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理工科研究生教育对比所带来的启示

2018-01-19盖作启廖洁丹沈兴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期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理工科中国

盖作启++廖洁丹++沈兴

摘要:中国的研究生教育目前仍不能满足中国发展对大量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本的研究生教育发展多年,培养了大量高层次人才,带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时中日同处亚洲,文化相近,对日本研究生教育的借鉴,对于提高中国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一定意义。本文作者基于自己多年的留日学习和工作经验,对比中日研究生教育的异同,为中国的研究生教育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中国;日本;理工科;研究生教育;啟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674-9324(2018)02-0101-02

一、前言

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我国加速科技创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经济和科技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人才培养已经占据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口红利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中国经济体量的增加,中国的经济增速逐渐放缓,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就更加重要。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高层次的创造型人才,对于国家发展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会见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时曾发表讲话指出:“科教兴国已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我们将秉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兼收并蓄,吸取国际先进经验,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

日本和中国同处亚洲,文化相似度高。日本善于学习,教育立国一直被视为日本发展的核心。历史上,日本曾多次派使团来中国学习;但明治维新后,日本转向学习欧美国家。从上世纪40年代末,为了迅速恢复战败后的经济及国力,日本确立培养人才、教育立国的国策,现在日本科技力量雄厚,多次获得诺贝尔奖,这些都与日本普及和发展高层次教育息息相关。

笔者曾在中日多所大学有过学习和工作的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广泛地调研,本文将介绍日本理工科研究生教育的概况,对比中日两国研究生教育的差别,为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尤其是新获得研究生培养资格的院校提供一些借鉴,取长补短,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二、日本理工科研究生教育的介绍

1.学制方面。表面来看,日本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学制2年,博士研究生学制3年。实际上,日本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其实分为三个阶段,学制可概括为:1+2+X。

阶段一:大学四年级,历时1年。因为日本的研究生教育比例较高,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难度不大,一些如北海道大学等研究型大学的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升学比例可高达90%以上。所以很多学生在大学四年级时,就会根据自身兴趣或未来要从事的方向,选定所要学习的研究领域,进入相应的研究室。

阶段二:硕士研究生阶段,2年。相比于中国普遍的3年硕士研究生学制来说,日本的2年制硕士则培养目标更为明确,时间更加紧凑,效率更高。第一年,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因为此前已经进行了一年的课题研究,所以学生对于选课和学习更有针对性。

阶段三:博士研究生阶段,X年。相比于硕士升学率,日本的博士升学率并不高,因为日本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了培养将来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人才。与中国的3年制博士生相比,日本的博士研究生年限不定,一般为3—8年。博士研究生需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开设新课题,着重培养其独立研究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2.教学方面。日本社会普遍认为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多学科理论基础,才能进行创新创造。因此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基础学科课程占有很高的比重,并打破了专业间的限制,使学生能拥有开阔的视野进行融会贯通。专业课则主要采用讲座制度,通过教授开设讲座,由助教配合实施。课程内容除了专业理论知识外,也重点突出科研内容,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此外,除了基础课和专业课之外,研讨会(seminar)也是贯穿于日本研究生教育中的一条主要学习渠道,尤其对于没有课程任务的博士来说,主要以参加研讨会来获取学分。研讨会的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包括研究进展汇报,杂志会,轮读会等。

3.科学研究方面。日本大学界认为大学的首要职能是学术研究,从前面教学方面的介绍也能体现出,研究生教学的目的是为培养科研人才服务,教学是科研成果的反应,没有科研就没有教学质量。日本在科研方面的建设一直效仿德国,重视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习惯与一丝不苟的科研态度。但另一方面,对于研究生的科研培养,实行比较宽松的政策。

三、中日理工科研究生教育的差异与启示

1.做好基础教学,教研相长。相比于中国,日本的硕士研究生虽然是两年制,但是对于基础课程的学习却丝毫不马虎。反观国内,从老师到研究生对于教学的重视程度都应提高。老师们给研究生上课会有压缩课时、不认真备课、应付考核等现象。甚至有些导师为了做项目而不阻止学生逃课,而学生自身也对上课提不起兴趣,认为上课是浪费时间。

2.提供宽松环境,孵育人才。现代科学发源于西方,到现在为止,理工科的各类顶级学术研究所、期刊、奖项依然掌握在西方先进国家手中。然而日本却奋起直追,取得了斐然成绩,这离不开日本极为宽松的科研环境,虽然众所周知的日本是一个“规矩”繁多的国家。在认识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力量之后,我国也开始大力发展科研,国家和政府在科研项目上给予了极大的资金支持,使我国的科学研究成果在近一二十年呈现井喷之势。所谓水涨船高,十几年前硕士毕业也许可以在普通高校做老师,而今天几十个海归博士争抢一个高校的行政岗位;十几年前发表一篇文章可以博士毕业,而现在则要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章才能达到毕业要求。而类似文章分区、影响因子点数,这类问题在现今浮躁的社会氛围下呈现愈演愈烈的势态,需要政策制定者去思考如何进行引导,提供宽松环境,使大学沉下心来做科研。endprint

3.提高经济补助,安心科研。经济水平上,日本学生虽然奖学金少,但是家庭富裕,没有经济压力。中国学生经济压力大,尤其是农村学生,到了该自食其力的年纪,如果课题进展不顺利,影响按时毕业,则会承受较大思想压力和经济压力,导致其不能专心学术,避重就轻,去找一些简单的课题以完成毕业任务。作为科研的主要力量,如果躲避困难,很难在学术上有所突破。

4.加强学术交流,开阔视野。日本研究生教育注重交流。除了鼓励他们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还会让研究生“走出去”和“引进来”。“走出去”就是派学生出国留学或者短期访问,“引进来”就是通过奖學金等政策吸引外国留学生,这些留学生不仅成为日本科研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且促进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思维方式的碰撞,产生一些创新思想。中国最近派出大量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在“走出去”上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在“引进来”上还有待加强。

日本的导师和研究生对于学会和组会都高度重视,对每一次汇报的PPT或者展板都精雕细琢。为了准备报告内容,经常会有导师和学生通宵修改。即使在组会上,学生在汇报时也会认真介绍课题背景,并且每次汇报时都会将自己对课题最新的理解添加进去。这不仅加强了对课题的理解,还提高了研究生写作发表的能力。相比较而言,我国现今部分导师也会召开一些类似的研讨会,但时间安排随意、规模小、没有明确的研讨会制度,使得目前的研讨会大多效率较低,收效不佳。而学生在做汇报时,也只会介绍近期的实验内容,再开题以后,可能就很少阅读文献,也就更不会更改研究背景了。

参考文献:

[1]林树海.中日大学工科研究生教育的对比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12):54-55.

[2]解丹.中日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比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4(2):142-146.

[3]沈炫吟.中日研究生教育模式比较与思考[J].高教学刊,2015,(13):3-4.

[4]徐金平.当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100-102.

[5]庆伊富长.大学评价研究[M].东京:东京大学出版社,1984.

[6]李祖超.日本的教育现代化之路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3).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究生教育理工科中国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浅析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
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