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幸蜀图》的 历史镜像
2018-01-19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明皇幸蜀图》传为李昭道所画。李昭道乃李思训的儿子,史称小李将军,生卒年不可考。主要绘画活动在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713-756年)。《历代名画记》和《宣和画谱》的李昭道条目下都没有记载《明皇幸蜀图》。这幅图画与其他唐代的绘画作品一样无作者的名款,从绘画的技法处理上,很多学者认为《明皇幸蜀图》是宋代对李昭道版本的摹本,但这里我们暂且不考证《明皇幸蜀图》的真伪问题。安史之乱时期,李昭道的确跟随明皇入川,就是说,李昭道亲身经历了这一历史事件。我们来讲讲这幅作品的历史镜像。
《旧唐书·本纪第九条·玄宗下》记载:唐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年)于天宝十五载(756年)七月“庚辰,车驾至蜀郡,从官吏军士到者一千三百人,宫女二十四人而已……丁未至京师,文武百僚、京城士庶夹道欢呼,靡不流涕。即日御大明宫之含元殿……遂幸兴庆宫”。这就是安史之乱迫使唐玄宗离开长安到四川避难,至德二年(757年)回到长安,最后幸住兴庆宫的历史事件。
唐天宝十四年(755年),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历时8年之久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此前,唐玄宗时期朝廷内部混乱,争权夺利,外部割据势力的滋长,将节度使增为10个,使他们掌管军政、民政和财政,权势甚重。到了玄宗后期,政治更加腐败,外戚篡权,宦官当道,仅安禄山一人就身兼平卢(今辽宁朝阳)、范阳(今北京)、河东(今山西太原西南)三镇的节度使,兵力十分雄厚。此时的朝廷是军力空虚。安禄山于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借故讨伐杨国忠而发起兵变,15万大军向南进军,大有准备推翻大唐王朝之势。
河北陷入混乱,兵变的叛军迅速推进洛阳,唐玄宗立即派大将封常清到洛阳募兵6万,却不善战,很快被叛军击败,随后叛军又攻下陈留、荥阳、洛阳等地。此时,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洛阳失陷后,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与平原(今山东陵县)太守颜真卿起兵讨伐安禄山。唐军将领郭子仪、李光弼屡获胜利,逼近洛阳。这时在范阳的叛军将士军心开始动摇了,安禄山甚至想放弃洛阳逃回范阳老巢,郭子仪等将军上奏朝廷准备进攻范阳,捣毁叛军的老巢。但唐玄宗和杨国忠猜忌驻防潼关的哥舒翰,提出由郭子仪、李光弼引兵北取范阳颠覆敌巢穴的建议。最后迫使哥舒翰出兵剿叛,孤立作战而大败,潼关陷落,长安地动山摇。天宝十五载(756年)七月庚辰,玄宗被迫逃往成都避乱,随行人员中就有李昭道。李昭道根据他的亲身经历创作了这幅具有历史真实意义的《明皇幸蜀图》。
李昭道的绘画属于家传,擅长青绿山水,但他的才智不如其父李思训。唐人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说:“昭道虽图山水、鸟兽,甚多繁巧,智思笔力不及思训。”但他能“变父之势,妙又过之”(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说明了他的绘画技法比其父亲李思训要细繁工整一些,更为精妙。《明皇幸蜀图》就显示出工繁细密的特征。
这幅《明皇幸蜀图》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画面中的蜀山是真实的地貌背景。从长安到四川必须翻越秦岭,八百里秦川是崇山峻岭,烟雾缭绕山间,峰回路转。《明皇幸蜀图》描绘的正是唐玄宗一行人马在秦岭的险峰中艰难行走的景象。因此在构图上特意体现了蜀道的峻险山岭,石径盘曲,天险栈道,山麓隐没其间,大有难于上青天之态势。这支庞大的避难队伍穿梭盘行于重峦叠嶂的峻岭之中,他们旅途的劳顿在一群负荷着重重的行李的侍从和马匹中显现得十分突出。山间水溪旁平缓的草坡上,还有几人在卸下马匹、骆驼所驮的物资,看样子是准备稍事停留休整。画家有意将这一情景安置在画面的前面和中部,体现了路途艰辛和避难的狼狈。一个穿绯衣乘赤骠骏马者正欲策马过桥,估计这就是唐玄宗。他的马惊于桥头而停顿在桥的一边,后面是妃嫔、侍臣等人,最后还有其他的随行人员,时隐时现地盘桓于山道之间。整个队伍随山形而盘转,不但增加了视觉上的变化,更体现了蜀道之难的特征。画中技法均以线条勾勒山石、人物、树木,无皴擦,再用石青、石绿等填色渲染,色彩明丽,风格有几分古雅。尽管传为宋代的摹本,但在某种程度上展示出初唐青绿山水的绘画技法和艺术形态。
有关此类不同版本的作品还不少,如题为宋代摹本佚名的现藏于美国费城大学博物馆的《溪山行旅图》,从画面内容上看,实际上就是《明皇幸蜀图》的内容。当然现在的《明皇幸蜀图》也是后人所改的题目,因为此图在《石渠宝笈》三编记录为宋人所画的《关山行旅》,乾隆皇帝在此画上题字认为:“此宋近乎唐。”从不同的版本來看,虽然名称上不太统一,但是描绘的主题是一致的。众多的画家描绘这一题材,其警示寓意也颇为明显—告诫一代国君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得广用贤者,所谓任人唯贤,不能任人唯亲。唐玄宗就是任人唯亲而留下了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