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三步式”课堂教学

2018-01-19谭小花

考试周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摘 要:传统的小学语文课题有着非常强的局限性,严重阻碍了他们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探索知识,与他人合作,独立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中,往往是教师单方面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较少自己主动去查询课外资料,教师也没有布置一些具有实践性的任务,让他们学习课本知识即可。这样的语文教学课堂往往是枯燥无味的。因此,语文教师应当转变课堂的主体地位,将活动作为课堂的主要形式,形成“三步式”课堂,以达到全面发展学生能力的最终目标。文章就如何转变课堂为“三步式”教学模式进行深入讨论。

关键词:三步式;课堂教学;小学语文

一、 引言

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而课堂教学的方式对于影响学生素质水平和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三步式”课堂彻底转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课堂模式,着重以学生为课堂中心,使用先学后教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转变传统课堂枯燥无味的气氛,真正突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促进他们全方面能力的提升,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转变传统课堂中的中心地位

在传统语文课堂中,教师往往是处于中心地位的。他不仅决定了教师要思考要教什么,要怎么教,还决定了教师在整节课堂中处于重要的主导地位。这样以教师为主的课堂就容易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能被动的学习知识,他们不需要主动思考,教师也没有给予他们充足的机会。而小学阶段正是他们学习习惯,态度养成的阶段,也是奠定语文学习基础的阶段,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阶段,让他们得到最好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自己的传统观念,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自己作为引导者。思考他们真正要学习的知识,他们如何进行学习,而非自己就如何授课。这样才能真正突出学生在課堂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可以使用自学提问作为第一步教学。让他们进行课前预习和自学后,在课堂中向教师提问,与同学讨论,这样不仅能加深他们对于知识的印象和理解,还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活跃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能力。让他们主动寻找自己所要了解的知识,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起到引导和协助的作用,帮助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

三、 转变课堂中的师生关系

传统语文课堂中,教师在学生心中一直是严肃和认真的形象,是一种“权威”与“领导”的角色,他们自然会对教师产生敬畏心理,从而在心底与教师产生一种距离感,这样的关系可能让他们不敢在课堂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就难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也就容易变得枯燥无味。

因此,教师要转变自己在他们心中的形象,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为主,还要以提升个人魅力,亲和力为辅。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能力,家庭情况和生活情况,从方方面面了解他们,关心他们,让他们明白教师真正在关心他们,这样他们也就愿意与教师敞开心扉,教师的教学任务开展也就能进行的更加顺利。

一旦师生间的关系有所进展,教师就可以使用讨论互答为第二步课堂教学。这一步的基础是建立在他们自学提问和良好的课堂氛围上,只有拥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进一步活跃小学语文课堂气氛,教师才能更好地组织讨论活动。教师要鼓励班上每位同学大胆表达观点,各抒己见,与其他同学进行问题讨论,互相学习,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拓展思路和思维,了解新的理解方式和看待问题的方法,同时,教师也要适当起到引导和纠正作用,在偏离问题方向时,及时将他们引导回原问题上。这一讨论活动,不仅有利于他们全面理解知识,还有利于提高他们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选择合适的引导方式

要真正实现三步式课堂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还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引导方式和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启发他们,让他们真正能做到探索式学习,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就要做到三步式的最后一步,适当引导,讲解总结。总结是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总结突出知识的本质与规律。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循环渐进,根据班级同学具体的能力和学习水平进行教学,避免突然出现过大难度的知识,导致他们无法接受,进而产生厌学心理。同时,因为小学阶段儿童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要尽可能利用他们生活中常见的,他们说熟悉的东西进行课堂讲解,将过去学习过的知识与课堂学习知识建立起桥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新的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引导,教师还要注意使用丰富的肢体语言,生动的话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将课堂知识用简短精确的语言总结,帮助他们在大脑中形成知识网络,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甚至能做到举一反三。

五、 结语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三步式教学有着明显的优点。其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地位,注重他们的学习状态,学习诉求和学习热情,注重对于他们积极性的培养,主动学习能力的提高,探索精神的训练,让他们更具有合作和创新精神。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形成勤奋、严谨、刻苦的学风,还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更重要的是对于他们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能在课堂中学有所获,更能在未来成长道路上走得更加长远。

参考文献:

[1]李汉潮.小学语文教材的历史演变及思考[J].现代教育论坛,2009年第11期.

[2]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小学语文教学法[G].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

[3]董蓓菲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G].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谭小花,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积石山县吹麻滩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