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指导小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2018-01-19胡菊香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为了响应新课标的要求,各地各学校纷纷开始大力举办课外阅读活动。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根据各自的办学特色和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也纷纷开始创建特色图书馆,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课外阅读书目。那么,在资源充沛的前提下,我们该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呢?读的书越多是不是越好呢?一系列的难题需要我们一一解决。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阅读;指导策略
有人曾说:“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对于阅读亦是如此,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重要补充,学生只有通过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相结合,才能真正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才能通过阅读这一途径,达到拓宽知识面、陶冶个人情操、促进身心健康成长的目的。而且,古代的许多文人也极力推崇阅读,可见阅读对人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那么,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阅读呢?结合本人的实际教学经验,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陈述。
一、 通过多样化形式,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学习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进行培养至关重要。然而,在生活中,孩子们愿意花几小时的时间玩游戏、看电视,也不愿意静下心来安安静静地读半个小时的书,因为他们觉得只要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各个科目的学习上就行,不必将时间消耗在本就不必要的课外阅读上。甚至,家长们片面追求“高分”,过分压榨学生的业余时间也阻碍了课外阅读的顺利进行,这的的确确是我们现在教育的危机。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首先要做到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只有体会到了阅读的魅力,领略了阅读带给他们的快乐,他们才会自觉地放下手中的游戏,拿起书本,做书籍的好朋友。
推荐合适的课外阅读书。在猴子的眼中,小鱼对于他丝毫没有吸引力,他也没有去捕鱼的兴趣;然而,对于猫,小鱼却是他的致命诱惑。所以,在对阅读书目进行选择时,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以不同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为依据,选择相应、合适的课外阅读书目。低年级的小学生,经典绘本是最佳的推荐。纸质良好、画面清晰、故事生动的绘本能够很好地抓住小学生的眼球,在阅读故事、学习里面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的同时,还能够很好的培养小学生的美感。另外,在拼音学完后,教师还应该适当的举办“每日一背”活动,朗朗上口的儿歌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到了中年级,就可以推荐小学生阅读经典童话,到了高年级就可以欣赏经典的儿童著作了。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即使是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也会存在因为性格不同而对读书有不同需求的情况。有的孩子比较渴望冒险、刺激,仰慕英雄,那么《木偶奇遇记》就可以是推荐的阅读书;有的孩子,文静,爱好古诗词,那么《唐诗精选三百首》则会引起其浓厚的阅读兴趣。
营造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学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班风的养成,所以,为了使学生对阅读产生高涨的热情,作为教師的我们要营造一种热爱阅读的良好班风。比如,在班级内,我设立了“班级小图书馆”,图书馆的书都是学生们自愿捐献的自己爱读的书。这样,根据捐献的书目,教书不仅可以很好的了解学生的阅读品味,方便以后的针对性阅读推荐,另外还极大地丰富了班级内的阅读书种类。由于小学阶段学生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心,这会驱使他们对相关的课外阅读书目进行自动搜索和阅读。
与影视作品相结合。刚开始推荐四大名著的时候,班里的学生一筹莫展,丝毫没有兴趣。在他们心中,这些书都是晦涩难懂,毫无趣味的。针对这类情况,我利用了一个自习课时间,组织学生们观看了《水浒传》,观看完后,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现如今,有相当多的优秀文学作品都被搬上了电视、电影屏幕,我们就可以这些案例为例,借助这些影视作品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学生对阅读焕发浓厚的兴趣。
二、 指导小学生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阅读
在阅读的初始阶段,大都是家长和学生一同阅读,学生的关注点也都集中在故事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开始独自阅读一本书,如何读书成为他们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因此,教师应该针对本班孩子的具体情况,给予他们阅读方法方面的指导,帮助他们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并养成随手做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
指导学生制作阅读计划。科学有效的阅读计划有助于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随着素质教育的展开,学校没有都会给学生安排一定的阅读时间,那么,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时间进行有效地课外阅读呢?在阅读课上应该读哪些书目?在课间应该读哪些书目?经典名著应该在哪一时间进行阅读?报纸杂志又该在哪一时间进行阅读?另外,读书的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又有什么差别呢?能够交叉进行吗?这些都需要教师的帮助。有了科学的阅读计划作为依据,学生的阅读效率自然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引导小学生带感情阅读。为什么有的文章小学生看起来津津有味,合起书本,却顿时大脑一片空白,想不起来任何内容。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在阅读中没有融入自己的感情。“带感情朗读课文”是小学生课文学习的一个重要要求,然而却常常被忽视。读懂文本内容是阅读最基本要求,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则是阅读的重要内容,这一阅读方法的培养,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一步步引导。比如,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孩子们设身处地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比如,绘画,描绘古诗描述的场景。
鼓励小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养成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让人拍案叫绝的句子,刚开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遇到的精彩句子,进而引导他们学会摘录,完成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一般包括:人物、词汇、喜欢的段落、配的插图等各个方面。通过写读书笔记,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内容的认识与理解,另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的语言得以大大丰富,书写能力在此过程中也能得到发展和锻炼。
三、 促进小学生间的阅读交流,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的阅读沟通和交流,能让学生深深体会到阅读所带来的愉悦和乐趣,从而对阅读迸发出更为高涨的热情,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课外阅读活动中去。
阅读交流的方式有很多,常见的有“读与诵”、“读与写”、“读与演”、“读与听”、“读与画”等几种相结合的形式。在教学实践中,最常用的是“读与听”、“读与演”和“读与诵”三种形式。小学生有极大的表现欲望,这几种表现形式能够很好满足他们的需求。
当然,在选择阅读交流的形式时,教师要考虑到本班孩子的具体情况,如兴趣爱好、性格个性等等,然后以此为依据,选择合适的阅读交流方式,使全班学生都能通过阅读交流获益。
总之,为了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指导他们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当然,要让学生有效阅读,兴趣是起点。因此,教师要紧抓关键期,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会学生阅读方法,使学生能够以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做到课内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达到拓宽知识面、陶冶个人情操、促进身心健康成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沈志雄.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探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07).
[2]王丽娟.有效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08).
作者简介:
胡菊香,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龙凤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