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歌声乐演唱中的音乐表情的艺术性研究
2018-01-19蒋文娟
蒋文娟
(长江职业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
一直以来,中国都盛产茶叶。茶叶于中国来说有着重要而且特殊的意义。几千的文化的沉淀,茶叶不断吸收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发展为今天的茶文化。中国的茶文化吸纳了儒、释、道三大家的文化,并将"中和"作为茶文化的内核。中国茶文化对中国文化发展可谓相辅相成,同时与构建和谐现代社会不谋而合。然而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入侵,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茶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所以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茶叶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艺术形式中,茶歌是一个相对传播力度较小,并且发展较为缓慢的一种,但却是一种非常传统的歌舞形式,因此,需要我们的关注和了解,也需要我们保护和弘扬。
1 茶歌的概念
1.1 茶歌的定义
茶歌是一种非常传统的民间歌舞体裁。是在千百年来,中国茶叶发展的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样式,是在茶叶的种植、采摘、饮用的过程中发展而来的,是茶文化的具体体现。据查,最早的出现时间为西晋,在西晋的孙楚的《出歌》中的描述,茶叶成为歌咏的内容,由此可见,茶叶最早以歌咏的形式出现,而后渐渐发展成更为成熟的茶歌的形式。
1.2 茶歌的艺术来源
茶歌最早出现的形式并不是以歌唱的形式出现的,而是以诗为歌。中国古代有着非常强大的文化体系,有着非常多的优秀的文人,这些文人在创作中不断寻找新的事物作为创作的灵感来源。茶叶的淡泊名利、清新寡淡的内核与这些文人的追求不谋而合,因此,文人将茶叶作为歌颂和创作的主体。这就促进了茶叶的发展,同时丰富了茶文化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茶文化的体系越来越大,也因此衍生出了茶歌。最早以吟诵的方式出现,而后在民间开始传播,逐渐成为茶歌,这是茶歌的第一个来源——文人的创作。第二个来源便是民间的创作,中国古代没有什么特殊的娱乐方式,因此,茶农在枯燥的工作过程中就逐渐的创作出来了一些民谣、歌谣,这些谣又由文人整理和加工后又回到了民间,被民间广为传播和歌唱,成为了茶歌。茶歌另外一个来源就是采茶人在采摘茶叶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哼歌,时间久了,便形成歌谣,这是茶歌的第三个主要来源。最主要的来源还是民间的创作,文人的影响只是一个方面,由此可见,茶歌的民间性更强,但是,由于文人的参与,也提高了茶歌的艺术性和文学性。
在很多地方的地方志中也会看到茶歌的影子。这些记载的歌谣,最初的时候比较杂乱,没有章法,调子也不统一,主要有采茶调、山歌、盘歌、五更调、川江号子等,而后在不断的发展中,就演变成了一种很固定的文化形式,变得越来越广泛,很多人开始唱这种歌。可以从茶歌的发展历程看出来,茶歌一般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进行手工劳动的时候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歌谣,旨在让劳作变得有趣,并传达出采茶时的喜悦,所以茶歌的口语性很强,易学习,易传播,民间性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2 茶歌的艺术表现形式
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茶歌大部分的都是根据中国南方茶叶盛产地区的当地素材来编制的,这种歌曲主要就是表达茶叶采摘时候内向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因此,这种音乐的曲风一般都比较欢快,调子高昂明亮,有很浓重的南方歌谣色彩,清新自然。
引子部分乐曲采用流畅的长音、单倚音、复倚音、较长的连音技巧。其演奏对气息的要求非常高,只有气息良好的人才可以进行演奏。慢板用优美、动听的旋律来赞美大自然,表现自然风光。虽然技艺要求并不是很高,但是,要做到悠扬、圆润也是相当不易的。之后,通过一些歌唱技巧,将歌唱者的心情正确地传达出来,强化了乐曲的整体性,深化歌唱的表现,使音乐语言简朴、情调俗而不粗、俗中透雅。
中板部分,一般都是采用比较活泼欢快的唱歌技巧,去传达采摘人员面对大面积的茶园的喜欢,这里采用强音吹奏,并且要强调长连音做到快、清晰,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传达出歌唱者的心情,这也需要歌唱者扎实的功底和高超的歌唱技巧,。
结尾部分,用欢快和疲惫的声音来显示出这一天的劳作已经画上了句号。特别是采用民乐中的画舌技巧,把乐曲发挥到极致。由此可看,茶歌的演凑要求非常之高,、表现力极强,能够引起观众的无限遐想,其生动的音乐将茶叶采摘的画面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3 音乐表情的概念
音乐表情并不是是指音乐表演时的表情,而是在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术语。最早出现在钢琴乐谱中,但是,随着音乐的不断发展,音乐表情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钢琴之中,开始越来越流行。常用的音乐表情大概有200多种,主要分为速度标记、修饰标记、调性、速度等。
4 茶歌的声乐演唱与表情
茶歌是茶农在劳作时为缓解疲惫和单调情绪而创作出来的,我国茶叶种植主要是在南方地区,自然茶歌也是从南方地区发展起来的。音乐作品的灵魂是情感,而作品的情感又是作者在现实中的情绪,茶歌从情感角度而言具有很多的种类,有写茶农艰辛生活的,有写茶叶种植所需条件和气候的,也有歌颂茶农的勤劳的。茶歌成为了研究茶史的活化石。不同时代的茶歌,表达意义不同的茶歌,其演唱方式也有着很大的不同。茶歌反映的是人民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比如说《富阳江谣》这茶歌描绘的便是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反映了人民对腐朽的明王朝的不满,这首茶歌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也是研究明朝人民生活现状的一个独特视角。这样主体的茶歌在演唱和表现上自然是要深沉许多,演唱的方式也要阴沉和悲惨一些,歌声要悠扬才能表现出人民生活的苦和难。除了歌唱上的悠扬和阴沉外,表情也是非常重要的,百姓生活的苦难,需要在表演过程中的表情来表现,如在讲述一件悲惨的故事,在讲述官员的腐败糜烂,因此,音乐表情是庄严的、忧伤的、怨诉的,愤恨的,表达了百姓对官府和时代的控诉与不满。
茶歌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人们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会流传久远。比如《武夷山茶歌》这一首至今还在被茶农广为传唱。据说,这个歌谣是每年茶叶盛产的时候,工作的人从江西到武夷山去劳作的时候唱的歌。这个歌谣表达出了茶农风餐露宿到武夷山采茶,采茶生活困苦潦倒,反映当时采茶的艰辛与劳累,也折射出了采茶人的辛勤劳作。类似《武夷山茶歌》这样的茶歌,表现方式自然与《富阳江瑶》有着很大的区别。歌声要婉转悠扬,要积极向上,只有这样的声音和歌唱方式才能表现出采茶工们的勤劳与辛苦。要配合相应的表情才能表达出更多的意义,演唱的表情也要积极、激动、生气勃勃、坚定、精力充沛,只有这样的音乐表情才能完全表达出《武夷山茶歌》的情感内涵和其中的意义。
茶歌,赞的是茶叶。茶,是大自然的美好馈赠,是一种超凡脱俗之物,不少茶歌吟唱、赞美茶叶净美的品质,用茶叶的美好来赞美人世间真挚的情感,寄寓对婚姻、生活美好的向往。比如在《茶茗词》、《赞茶歌》这样的茶歌中,我们可以听到的是对茶叶的赞颂和茶叶的喜爱,茶叶是上天对人们的恩宠,中国人自古都是尊重自然的,现在也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将茶叶作为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也因此,百姓要写出茶歌来表达这样的情感,表达百姓对茶叶的热爱和赞颂。这样的主体的茶歌,其音乐表情自然也是不同于上面两首,其音乐表情应该是热情、平静、柔和、庄严的,只有这样的音乐表情才能完全表现出百姓们对茶叶的喜爱与赞颂。
5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自古就生产茶叶,而茶叶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吸纳百家文化,最后形成自己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中的精神与中国传统优秀品德和精神不谋而合,同时茶文化也作为中国传统“和”文化的精神文化纽带,中国的茶文化是在饮茶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特征,其中所包含的精神和文化,已经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深深的融在了中国人的血液中。茶文化衍生出来的众多艺术形式中,茶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茶歌是一种民间的传统艺术形式,如今在西方文化冲击下,茶文化逐渐消失了,作为一名中国公民,保护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1]蒋云蹦,周娴婷.我国茶歌的起源争发展硼.福建茶叶.2016(11):25—27.
[2]赵国栋.论如何在声乐教学中贯彻舞台表演叨.大众文艺,2014(19):73-75.
[3]卢江.舞台表演实践在声乐教学中的现实意义田.戏剧之家.2015(10):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