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因素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的作用
2018-01-19张冠卿
摘要:思想品德课程是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甚至可以说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在长期从事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情感因素或者情感教育既是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同时情感因素本身也成为影响课堂教学目标和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立足于长期的思想品德课程教育实践,浅析情感因素在思想品德课程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情感;思想品德;作用
思想品德课程作为初中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其立足点和出发点并不在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或智力水平,而是提高中学生的思想和道德水平,培养学生形成和树立基本的个人合格社会道德观念,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 师生关系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前提
一方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教育教学而言,贯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正深刻的影响着我国的基础教育,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以生为本的题中之意。另一方面,作为思想政治课程本身其课程内容对于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更加严格,思想政治课程本身正是一种情感教育,是一种说服教育或者情境化教育。传统的讲授式教育模式对于侧重于知识性学科,例如物理、化学、数学等可能教学效果更加显著,而思想政治课单方面的说教效果往往并不理想。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前提,师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教学相长,共同实现自身思想品德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经过共同的道德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并能够使学生自觉的转化为自身的道德行为。教师的身份应向合作者,指导者转变,摒弃权威型教师形象,促进师生交流,教师要能真正走进和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把握学生的情感现状,从而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为进行情感教育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 教师的情感素养具有关键性作用
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其言传身教对于思想品德的教学具有隐性的教育力量,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能够形成隐性的教育力量。因此作为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师应树立双专业化的理念,一方面,应具备思想品德教师所具备的专业化学科素养,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有助于采取更加有效的教育手段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和目标;另一方面,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情感智慧,教师能够关注学生的情感,自己本身的情感也会提高。专业化的学科素养对于思想品德课程教师能够使其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式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进行分析并合理确定教学内容,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并合理地进行情感控制与调节,实现教育目的。在思想品德课中,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情感智慧,能够进行准确的角色情感分析,能够去理解学生的情境,去倾听学生内心的袒露,并且能够有效的鼓励和引导学生对于自身的道德情感冲突进行有效疏导。教师的情感因素还表现在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师通过不断的实践性反思而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道德情操更高尚,道德形象更具魅力,道德情感更加丰富。
具备专业的思想品德课程的学科素养以及情感教育智慧是教师的情感素养的重要内容,反映着情感因素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师生情感互动并不是一种知识性要求,而是一种实际的教育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种感官不仅是对于教学内容的体验,也同时对于教师的角色或者情感有着不自觉的感受,因此,教师的情感对于学生情感的激发以及品德的形成具有更加实际的意义和效果,教师本身成为思想品德课程教育的重要教育资源。
三、 学生的情感因素具有主体性作用
学生是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主体也是目标,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形成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品德课本身就是一门德育和人文社会科学常识的课程,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和可能,力求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觉悟和人文精神,思想品德课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潜能与个性”;另一方面,思想品德课程的有效展开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积极性和主体性的发挥。托尔斯泰提出一个成功的教学,除了是非强制性的以外,还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情境化教学营造良好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道德认知,以情换情,以情激情,实现学生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因素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加以重视,一方面要积极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和体验;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有效监控并及时调整和调节,从而实现理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叶素贞.拨动积极学科情感的情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20):33-35.
[2]李宛泽.情感教育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渗透[D].吉林师范大学,2014.
[3]朱旺.初中思想品德课情境教学实效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4]谢树平,李宏亮,胡文瑞著.新編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张冠卿,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