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州蔬菜制种基地运营机制研究
2018-01-19纪高洁李洪坤
纪高洁,李洪坤
(1.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业工程标准定额研究所 北京 100125; 2.北京中诚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 100125)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蔬菜生产国和消费国,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15年,我国蔬菜播种面积0.22亿hm2,产量7.9亿t,总产值2万亿元,分别占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值的14.8%和35.1%,蔬菜产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1-2]。
蔬菜种业是确保现代蔬菜产业发展和蔬菜周年均衡供应的重要基础[2],制种基地是保障蔬菜良种供应的核心资源,承载着满足蔬菜生产用种需求的重任,是我国“菜篮子”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开展蔬菜制种基地相关研究,探索管理好、经营好蔬菜制种基地的新路子,对我国蔬菜种子产业乃至蔬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但截至目前,我国制种基地研究仍主要集中水稻、玉米两大主要农作物,蔬菜制种基地相关研究相对空白。
2017年1月,新疆昌吉州被农业部认定为西瓜甜瓜良种繁育基地和蔬菜良种繁育基地,显示出该地区在中国蔬菜种业的重要地位[3]。本研究以新疆昌吉州为例,主要期望通过对昌吉州蔬菜种子的产业现状、管理方法、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出一个科学有效的基地管理运行机制,填补蔬菜种子基地研究空白,为全国蔬菜制种基地的管理、运行提供参考。
1 基地发展现状
1.1 蔬菜制种产业稳步发展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素有“天然的种子生产车间”美誉,是我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蔬菜用种量在4~5万t[2]。2016年,昌吉州全州蔬菜制种规模达0.6万hm2,产量达1.44万t,占全国蔬菜用种量的3成左右。昌吉州常年制种的蔬菜作物主要包含西瓜、甜瓜等葫芦科蔬菜,豇豆、荷兰豆等豆科蔬菜,番茄、辣椒等茄科蔬菜。此外,昌吉州是全国最大西瓜甜瓜制种基地,2016年全州西瓜甜瓜制种面积0.18万hm2,产量69万kg,占全国供种量的70%。
1.2 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吸引蔬菜制种企业不断向昌吉州集聚,初步形成了以新疆昌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西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农人种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10余家昌吉州种业龙头企业集群,昌吉州蔬菜制种产业具备了研发、制种、加工、营销全产业链发展的实力。企业的发展带动昌吉州蔬菜制种效益的提升。2016年,昌吉州蔬菜制种产业总产值达8亿元以上,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
1.3 企业育种研发能力
未来农业的竞争首先是种业的竞争[4],种业竞争的核心是育种。昌吉州内种子企业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育种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已成为全国瓜菜种业创新的高地。其中,新疆昌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组建种业技术研发中心,新疆农人种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甜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挂牌单位,新疆西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紧密。近年来,昌吉州瓜菜种业企业以科企合作的方式,累计承担各级科技项目400多项,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18项,自治区级科技项目130多项,自治州科技项目近200项,推动昌吉州蔬菜种业持续健康发展。
2 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种子企业“多小散”格局,制约种业健康快速发展
虽然蔬菜种子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但种子企业呈现“多、小、散”格局,不利于规模效应形成,阻碍了昌吉州蔬菜种子产业快速发展。昌吉州持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子企业有102家,其中有60%的企业从事蔬菜制种工作,企业数量很多,但大多数是规模小、实力弱的代繁公司。此外,根据《2016年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及2016年中国蔬菜种业信用骨干企业认定结果公告》,包括新疆昌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西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在内的昌吉州蔬菜种子企业均未入选蔬菜种业信用骨干企业名单。
2.2 企业品种创新遭遇瓶颈,导致种业发展源动力不足
通过自主研发、科企合作、对外合作等多种形式,昌吉州蔬菜种子企业在葫芦科蔬菜育种,尤其是西瓜甜瓜育种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主要品种育成并大面积推广的品种(系)有‘金早8号’‘华西7号’西瓜、“金龙”系列甜瓜等。但是,昌吉州蔬菜种子企业在育种创新方面已经遇到了较大瓶颈。一是育种技术手段落后。当前昌吉州蔬菜种子企业主要通过常规育种选育新品种,尚不具备分子育种能力,影响企业品种更新换代速度。二是新品种同质化趋势明显。企业自有种质资源不足、资源评价工作进展缓慢,影响差异化品种及专用品种选育进程。三是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不足。新疆较为偏远的地理位置和较为落后的经济环境,导致蔬菜种子企业高层次人才引进效率不足,制约昌吉州蔬菜种业提档升级。
2.3 制种劳动力价格上涨,种子企业成本压力加大
蔬菜制种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尤其田间管理、杂交授粉、种子采收等环节需要大量的人力。目前,昌吉州青壮年农业劳动力也呈现紧张状态,在制种最需人工的杂交授粉时期,制种人工成本已从2014年的每天40元上涨到现在的每天200元以上[5],给企业造成巨大的资金压力。随着未来农村劳动力成本进一步上升,蔬菜制种成本必然进一步上涨,企业制种的成本压力不断增加,将是未来蔬菜种业面临的最大挑战。而如何通过技术、机械、组织等手段破解劳动力成本难题,是昌吉州乃至中国蔬菜制种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2.4 信息管理体系缺失,致使政府监管能力较弱
搜集气候变化、土壤墒情、材料来源、生产流程、销售去向等各类信息,构建蔬菜制种生产大数据,是实现我国种业生产数据化、信息化的重大举措。但是,昌吉州蔬菜制种基地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进展缓慢,蔬菜制种基地方面的监管还没有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监管力度较弱。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昌吉州蔬菜制种基地缺少空间地理信息数据,无法清晰展示制种地块田间小气候、土壤墒情、病虫害发病周期等基本信息,不能对基地种子生产时植株生长状态进行实时掌控,缺乏科学地产量预估手段。二是还不能对种子质量进行溯源管理,影响种子案件及时查处。三是企业对蔬菜制种材料来源、生产地点、生产流程等信息高度保密,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蔬菜种业大数据的构建。
2.5 种子检测技术落后,无法满足种业发展需求
种子检测是种子质量控制和执法取证的核心手段之一。目前,昌吉州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是承担昌吉州蔬菜种子检测的主要机构,各县(市)有相应机构进行种子检测,新疆昌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西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农人种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具备蔬菜种子检测能力,基本形成政府抽检、企业自检的蔬菜种子检测体系。但是,昌吉州蔬菜种子质量检测主要以水分、活力、芽率、健康等常规4项检测为主,仅新疆农人种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依托新疆瓜菜种子健康检验检测中心,具备种子健康分子检测能力。总体上,昌吉州在种子检测体系比较健全,也具备了种子质量常规检测的能力,但不具备DNA指纹真实性分子鉴定、种子纯度分子鉴定、种传病害分子检测、转基因成分分子检测等先进种子检测技术的能力,无法满足现代种业发展和制种主体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
2.6 种子产权维护困难,企业权益保障面临危机
目前,昌吉州种子执法面临着一系列难题。一是蔬菜制种亲本繁殖材料易于通过不法手段获得,利润空间大,屡屡出现不法商家私自制种、套牌、冒牌等侵权案件[2]。二是蔬菜制种地块小而散,许多小企业的制种区域、制种地块难以统计,导致侵权行为不易发现。三是涉种侵权案件存在审理时间长、维权成本高等诸多问题,使得创新主体维权积极度不高。四是昌吉州种子执法大队挂靠昌吉州种子管理站,执法与行政管理“一套班子、两个牌子”,一定程度上存在执法人员短缺和执法力量不足的现象。
3 基地发展趋势
3.1 种子企业抱团取暖,将是整合种业市场的主要方式
大企业对小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和企业抱团取暖是整合种业市场的两大手段。相对于国内大型蔬菜种子企业,昌吉州蔬菜企业规模偏小,并不适宜通过企业兼并的方式整合种业市场。因此,要以州内蔬菜龙头企业为主导,成立昌吉州蔬菜种子企业联盟,营造出企业“抱团取暖”的格局,促进各企业间资源整合、互利互惠,将推动昌吉州种业市场竞争向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
3.2 引入分子辅助育种技术,将是科技创新的方向
现代生物技术正在印发新一轮的种业技术革命,随着基因组测序的开展和SNP分析技术的进步,分子标记育种正朝着“全基因选择”方向发展[4]。如何实现尖端生物技术与蔬菜育种创新的有机结合,是蔬菜企业维系创新生命线的核心手段,也是昌吉州蔬菜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之源。以此为目标,构建昌吉州种业分子育种创新平台,根据企业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将从整体上推动昌吉州种业企业创新能力提档升级。
3.3 实现种子生产组织化,将是降低制种成本的重要手段
培育雄性不育系、雌性系等能够实现授粉无人化的育种材料[6-7],以及通过强化种子生产组织化水平将是实现蔬菜制种节本增效的主要方法。其中,授粉无人化的亲本材料培育难度大,难以普及到各个企业。因此,昌吉州蔬菜制种成本降低的核心抓手应是通过培育蔬菜制种专业合作社,利用“企业+合作社+农户”、“育种企业+代繁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改变“公司+农户”传统生产模式,显著提升昌吉州种子生产组织化程度。
3.4 实现种子生产全程可追溯,将是解决监管难题的有力抓手
通过建设信息化制种基地,搜集蔬菜种子生产地块、气候、土壤、生产、植保、销售等方面信息,构建昌吉州蔬菜种业大数据,是有效解决蔬菜制种基地管理难题的重要抓手。而昌吉州蔬菜种业大数据的核心,是构建种子生产全程可追溯体系,其内容应包含制种材料来源、制种地块位置、制种田间生产过程、病虫害防治手段、种子收获日期、种子包装日期、种子销售去向等信息,并强制制种主体将这些信息上传相关机构,这将是解决昌吉州蔬菜制种基地规模统计、政府监管、执法取证等管理难题的重要方法。
3.5 利用分子检测技术,将是稳定市场秩序的有力保障
在分子生物学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通过构建指纹图谱,设计特异性分子标记,可基本实现品种真实性鉴定和种子纯度鉴定高通量、高效率、低成本,显著降低了种子检测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目前,西瓜、甜瓜、黄瓜等葫芦科作物指纹图谱构建已将完成[8-10],应推进昌吉州有关机构加强与各高校、科研院所展开合作,培育相关种子检测技术人员,引进或绘制西瓜、甜瓜、番茄等作物的DNA指纹图谱,设计出一套核心分子标记,显著提升昌吉州蔬菜种子质量控制水平和执法能力,为稳定基地市场秩序提供有力保障。
4 基地运营机制建议
4.1 创新政府、企业、合作社三方各司其职的基地运营新思路
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合作社三方在基地运营时的作用,创新昌吉州蔬菜制种基地管理运营思路,理清各方职责,构建一个“政府—企业—合作社”金三角,共同维护基地市场秩序稳定,促进基地健康有序运行,全面推进昌吉州蔬菜种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政府、企业、合作社各方在基地运营中的职责主要有:
4.1.1 政府维护好基地市场秩序 政府作为基地秩序的维护者,一是要做好基地建设管理的顶层设计,谋划基地发展格局。二是要专门设立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管理机构,理清各级部门职责,保障基地有序运行。三是要做好各主体监管工作,严厉打击不法分子,维护基地市场秩序。
4.1.2 企业应提升制种组织化水平 企业作为基地运行的主体,一是要成立企业联盟,整合优质资源,实现企业“抱团取暖”。二是要做好行业自律,积极配合政府抓好市场秩序维护工作,抵制非法企业进入昌吉市场。三是要加强质量控制,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提高昌吉蔬菜种子的品质。四是要强化制种组织扶持,鼓励企业建立或参股蔬菜制种专业合作社,组织入社农户开展蔬菜制种技术培训,并为入社农户提供资金、农资、订单等必要的服务,推动昌吉州制种组织化水平提升。
4.1.3 合作社应做好管理和联络工作 合作社作为基地种子生产的主力,一是要做好制种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吸引更多的农户入社从事蔬菜种子生产。二是要做好企业与农户的桥梁,在保障企业产权不受损害的同时,保证农民获得更多的利益。三是协助政府维护基地秩序,及时举报涉种犯罪,使不法分子失去生存土壤。
4.2 创造蔬菜种业管理数据化、信息化的基地运营新局面
政府投资构建昌吉州蔬菜种业大数据平台,促进昌吉州蔬菜制种基地信息化建设,实现基地数据化管理,全面提升基地管理运营的效率。同时,平台数据应与国家种业大数据对接,实现全国信息共享,以便政府和相关主体及时把握市场动态,指导相关主体制定年度制种计划。在平台运营机制方面:
4.2.1 平台的数据来源 由政府出面制定一系列措施,要求企业及时将基地分布、制种生产地块概况、面积统计、周围环境、隔离情况、水土资源、设施资源和人力等情况上传到数据库,为政府基地管理和平台统计分析提供精准数据。
4.2.2 平台差异化服务 经过平台分析的各种数据,应对其进行分类,并设置不同类别的访问权限。其中,企业制种亲本(自交系)来源、品种特性、制种地块等数据保密级别最高,仅服务中心主要领导和种子执法部门有权限查看;制种过程数据、种子抽检质量数据等信息保密级别较高,应适当扩大可查阅人员;病虫害预警、制种区域小气候数据等与农户制种息息相关的基本信息,可向社会群体无偿提供。
4.3 探索科研、检测等第三方平台的质量控制新方式
应严格区分种子检测、分子育种两大第三方平台属性,各自出台针对性的运行机制,科学管理公共平台,确保平台运行良好,为基地健康运营提供保障。
4.3.1 种子质量检测平台 应属半公益、半盈利性质,由政府、企业、第三方机构共同投资建设并共同管理。其中,政府不参与利润分红,其应获利润滚动投入平台作为运营经费。平台日常管理运行由股东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负责,政府需对中心管理、财务、运营等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监督审计。检测中心提供为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制种主体提供有偿服务,服务内容包含水分、芽率、活力、健康等4项常规检测,以及品种纯度、品种真实性、种传病害、转基因成分等分子检测服务。检测结果需上传到政府信息管理中心报备,作为种子执法的重要依据。
4.3.2 分子育种平台 属盈利性质,由承建企业与相关科研机构共同投资建设,政府提供部分建设资金。平台日常运营管理由投资者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平台聘请有关专家组成技术咨询团队,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保障平台所用分子标记的前沿性及所用技术的尖端性。平台向企业提供分子育种有偿服务时,必须与企业签订保密协议,保障企业商业机密;若因平台原因导致泄密,负责泄密项目的相关工作人员需承担经济、法律责任。
[1]张德咏.我国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12(6):6-8.
[2]王立浩,方智远,杜永臣,等.我国蔬菜种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6,18(1):123-13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业部关于认定第一批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2017(2):24.
[4]丁海凤,于拴仓,王德欣,等.中国蔬菜种业创新趋势分析[J].中国蔬菜,2015(8):1-7.
[5]欧小球,唐瀚,谢向阳,等.我国西瓜甜瓜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瓜菜,2014,27(4):75-76.
[6]马双武,王吉明,何红华.我国西瓜雄性不育系的研究利用[J].中国瓜菜,2006,19(5):28-30.
[7]纪高洁.西瓜性型遗传规律及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的鉴定与功能分析[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6.
[8]范建光,张海英,宫国义,等.西瓜DUS测试标准品种SSR指纹图谱构建及应用[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3(5):892-899.
[9]周金蒙.利用SSR技术构建甜瓜品种(系)核酸指纹图谱[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5.
[10]赵宇,沈佳,李季,等.黄瓜线粒体DNA指纹图谱的构建及其在杂交品种纯度鉴定中的应用[J].中国瓜菜,2017,30(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