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敢问路在何方

2018-01-19陈改云

考试周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创新能力

摘要: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勤督促,多指导,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注重多种能力的培养,才会事半功倍。

关键词:语文素养;创新能力;合作研究;激发潜能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又具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所以语文教学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形成与发展。

一、 点拨开路

对于现代文语文教学,我曾组织过一次教学实验,这三篇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各不相同,但都是写人的回忆性散文。这三篇文章分别是《母亲的回忆》《毛主席在花山》《慈母情深》。我先印发了三张有关课文的主题、题材、人物及其精神品质、段落提纲、结构特点、表现方法、语言风格等内容制作成的表格,再要求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然后根据表格上的要求逐项填写,以此打开他们的思路,这是一种点拨;完成这一任务后,我又在课堂上找几名学生朗读课文中的主要段落,同时展示自己填写的内容,然后师生评议,这也是一种点拨;最后我和学生一样,根据自己的理解也做了份答案印发给学生,也是本堂课的总结,但它还是点拨。课后学生分别作了三个结合课文的小型练习,要求他们从课文找出那些充分体现感情的语句来分析人物的精神境界,激发对人物的崇敬的感情,同时,结合朗读学习领悟别人的语言。总之,通过这样的点拨,启发学生去消化课文,既节省了时间,又能培养主动意识,挖掘自己的学习潜能。

再者在教学简单文言文部分时,我也会针对古文枯燥虚拟的特点,摒弃一贯逐字逐句的讲解而采用教师点拨,学生领悟的方式来学习。首先让学生朗诵课文,再根据自己的疑难之处设置问题,分组讨论。然后,以组为单位,互相提问测试。这样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适当的有坡度的设置障碍的点拨,不但强化学生的“暴露思维”,而且不以求得答案为限,而在于揭示求的答案的过程;不仅避免出现“隔靴搔痒”的现象,而且对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极大的督促和激励。

二、 思考引路

人的思维能力,是推动其他能力协调发展的强大动力,有许多教师只注重听说读写的训练,但从未在此融入思维训练,也许他们以为这项训练抽象,难于下手,难于驾驭。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思想训练并非要我们抛开课本另搞一套,而是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应该想什么和怎么去想。如我在教授《长征》这首诗时,并不是自己一个人主宰课堂,而是把权力下放交给学生。我开始提出几点要求,然后让学生自己揣摩,去发现问题,这样,学生在接触课题后自然而然地就提出了:这首诗的时代背景、长征的意义、毛泽东写这首诗的目的等一系列问题。最后,我把这些问题汇总了一下,又把它们交给孩子们自行解决。各小组成员积极踊跃忙得不亦乐乎,最后在经历了一番“大思考”之后,他们推选代表来回答,我只好“退居二线”只是在旁边做偶尔的提醒和小小的纠正。那么这节课的效果就不言而喻,它的成功之处在于我能够由“园丁”的位置转换为“导演”的角色,目的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自己设疑、辩疑、析疑、释疑,一步步让他们的思维深入,这样就能够很大程度上地改变学生的依赖心理,而且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由一个被接受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

三、 语感铺路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語言感受能力是由语言文字引起的复杂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过程,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最高境界,是我们训练学生语文能力应该自觉追求的高目标。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吕叔湘老师也曾这样教导我们: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但是训练语感不能当做一种纯技的传授,教学过程中要照顾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依据不同的课文内容设计不同的方法。因此,我就依靠声情并茂、新奇有趣的引导来完成。想方设法开拓训练的空间,不放过任何一个锻炼的机会,课堂学习课下交流,情景对话,都可以纳入语感之列。通常上课前的五分钟的时间是我专门留给孩子们的,大家轮流做主角,上台说话。内容可以是路上的一点见闻,也可以是看过的一部电视剧的小情节……总之,题目五花八门,只要是孩子们喜欢的,感兴趣的,他们都乐意慷慨拿出来,巧借一张小嘴巴让大家分享。在不知不觉中,在其乐融融中,由原来的颠三倒四、磕磕绊绊过渡为言辞流畅、重点突出。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逐步得到提升。

四、 创新夯路

创新来自于大胆的想象。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那么他们的潜力就会被充分挖掘、充分发挥。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打破任何束缚青少年想象的桎梏,鼓励他们“异想天开”。对于孩子们的一些奇特想法或表面上看来毫无道理的说法不要轻易说“不”,更不能轻率说“错”。应该在肯定其敢于创新,敢于思考的同时帮助和引导他们分析自己的想法说法做法中哪些是在理的,哪些需要重新考虑。如果具体到文中,通过想象可以使学生不由自主的迈入课文,拓宽学习的空间。以极大的兴趣品出言中意,悟出言中理,既丰富了语言库存,又陶冶了情操。长期坚持下去,以课本为载体,随着潜移默化的感染,慢慢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兴趣。

敢问语文教学之路在何方?师生积极地、主动地共同实践完成多种能力的培养;教师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自身的综合素养的提高;紧扣学生学习和思想,努力创设条件,训练空间的拓展。只有做到上述努力,教学过程才会最优化,教材内容才会弹性化,合适的教学策略才会得心应手,促进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为新世纪下一代合格人才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学二十韵.

[2]李景阳主编.语文教学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2.

作者简介:

陈改云,河北省邢台市,任县县直第一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为小语课堂“瘦身”,为学生语文素养增“肥”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创新能力
通用电气公司创新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