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互动电力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分析

2018-01-19郭晓瑞杜树新钱懿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郭晓瑞++杜树新++钱懿

摘要:随着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入和电力工业的发展,校企互动理念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推广。本文秉承教学与工业实践紧密结合,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理念,探索以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为主体校企深度合作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力和市场竞争力,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现代电力工程技术人才。

关键词: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2-0035-02

校企互动是实施工学结合、促进人才培养、有效推进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本质是让学生将在校所学理论知识、基本训练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1]。2014年,教育部以工作要点形式明确提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战略,指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2-3],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之后,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地方高校都在做规划、搭平台、搞试点,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成绩斐然[4]。在此新形势下,通过校企全程互动这种深层次合作模式,探索学校与企业全程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以及具体实践方式,根据地方经济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非常深远的研究意义[5]。

湖州师范学院于2012年开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至2016年已培養出第一届毕业生,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培养环节积极探索、不断反思,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对电力系统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进行诊断,探索以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为主体校企深度合作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学生培养个性化教育不足。电力系统专业基础课理论性比较强,在教学中往往突出理论分析,忽略知识在工程中的应用,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企业实际生产的需求,偏离了就业导向。学生在缺少实训实习指导的情况下感觉内容枯燥、不易理解、学习积极性就不高,工程实际中需要的合作意识以及沟通交流、分工协作能力也会不足。

2.学生培养职业化教育缺失。教学中注重知识传授,没有考虑市场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要求,导致学生获得的知识与职业岗位的应用要求脱节,具有的技能不强,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而企业找不到所需的人才,其根本原因在于专业教育脱离产业实际需求。目前本专业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双师型”教师仅有六人,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且,行业企业也没有深度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大部分企业处于生产效率和安全考虑,只愿意为学生提供参观学习、认识实习等环节的实践,并不能真正做到学生参与到一线的生产。

3.学生培养创新性教育缺少。学校十分重视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建有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但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方向所需的创新平台需与企业结合、资源共享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现阶段,多家企业成为了校企合作办学基地,但高校创新创业实验室建设仍未形成校企合作、优势互补的健康机制。

论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在高校转型的大背景下,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过程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全程化培养,因此电力系统方向实施校企全程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非常具有实际意义。

二、校企互动电力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1.凝练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电力系统专业是一个密切联系企业生产实际的专业,学校理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专业的工程训练,使之所学能为生产所用,满足社会需求。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及模式需要与社会需求导向相结合,在校企互建理念下,逐步凝练符合企业需求,涵盖具有“责任意识、实践能力、综合知识、系统观念、协作品质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

2.制订校企互动、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在招生计划、培养方案、理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质量等环节的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低年级统一开设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以完备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高年级依托专业技术课程教学平台和校企共建实习实践平台,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工程实践及素质拓展能力培养提供支持,使学生就业后能迅速胜任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技术工作。

3.探索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进机制。高校通过与用人单位合作,建立良好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是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能够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成立一支由企业技术专家、用人单位代表、专业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参与的合作小组,共同协商解决问题,保障电力系统专业的学生能经历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全面人才培养过程。

4.形成人才培养机制的校企无缝对接。启动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项目,以校企共建实习基地为依托,强调产学研相结合,实现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无缝对接。通过构建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课程结构,将校企互动培养模式常态化;注重课堂内学习和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新式课堂中的教学思路及校企互动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加强校企共建实习基地的制度建设,加强学生培养中的实践环节,使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结合;通过校企互动模式的推广和评价指标形成一种培育现代工程人才的内外力凝聚机制。

5.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地方理工科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需要既具有实际工程经验又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双师型教师。以校企合作互动的方式,通过引进具有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的企业人员担任教师或兼职教师,邀请企业家、工程师、一线管理者开设讲座;聘请现场经验丰富的专家入校进行新技术、新技能、新经验培训指导和现场课题指导;安排教师自带课题或针对企业现有课题到现场进行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技术研究、产品开发,通过以上途径培养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课题的实施提供保障。

三、结语

本文根据当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及企业的要求,探索校企共建实习基地互动模式的推进机制,促进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技能培训与岗位要求真正相结合,以利于实现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全面人才培养目标。随着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入和电力工业的发展,校企互动理念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佩良,张茜.论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J].科教导刊,2014,(11):11-12.

[2]朱利军.借鉴美国校企合作模式 探索合作教育新途径[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4,27(4):48-51.

[3]王亚龙.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N].中国日报,2014,2(27).

[4]李国仓.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热潮下的冷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16,10(4):72-78.

[5]吴志强.全程互动理念下地方工科院校建立“四双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6):1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