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生主观幸福感研究进展及提升策略探讨
2018-01-19付贤昆王碧艳陈雪斌
付贤昆, 王碧艳, 陈雪斌
当前中国医改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改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相继于2013年、2015年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制度的指导意见》与《关于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2015年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面实施,2017年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试点工作也逐步开展,临床医生“5+3+X”的培养模式层层推进[1-3]。医生的培养周期延长、工作强度大、工资低,医患矛盾尖锐,我国临床医生的压力日益增大,临床医生的主观幸福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临床医生的幸福感是影响医改与民生的重要因素[4],而我国临床医生的幸福感从来都是社会鲜少关注的,本文通过梳理有关临床医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成果,探寻影响临床医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策略,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1 主观幸福感及其测量
1.1 主观幸福感概念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主要是指人们以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主观的整体性的评价,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5]。SWB从形式上被定义为“主观评价为主,积极情感占多数,消极情感占少数,生活满意度得到最大化”[6]。SWB由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3个维度组成,其中生活满意度属于认知因素,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属于情感因素[7]。Diener[8]认为,SWB包括主观性、相对稳定性、整体性三个基本特征。
1.2 幸福感的测量
幸福感是客观的存在,幸福感理论模型是幸福感测量工具的基础[9],古今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0-11],大多都是通过自我报告法来测量,通过横向研究设计(生活满意度量表等)来探讨其与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即结构化问卷测量,但此设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经过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结构化问卷测量结合补充了记录非言语行为、他人评价、各项生理指标、社会指标、认知测量法、行为取样技术、深度访谈法、情绪敏感性任务等评估技术,综合地对主观幸福感进行测量评估。
2 我国临床医生主观幸福感现状
2.1 我国临床医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水平
谭一笑等[12-13]通过对广州、深圳、肇庆、梅州和韶关5个城市的综合医院随机抽取600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广东省临床医生的总体主观幸福感呈中等水平,而幸福感水平较高的主要是深圳市、广州市等经济发达的城市。珠三角地区的医生对工作以及工作氛围的满意程度要高于其他地区。叶明等[14]对广州、深圳、肇庆等地综合医院随机抽取600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医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朱洁等[15]分别对北京市一级、二级和三级医院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三级医院医生职业幸福感最低。董倩等[16]采用综合幸福问卷对西安市180名在职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发现,医护人员的主观幸福感处于比较低的水平。马妮娜等[17]对北京地区4所三级综合医院的30名医生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发现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平均得分为6.03±1.43分(满分10分),研究结果显示,三级综合医院临床医生总体职业幸福感均较低。
2.2 我国临床医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影响我国临床医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研究表明,学历状况、性格、居住状况、胜任力、晋升机会等因素等都与之相关[18]。通过对医生的主观幸福感、疲劳、睡眠质量及心理安全感相关性的探讨,发现疲劳与主观睡眠质量、使用睡眠药物、睡眠潜伏期、习惯性睡眠效率及睡眠紊乱呈正相关[19]。超时的工作会导致医生睡眠质量下降,工作疲惫不堪,引起医生自我幸福感丧失[20]。另外,临床医生主观幸福感在医患关系紧张、工作负荷沉重、收入偏低等情况下也随之降低。
2.2.1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对临床医生影响较大[21-22],对临床医生抑郁评分与焦虑评分有明显的影响,医疗纠纷可增加医生的焦虑、抑郁和心理压力,引起各种心理问题,当这些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容易产生各种不良影响,使医生心理严重受创,阻碍医生的个人进步,让患者无法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尖锐。医患矛盾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负相关[23],医患矛盾越紧张尖锐,医生主观幸福感越低。
2.2.2工作负荷严重超载文进等[24]通过对我国10个省份46家医院的临床医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医生的平均每天工作时间约为10个小时,长期超时负荷工作容易导致医生焦虑、抑郁、倦怠疲劳[25];除此之外,超载的工作量还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医生的身体健康,从2011年起至今,媒体曝出数起医生猝死的新闻,工作压力大、休息时间少,已经成为我国临床医生的普遍状态,而工作负荷压力与总体幸福感呈负相关[26],工作负荷压力越大,总体幸福感越低。
2.2.3部分医生收入水平偏低收入分配越不公平,人们受到的负面影响越大,幸福感越低[27]。据调查,我国大城市二级和三级医院的医生每月平均收入为5 000元(折合780美元)[28],年收入折合美元约为9 360美元,低于同等高等教育其他人群收入,同时医学生教育成本与其他类型高等教育相比平均约高出10%[29]。临床医生的培养周期长、工作强度高,薪资水平与投入和付出不相符合,分配不公平,不仅制约了医学人才的培养,影响临床医生职业忠诚度,更降低了临床医生的幸福感。
3 提升我国临床医生主观幸福感的策略
3.1 制定完善法律法规,保障医师人身安全
可通过国家制定相关临床医生人身安全保障的法律法规,对有故意伤医、杀医行为的人进行刑事拘留,严惩不怠。除此之外,医院作为人流量大且复杂的场合,应当设立安检,严禁家属及病患携带国家管制器具就医,违者处以行政拘留;设立警卫部门,并制定出台相关医疗卫生机构治安管理条例规范管理,配备警务人员,确保出警效率,以维护医院秩序。
3.2 建立健全医疗分级诊疗制度
建立健全医疗分级诊疗制度对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至关重要。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30]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国家政策对我国医疗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有很好的导向作用,但具体操作实施却需要更健全的法律法规保驾护航。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还与医改紧密联系,将医改政策倾斜到基层医疗机构,注重对基层医疗机构优秀医疗人才的培养,定期对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医生进行各地区常见病多发病的针对性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医疗队伍的专业素质;同时加大对基层医疗基础设备设施的投入,加大医保资金及薪资投入,吸引优秀医疗人才,保证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拥有更好更多的医疗资源,通过各种引导性医改政策建立健全医疗分级诊疗制度。
3.3 全面积极推进自由执医、多点执医
医生自由执业是世界医生管理体制的主流之一,医生在许多国家都是属于自由职业者。尽管国家医改政策已逐步放开医生自由执医,但一直以来,我国医生都属于“体制内”的人,医生如果不在其注册的医院行医,就是“非法行医”,医生没有执业自由,被捆绑在“体制”之内,医生自由执医仍有诸多阻碍,难以实现。切实积极推行自由执医、多点执医,加强对医生自由执医、多点执医包括保障人身安全、医疗事故责任承担保险等在内的立法,将临床医生从“体制内”解放出来,让更多优秀的医生分散到各地各区各县市、乡镇,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分配,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减轻医生的工作负荷,提高医生的收入,提升医生职业幸福感、主观幸福感。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我国临床医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进而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提高我国临床医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策略。目前针对我国医院临床医生主观幸福感的系统的全国性的研究相对较少,当前的研究范围也主要局限在各大城市,尽管如此,综合各地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医院临床医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普遍不高,甚至低下。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临床医生人身安全、建立健全医疗分级诊疗制度、全面积极推进自由执医、多点执医等措施,缓解医患关系、减轻临床医生的工作压力、合理分配临床医生的收入,相信我国医疗行业必能朝着光明的方向发展,我国临床医生的主观幸福感也会得到不断提升。当然,目前的医改政策措施虽然也针对各种医疗现象进行了改革,但还需要加大加强实施推进力度,而对于如何提高医生群体的主观幸福感,则有待做更多的探讨。
[1] 洪治.医改如何动真格?[J].小康,2017(4):44.
[2] 国家卫计委,中央编办,发改委,等.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EB/OL].[2013-12-31].http://www.nhfpc.gov.cn/qjjys/s3593/201401/032 c8 cdf2 eb64 a369 cca4 f9 b76 e8 b059.html.
[3] 国家卫计委,中央编办,发改委,等.关于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EB/OL].[2016-01-11].http://www.nhfpc.gov.cn/qjjys/s3593/201601/0 ae28 a6282 a34 c4 e93 cd7 bc576 a51553.html.
[4] 高卫益,陈玮,戚倩,等.临床医生工作幸福感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7,37(3):56-57.
[5] 严标宾.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3.
[6] 于静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26(5):97.
[7] 苗元江.幸福感与现代心理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03(3):15-18.
[8] Diener E.Subjective well-being[J].Psychol Bull,1984,95(3):542-575.
[9] 苗元江,朱晓红,陈浩彬.从理论到测量——幸福感心理结构研究发展[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5(2):128-129.
[10] 俞国良,王诗如.幸福感:测量、影响因素及其进展[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3):82.
[11] 张艳红,胡修银.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9,28(1):36.
[12] 谭一笑,叶明,蔡开贤,等.广东省医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卫生软科学,2010,24(5):421-434.
[13] 谭一笑,叶明,蔡开贤.医生主观幸福感现状[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5):515-516.
[14] 叶明,刘宇珊,刘剑霞,等.医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策略[J].集美大学学报,2014,17(2):130.
[15] 朱洁,张曼华,刘颖,等.北京地区不同级别医院医生职业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6):53-55.
[16] 董倩,张岗英,曾晓冬.医护人员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2):553-555.
[17] 马妮娜,张曼华,朱洁,等.北京地区三级医院医生职业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2):54-58.
[18] 任海燕,董云萍,汪曼婷.综合性医院临床医生幸福感现状研究与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26(2):108-110.
[19] 宋修丽,石寿森,韩秀蕴,等.临床医生主观幸福感与疲劳、睡眠质量及心理安全感的相关性[J].山东大学学报,2014,52(9):99-100.
[20] 伍春兰,杨广清,张翠云,等.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8,22(25):288-289.
[21] 罗秀,王轶.某综合医院医疗纠纷之实证研究[J].重庆医学,2013,42(16):1846-1848.
[22] 姚艳萍.医疗纠纷对临床医生心理影响及其对策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3(29):5903-5904.
[23] 陈炯.医患关系、自我效能感等因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以上海地区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D].上海:复旦大学,2012.
[24] 文进,郝天佑,胡秀英.中国医生工作负荷的现况研究[J].中国询证医学杂志,2015,15(2):133-136.
[25] Wada K,Arimatsu M,Yoshikawa T,et al.Factors on working conditions and prolonged fatigue among physicians in Japan[J].Int Arch Occup Environ Health,2008,82(1):59-66.
[26] 谭健烽,禹玉兰,蔡静怡,等.医护人员工作压力与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相关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4):684-686.
[27] 王鹏.收入差距对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J].中国人口学,2011(3):93-94.
[28] Jingang A.Which future for doctors in China?[J].Lancet,2013,382(9896):936-937.
[29] 秦怀金,孟庆跃,陈青德,等.中国高等医学院校成本分析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3,22(3):25.
[30]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EB/OL].[2015-09-08].http://www.nhfpc.gov.cn/yzygj/s3593 g/201509/c30041 e1016 a427 f9477774 c9 e864 e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