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小学语文教学的提问艺术

2018-01-19薛慧

考试周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提问艺术提高效率语文教学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释疑的能力;拉动师生情感互动,促进师生心灵的沟通,因此小学语文老师要根据教学大纲以及教材内容,依据班情、学情,要精心、巧妙地设置新颖、新奇、新鲜、具有艺术性的问题情境,让小学生积极、快乐参与问题自主思考和合作讨论,实现主体教学,使语文课堂由讲堂变学堂,教师变导师,灌输变讨论,积极调动在艺术提问中引导学生思、议、展、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提问艺术;提高效率

课堂如何设置有效性的提问,是一个趣味性、技巧性、艺术性的问题。俗话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往往能吹皱一池春水,一石激起千层浪。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如果设置的提问具有启发诱导性、新颖性,要能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使学生实现了“我自主,我参与,我思考,我快乐。”从而激活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质疑中轻松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达到曲径通幽的目的,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性,展现语文教学手段的魅力所在。下面就提问角度,提问的方式,提问技巧,笔者来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技巧性,与同仁们共同切磋。

一、 设置的问题情境要有趣味性、技巧性

语文提问教学具有艺术性,技巧性,要能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有诱导性、启发性。德国的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如果提问能引起学生对问题探究兴趣,势必会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求知欲望,学生就会乐于参与互动,参与问题探究研讨。如果提问有了艺术性,学生有了兴趣性,语文课堂就会因学生的参与而精彩,因学生参与思考展示而高效,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总能设计出别出心裁,出其不意,惊艳、惊奇、惊讶的问题情境,能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放松身心,尽情展示思维,放飞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轻松、快乐、民主、和谐氛围中得到问题答案。例如,我教授《刻舟求剑》一课时,故事讲一个楚国人在船行进的过程中,自己的剑掉进水里,于是他不慌不忙地在船上刻下记号,并且说:“我的剑就是从这个地方掉进水里。”等船停下后,开始下去找剑。我是这样设计提问的,1. 这个楚国人剑掉进水里,为何不慌不忙的?2. 他能捞到剑吗,然后可能他会说什么话?3. 你认为楚国人错在哪里呢?4. 你从这个讽刺的寓言里懂得一个什么事理?学生看到展示的提问后,马上兴趣盎然地进行争论、讨论、争鸣起来,最后学生透彻的理解全文,使学生在愉悦的故事情节中醍醐灌顶,更加对体味语文教学的魅力。

二、 設置提问的艺术性既体现新颖性也要展现实用性

清代学者郑板桥说:“‘学问二字,需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说明学和问二者必须兼顾,善于提出疑问才能快速进步。当然提问也要方法和策略,讲究新颖度和实效性,反对肤浅的、流于形式、为了提问而提问形式主义,也不要为了热热闹闹搞一些虚假繁荣的没有效果的提问;设计的课文的问题提问不要千篇一律,直来直往、单调乏味的提问,例如只会“对不对啊?”“好不好啊?”“怎么样啊?”“是不是啊?”而提问的方法应该有创新性、手段有启发性;设置提问还应注意问题的深浅度,凡是学生一看就会,一问就懂的没有“障碍性”的提问,最好不提问为好;当然了不可提问设计脱离班情、学情,向学生提一些偏题、怪题、难题,导致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设置的问题要有坎,学生思考经过翻转、好不容易能够回答正确答案,这样学生觉得提问有价值,回答上来有成就之感,杜绝老师没经过学生深入的思考,自问自答,越俎代庖说出答案,这样的提问没有丝毫的实用性;提问还应把握好时间观念,我参加旁听青年老师公开课,有的老师一直不停的提问,这种泛滥提问严重影响了整个课堂流程,打破了课堂教学连续性,对语文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一定要问,而且要问的透彻,对不该提问的问题坚决不问。例如,我上《龟兔赛跑》时,利用多媒体播放兔子的骄傲、懒散,乌龟的低调、持之以恒的奔跑,当学生看的兴高采烈时再提出问题:1. 兔龟赛跑的胜利者为什么是跑得慢的乌龟而不是健跑如飞的兔子?2. 兔龟赛跑说明一个什么道理?我提问的时间恰到好处,难易程度也适中,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在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问题。教学效果很好,避免了不该提问时乱弹琴,该提问时错过机会,这就是提问艺术表现。

三、 提问的方法要灵活多变、丰富多彩

要想提问有启发性,变直为曲,能引人入胜,就需要我们语文老师设计的提问方法要有创新性、趣味性、灵活性、启发性;进而能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如教《牧童和狼》这个寓言故事,设计提问:1. 课文中牧童有两次大叫,你能体会出牧童怎样不同的情感?显然要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必须认真读书思考,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2. 这则寓言要求我们小学生怎样做人呢?这样使孩子更深层探究本寓言故事的寓意,使孩子们没有时间思想开小差。我在上《蝉和狐狸》时,运用比较方法设计问题,问题是:《狐狸和乌鸦》里的乌鸦为什么会受骗,而《蝉和狐狸》里的蝉却没有受骗?通过提问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通过学生比较得出乌鸦的蠢笨、蝉的机警、聪明。灵活多变的提问方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语文老师精心设计出艺术提问,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使小学语文课堂蓬荜生辉。

参考文献:

[1]徐政群.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艺术提问[J].语文天地:小教版,2014(21).

作者简介:

薛慧,江苏省宿迁市,江苏省泗阳县大兴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提问艺术提高效率语文教学
瞄准目标,精细练习,提高效率
瞄准目标,精细复习,提高效率
剖析错因 提高效率
提高效率
浅谈物理课堂教学提问三法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