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就业形势谈民族医学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2018-01-19阿茹娜苏雅拉图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医药人文素质教育

阿茹娜 苏雅拉图

(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民族医学专业大学生作为就业大军中的一叶方舟,若想在竞争的大潮中脱颖而出,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增强就业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民族医学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医学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它通过人文知识的渗透,人文方法的引导和人文精神的熏陶,使民族医学专业大学生成为既掌握医学技术又有较高人文素质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提高就业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民族医药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现代医学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不例外的需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这是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级民族医药人才的客观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1]。

1 民族医学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构成要素

1.1职业道德品质医乃仁术,医学自其诞生之日起,就饱含着人道和博爱的意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的核心或者说是职业精神的核心就是“仁”[2]。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首先就是恪守职业道德。良好的道德品质也是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决定着个人的成长方向。

1.2人文素质为医者素质如何,不仅会影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更能折射出我们的民族精神。只有提高在校民族医学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使其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在临床实践活动中关注他人,尊重患者,自觉地为患者服务,才能发自内心地去关爱患者,体现为医者“人道、博爱、奉献”的崇高理念。

1.3专业素质这里的专业素质是指专业态度、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性质不同于一般岗位,工作中任何一个细小的失误都将为患者带来巨大的伤害。严谨、慎独和责任心是每一个从医者必备的专业态度,同时也要求为医者应该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娴熟的操作技能。

1.4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检验学生知识运用水平的重要手段,是民族医学专业大学生实现角色转换的重要基础。培养民族医学专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职业、岗位适应性,增强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是顺利就业的前提条件。对于民族医学专业大学生来讲,服务对象的多元化,更 要求他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以满足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社会、行业、岗位和患者的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1.5就业技巧笔者在进行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中发现,不能顺利就业的学生中85.3%的同学并不是因为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是由于缺乏求职面试的技巧和人际沟通的能力。包括:如何进行就业前的准备、如何遴选就业单位信息、面试前应做哪些准备、如何进行自我介绍、如何设计自己的简历、如何提高沟通的效率等。

2 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提升民族医学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2.1注重在专业课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内容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而绝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些人文知识。

专业课教师应该注重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将专业学习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正确地引导学生把做事和做人结合起来。克服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人为分割。将知识性和思想性有机结合起来,寓素质教育于知识传授之中,使学生在提升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人文素质。

2.2将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纳入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道德感、责任感、使命感的基础。

教育过程中要让民族医学专业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他选择了医学院校便选择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神圣职业,而医学职业道德是医学实践中应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因此,在人文素质教育中要特别强调民族医学专业大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2.3加强民族医学专业大学生临床实习阶段隐性人文教育。

临床实习阶段是民族医学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精神养成的重要时期,适时的隐性人文教育内容的熏陶,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除了定期组织规范化的人文教育内容外,要特别注意带教老师的作用,在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受好奇心和首因效应的驱使,榜样的力量会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学生一生的行为方式。因此,在进入临床之前要进行周密的人文教育内容的安排,强化法律意识、规范意识、伦理道德观念,注重带教老师的正确引领,形成实践能力与职业精神并驾齐驱。

2.4加强教师的示范引领师者,了解民族医学专业大学生特点针对性的传授。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敬业精神、授业水平、仪态风貌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临床实践,教师应注重体现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从外在形象上要体现出教师较高的审美修养和优雅的气质风范[3];在与人交往方面,体现出高超的表达能力、熟练沟通能力,体现出教师优雅的举止和礼仪;在语言表达方面,要体现出语言的准确和高雅,能将人文知识与专业技能有机地融合,将人文精神流露在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上。教师加强自身的民族医学专业大学生的了解,通过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会自主对比自身的行为方式,从而修正自身的认知方式与价值观,提高民族医学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职业信念,从而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

2.5提供全过程的民族医学专业大学生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全程就业指导是指从学生入学时的职业生涯规划到就业过程中的心理疏导以及就业后的反馈的全过程指导。随着学生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民族医学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也呈现出逐渐深入的特点。一年级,主要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的现状、前景和就业形势,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二年级,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职业准入标准,引导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有益的实践活动,提高综合素质。三年级,进行面试技巧和求职技巧方面的指导。全过程的就业指导为学生提供立体的提升空间,让就业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螺旋上升。

3 结论

民族医药孕育发展于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并与之相辅相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因此,我国民族医药除了体现出自己的医药科学与医药文化特色之外,本身也蕴含着中国先进文化中特有的丰富的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与其医药科学和医药文化的发展不离不弃。民族医药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民族医药传承者中的高级人才,除了学习积累丰富的民族医药专业知识,掌握好精湛的民族医药技能技术外,还应该学习掌握好这一医药内在之丰富的医学人文知识,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继承发展好我国民族医药精华,推动民族医药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实现我国民族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总之,加强民族医学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前各个民族医学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方面,也是当代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高等学校要积极探索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建设,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培养高尚、文明、健康的社会人才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医药人文素质教育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医药导报》第十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云南医药》杂志征订启事
古代医药文化大众传播方式概述
我国蒙医药法律保护的意义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人文社科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