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流动老年人社会适应定性研究
2018-01-19王泳仪王伟严非
王泳仪, 王伟, 严非
社会适应是个人调整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使其适应所处社会环境的过程,是指个人通过社会化,形成了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性格,在社会交往中采取符合社会要求的行动[1]。研究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有利于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目前,我国流动老年人的数量不断增加,上海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23.41万人[2]。随着流动人口的老龄化以及家庭化趋势,流动老年人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特殊群体,但目前国内主要以农民工为研究对象研究有关社会适应、社会融合的问题,对流动老年人的社会适应关注较少。因此,本研究对上海市流动老年人社会适应情况进行研究,发现老年人社会适应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实现流动老年人与社区的良性互动,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在上海居住6个月以上、无上海户籍且60岁及以上老年人。采用方便抽样,根据上海市流动老年人的主要流动原因(照顾子女或者孙辈、经商务工、知青返沪)分成三类流动类型的老年人,在上海市城区选择流动人口较多的三个社区,根据信息饱和原则,各选取10位不同流动类型的流动老年人进行定性访谈。
1.2 调查方法
课题组根据调查目的讨论并设计定性访谈提纲,通过专家咨询确定最终的定性访谈提纲,对30名流动老年人进行深入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括流动老年人的基本社会经济特征、生活质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际交往、未来去留等社会适应与支持相关的状况及存在问题。
1.3 资料处理
将收集的资料录音转化为Word文档,并进行编号,使用Maxqda软件,根据研究主题对所获得的原始资料按经济层面(收入水平)、行为适应层面(语言、生活习惯、人际交往、社区参与)、文化接纳(价值观念、人文理念)、身份认同(生活满意度、归属感)等4个维度[3]编码归类,对资料进行归纳性的描述、整理、分析和解释。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流动老年人年龄60~74岁,平均年龄61.84±5.67岁;身体较健康,以夫妇双方共同来沪为主;11名流动老年人与子女和老伴同住,11人与老伴单独同住,6人因照顾第三代或工作原因与子女同住,但与老伴分居,2人做保姆与东家同住;调查中14名的流动老年人以照顾子女为主要来沪目的,9名流动老年人来沪经商务工,上海的流动老年人中还存在一批特殊的知青老人(7名),年轻时建设边疆而远离家乡,退休后希望“落叶归根”回到上海,却由于政策等原因户口没能回到上海,而同样成为流动老人群体。从经济来源看,流动老年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劳动收入(12名)、退休金或养老金或农村土地租金(17名)及子女提供(1名)。
2.2 上海市流动老年人社会适应情况
2.2.1经济层面本次调查的流动老年人大部分收入不高,来沪照顾子女或照顾第三代,其经济收入主要来自自身的劳动收入或退休金;外地退休的老人退休工资较一般上海老人低,原来在老家务农的老人收入更低,主要来自农村养老金及土地租金,收入较低。
2.2.2行为适应层面①语言适应:语言的差异为流动老年人适应新环境带来不便,尤其是上海方言难懂,而有些上海本地老年人不会讲普通话,影响了流动老人和本地老人的交流,导致一些流动老人在上海感到难以融入新环境。调查发现,流动老年人比较倾向于与外来的老年人,特别是与同乡交往,认为有同样背景的老人会有更多的共同话题。但原居住地在上海周边地区的老年人,理解上海方言较容易,则会较快地适应在上海的生活,认为在上海生活没有问题,十分满意。②生活适应:上海生活节奏紧张,流动老年人反映刚开始明显不适应这样快节奏的生活,工作的午休时间比在老家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人们也慢慢适应这样的生活节奏。在居住习惯方面,上海市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单元式楼房不同于街巷院落,某社区的老人明显表示不喜欢大都市住房。③人际交往习惯:在与周围邻居的交往过程中,一些老人反映大都市的人际关系较淡漠,邻居之间交往很少,几乎没有碰面,让他们感到不适应。一位老人表示上海人情关系差,不如老家的邻居亲切,有明显的失落感。④社区参与:流动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的情况各不相同,与个人性格、居住时长、是否有伴侣的陪伴和子女的经济条件等都有关系。访谈中有几名性格开朗、生活中有较多自己支配时间的流动老年人,到新社区后,积极寻找自己喜欢的活动项目,并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者在伴侣的陪伴下积极参加活动,很快就融入了新团体;但超过一半的流动老年人表示从来不参加社区活动,个别流动老年人表示对参加活动不感兴趣,超过一半的流动老年人表示处理家务事等让他们无法抽空参加活动,部分流动老年人忙于工作,生活压力大,无暇顾及社交活动,故不参加社区活动。大多数流动老年人表示经过在上海居住一段时间,逐渐从不适应到走出家门,与周围的邻居交流,参与社区活动,重新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
2.2.3文化接纳文化接纳是社会融入的隐性维度,流动老年人在流出前已完成社会化过程,流动到上海后,他们面临再社会化过程,具体指对流入地文化、风土人情、社会理念的了解和认可程度,包括人文理念、价值观念等,主要通过饮食、礼节等方面体现[3]。中国各地饮食文化差异较大,长年的饮食习惯使流动老年人不易接受上海的口味,但流动老年人表示没有不适应,在家主要是按照原来家乡的饮食习惯做饭,没有接受上海的饮食文化,表示对上海的饮食文化不予以置评。
在交往礼节方面,调查中老人反映,上海人对生活更为考究,人际交往中也有自己的礼节,在城市交往需要注意的东西更多,在城市生活有更多的规矩需要去适应。有些流动老年人因不习惯上海的人际交往习惯,选择减少和本地老人接触,避免产生纠纷。
2.2.4身份认同①生活的满意度:流动老年人对新生活表现出不同的感受,有小部分的流动老年人认为能够和子女孙辈生活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但更多的流动老年人认为在上海生活得不如家里的自在。流动老年人主要对上海的生活条件表示很满意,环境舒适,交通便利,购物方便,但是对于上海的人际关系态度不一。②归属感:在访谈中发现,这些流动老年人始终无法获得归属感,即便是居住了十年以上的老人,也觉得自己和本地人有所区别,各种福利待遇和语言的差别始终提醒着流动老年人是异乡人的身份。
来沪照顾第三代的流动老年人认为自己只是帮忙照料子女的生活,主要是照顾者的身份,对上海的生活没有十分留恋,留去以儿子或儿媳的态度为主。有个别老年人还认为,这里是儿子、女儿的家,不是自己的家,在家乡的家才是自己的家,交流中可以发现流动老年人在提及子女家的时候用“我女儿家”“我儿子家”等词语,很少用“我们家”表达,表明流动老年人对上海的“家”有自己的看法。
对于返沪的知青老人,户籍、医保政策的差距等也使他们对在上海缺少安全感。一名从内蒙回沪的老人,由于儿子和儿媳妇移民国外,两老人不能落户上海,老人对未来的晚年生活很是担忧,并表示担心将来不能留在上海,没有去处所以不敢卖掉内蒙的房子。
3 讨论
3.1 流动老年人在新环境的适应是一种调整后适应
流动老年人流动到上海以后,人际交往的方面有其特殊性,大部分的流动老年人主要交往对象是流动老年人特别是老乡,与本地老年人的交往较少,活动范围也集中在社区。人际交往是体现流动老年人行为适应的重要维度,语言是沟通交往的工具,使用同一种语言能使人有熟悉感,增加对自身身份的认同,研究认为语言流畅与否是社会融入的主要影响因素[4],能运用当地方言与当地人交流,可使沟通更加方便,也能更好地融入社区。随着流入时间的延长,流动老年人应该从原来的主要依赖子女、老乡等初级社会关系网络向外扩展,交往的范围也逐步延伸,与户籍居民的交往不断增强。但是现实中,流动老年人在新社区不易形成新的交际圈,而且语言的差异在不断地提醒流动老年人是外地人的身份,于是流动老年人的交友倾向体现出流动老年人对自身身份认识的反映,流动老年人认为自己属于“外地人”的群体,而且在这样的群体中他们更能获得自信[5-6],这也是流动老年人经调整后从另一种方式获得社会支持。建议利用流动人口之间的同伴关系,特别是老乡或孙子女活动群,建立互帮互助组织,让流动老年人在熟悉的团体中找到自信,然后以整个团体为单位与其他群体交流并逐渐与社会融合,有利于改善流动老年人的在陌生城市不易适应的状况。
3.2 文化认同是流动老年人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网的基础
流动老年人在文化层面的交流会采取逃避和妥协的态度,流动老年人这种妥协的心理不利于其真正融入社区。从访谈结果可以看出,流动老年人会为家庭邻里的和谐,不想制造纠纷而选择逃避,因此尽量选择少与本地人相处,在相处过程中稍感不适也会避开,他们虽然表示和本地人友好相处,但是没有建立信任和亲密的关系,较难和当地人、当地的社会形成稳定良好的互动,这样流动老年人容易形成的孤立状态,不利于其适应新的环境。建议社区和社会团体可以动员流动老年人参加社区活动,进行健康宣教,向流动老年人讲解城市规则,了解新城市的文化习惯,生活习惯,帮助流动老年人尽快熟悉新城市,更好地与其他人交往。
3.3 身份认同是社会适应的最终标志
本次调查发现,流动老年人对上海的心理融入感较低,虽然随着居住时间的增长对新生活逐渐熟悉,但是这种熟悉只是简单的认识,没有更深层次了解人情和规则,没有真正走到社会内部,而且未能正确把握自身定位,认为自己是“照顾者”“寄居”,加之一些制度性障碍,难以产生认同感。归属感是一个人融入社会的最高体现,是一种身份的认同,影响流动老年人社会适应的主要主观因素,即便对语言和文化适应了,仍然很难完成高层次的心理融合。若流动老年人认为自己是新环境的主人,则会更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并从中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调查中一名流动老年人通过参与社区管理承担起维护社区的责任,获得了邻居们的信任,被选为楼组长,从访谈中可以发现老人对社区事务十分热心,具有了社区主人翁的心态,显示出较高的社会适应,提示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并在活动中承担一定的职责,有利于流动老年人对自身身份认识的改变,有利于流动老年人融入社区。建议社区可以根据情况让流动老年人承担部分职责,鼓励流动老年人自己管理自己,组织活动,邀请邻居参加,增加社会责任感,使流动老年人对社区更有归属感。
(致谢:感谢上海市闸北区卫生计生委和被调查的有关行政部门,以及所有参与调查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者、医务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1] 王康.社会学辞典[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2] 国家流动人口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3] 杨菊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社会融入的指标体系—基于社会融入理论的进一步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0(2):64-70.
[4] 杨菊华.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5(2):61-79.
[5] Liou CL,Shenk D.A Case Study of Exploring Older Chinese Immigrants' Social Support within a Chinese Church Community in the United States[J].J Cross Cult Gerontol,2016,31(3):293-309.
[6] Chan YK,Lee RP L.Network size,social support and happiness in later life:a comparative study of Beijing and Hong Kong[J].J Happiness Stud,2006(79):8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