种明智地、正确地作出判断及在两个可能的途径中做出的取舍的通常的、稳定的能力;是识别内部性质和主要关系的能力。以上两种有关见识含义的界定各有侧重,前者强调知识的获取,后者强调透视事物本质和作出判断、取舍方面的能力,笔者更倾向后者。所以笔者将“见识”界定为,见识是指人们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后作出正确的判断,把握其发展趋势,在多个可能实现目标的途径中作出决策的能力。并且笔者还认为,“见识”外延更宽泛,它是一种基于知识又有别于知识,并且强调主体亲历性、实践性的“知识”和思想,因此它与“视野”、“阅历”紧密相关的,比书本知识显得更为“基础”和更为“初级”。
二、见识在大学生成才中的作用分析
见识作为人才内在要素中智能素质的一大要素,在大学生成才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帮助大学生富有远见:掌握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古人曰:“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他们要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谋万世”的青年,应该具有远大的目光,能够用战略家的思维来分析、思考问题,“站得高,看得远”,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正确的处理好眼前学习阶段和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关系,做到立足眼前,放眼长远。而见识作为一种基于知识又有别于知识,并且强调主体亲历性、实践性的“知识”和思想,它能使大学生高瞻远瞩,能在结合历史与现实诸多因素的条件下,大胆地预测将来的发展方向,谋划当前的发展战略。即妥善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准确把握正确人生前进的方向。如现在象牙塔的大学生普遍存在择业困惑,而据调查,大学期间做过兼职的学生比没做过兼职的学生在未来择业方向上显得更有远见,更有想法,更懂得自己适合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足见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增长见识有利于帮助他们选择和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而使其有意识地为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积累知识、储备才能,做好职业规划。
(二)帮助大学生富有预见:正确预判周围的环境和正确选取目标,并围绕目标积累才干,形成合理的智能结构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作为人脑机能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而这里的“存在”、“现实生活过程”无不就是指环境,而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影响和制约着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环境是社会个体存在发展的基础、环境影响个体的思想、环境制约个体的实践活动”。大学生要成才,要想把握住成才方向,必须对周围的环境和形势做能出正确预判,这是他们最终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尽管现在的大学生“身在象牙塔”,但是“能知天下事”,原因是现在的大学大部分都是开放式的管理,校园与周围环境信息传播与交流少有阻碍,网络的普及更是让这些莘莘学子能便捷地了解海内外各种信息。在大学四年中,如果学生能充分利用学校的条件和自己创造条件去拓宽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能力,就能对周围的环境和形势作出及时的正确的全面分析和判断,为自己的个人抉择和人生定位提供现实的客观依据。
见识帮助大学生对周围的环境和形势做出了正确预判的同时,也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地选取目标,并且为了目标的实现积极学习以积累才干,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合理的智能结构。人才的内在要素包括德、智能、体,其中智能在人才的内在要素中居于核心地位,它具体指:识、才、学。“识”就是指见识;“才”指人们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锻炼而形成的能力;“学”即知识学问,指人们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包括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通过分析它们的概念可以推断,一个人具备了“才”、“学”之后,没有正确的“识”,是成不了才的。因为没有“识”就没有才能和知识发挥作用的正确方向,青年大学生通过不断地学习知识、锻炼了技能之后,还要不断地增长见识,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完整、合理的智能结构,把成才需要的核心支撑起来。
(三)帮助大学生富有主见:坚定信念,排除纷扰,勇往直前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大学生在成才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面临逆境、遭受挫折,这就需要见识来让我们富有主见,进而坚定信念,排除干扰,不畏艰险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而见识之所以能使大学生富有主见是因为,人们有时要凭自己的判断去把握各种事物和现象,对其作“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综合,而这必须以对事物及其发展变化趋势的准确预测和把握为前提,而这个前提恰恰建立在广博见识的基础之上的。大学生只有多见、多闻、多识,拥有了广泛的见识,才能在环境湍流中抓住成功机遇,归避风险,成功地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而如果因为缺少见识,没有主见,必然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在各种干扰面前就会瞻前顾后、手足无措、无所适从,往往因优柔寡断而错失大好发展机遇。
(四)帮助大学生富有创见:培养创造意识,发挥创造才能
创见,就是善于从已有的知识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并进行创新发展,推陈出新,不.墨守成规。然而大学生要想富有创见,要想在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的观点和看法,确立新的目标和战略,以推动事业实现更大的发展,需要现实的材料和经验作为基础,需要在一定的实践和经验基础上来推陈出新。而见识恰恰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初级”和更为“基础”,同时外延也更为宽泛的经验和材料。因此,大学生要不断丰富自己见识,使自己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造能力的发挥有可以依赖的“基石”。并且笔者进一步认为,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要做到:一是扩展见识,大量占有广泛而丰富的材料和经验;二是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三是要有创新精神;四是要掌握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理路。
参考文献:
[1]吕叔湘,丁声树.《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620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3]罗洪铁,周琪,张家建:《人才学原理》,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2~243頁。
[4]石立美.《论见识在青年大学生成才中的作用》,《人才资源开发》,2007年第7期,第61~62页。
[5]颜颜.《领导者应有见识》,《领导科学》,2009年第1期,第31页。
作者简介:
周湘鄂(1985~),男,湖南岳阳人,硕士。研究方向:社会思潮与思想政治教育、国家文化软实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的相融性探究”的部分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