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杜仲在苗药与中药中的差异△
2018-07-11李婷杜江
李 婷 杜 江
(1.贵阳中医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2.贵州省苗医药重点实验室 ,贵州 贵阳 550025)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mmia ulmoides Oliver l.c.)的干燥树皮[1],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及浙江等省,生长于海拔300~500m的低山、谷地、或低坡的疏林里[2]。杜仲作为一种常用中药几乎家喻户晓,但杜仲也是一味苗族常用药物却是遁世无闻。很多人不了解苗药和中药的区别,特别是一种药物既是苗药又是中药的情况就更不清楚了,甚至有人会武断地认为两医药之间并无差别。因此,本文从药材名称、药性理论、功效及用药方法的特点等方面对杜仲在苗药和中药中的异同进行阐述,借此以浅析苗药和中药的差别。
1 药材名称的异同
苗族和汉族因语言差异,对药物的称呼有所不同。我国苗族主要分布于东部(以湘西为中心)、西部(以黔东南为中心)及中部(以黔、滇、川为中心)等三大区域,各区域间对药物的称呼也有差别,杜仲苗药名东部为 Ndut xinb sod(都信梭)[3]、西部为Ndut zhoux ndut sod(都仇都索)[4]、中部为Det dens(都顿,豆顿)[4]。现以中部的名称为主,其命名方式主要遵循苗药3种命名方法[4-7]中的“类别词+特征性词或词组”而得。Det dens(都顿,豆顿)中的“Det”为类别词,表示木类的药材,“dens”是用苗语拼出的近似音。
中药命名大致按药材颜色、质地、形态、药用部位、气味、功效、产地、生长或采收的季节、生长的地理环境或传说等命名。杜仲因折断具胶丝而得名丝连皮(《中药志》)、扯丝皮(《湖南药物志》)、丝棉皮(苏医《中草药手册》)、玉丝皮(《清异録》)等,《文选笺证》载:“杜仲善种棉丝树,故呼杜仲也”,《本草纲目》载“昔有杜仲,服此得到,故名”。
2 药性理论的异同
药性理论是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能显著体现出不同医药体系对药物的认识和用药指导的特点,是各传统医药的用药纲领。苗药药性理论[7]主要为药物三性(冷、热与和)、药物属经、药物质征、药物入架与走关等。中药药性理论[8]主要包括四性(气)、五味、归经和升降浮沉。
表1 两药药性
都顿“热性”[7],属苗药“药物三性(冷、热与和)”中能减轻或消除冷病的药物。中医认为杜仲“性温”属中药四性(温、热、寒、凉)中能治疗寒凉证的药物,《内经》云“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都顿“热性”类似中药杜仲“性温”,只是药效上具程度的差异。质征学说为苗药药性学的重要理论[8-9]。所谓“质征”即药物的素质特征,分为气味素质和结构素质。气味素质是相对不同感觉器官所分辨出的药物性质而言,通过鼻子辨别的为气素质(臊、蚀、煳、香、臭与腥),通过舌头辨别的为味素质(苦、甜、辣、麻、咸、酸、淡与涩),而通过药物自身结构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为结构素质,如脆、硬、皮、糯、黏、膨、松等共17种,各种质征均与药物功效相关。
都顿“甜、涩、黏”,“甜味主补益,涩味主收敛”,属于气味素质中的味素质。而黏性主粘接,属于结构素质。杜仲“味甘”,属于“中药五味”,酸、苦、甘、辛、咸中的甘味。根据“甘能补、能缓、能和”的特点[10],故常作为补益药使用。可见苗药的“质征”与中药的“五味”的部分的关联性,但质征学说更加广泛、丰富和深入。
苗医将人体分为“九架”(脑架、身架、窟架、肾架、心架、肺架、肝架、性架和肚架),入架是指药物进入人体后,对各个架组的选择性。根据都顿发挥作用的部位,总结出入肾、性、身三架的药物走向。“归经”是中药功效对人体脏腑、器官等部位的选择性[10]。按照杜仲集中进入并发挥作用的具体脏腑而确定杜仲“归肝、肾二经”。不难看出苗药的“入架”与中药的归经似有一定的关联性,但由于两个体系对人体的理解不同,体内划分各异,二者并不具备对应关系。
“走关”是指药物进入人体后发挥作用的不同层次,分为浅、中、深3个关口,即表、中、里三关。一般而言,花、叶等质轻的药物,易行于人体上部,药力多作用于人的体表,走表关;枝、干等质地中等的药物多作用于人体躯干、四肢的筋、骨、血、肉等,走中关;根部及果实类药物等质重的药物,多作用于人体内的脏器,走里关。都顿为树干的皮层且质重,故走中、里两关。杜仲入肝、肾经,故作用应趋势向下,属“升降浮沉”中的“沉”。由此可见,苗药的“走关”与中药“升降浮沉”是有明显区别的。
“属经”为苗医特有的对药性的认识,是热病冷治、冷病热治的“两纲”理论相适应的特性。形成了“热药属冷经,冷药属热经”的属经规律。
3 功效特点
苗药治病遵循“以冷治热,以热治冷,以色治色,以形解形,以毒攻毒,以克为治[10]”的基本原则。因都顿味甜能补,涩能收,性黏(断后具胶丝相连)能粘接。故苗医认为都顿具有补骨髓,续骨接筋之功,主用于治疗骨折。而中药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功,常用于治疗肾虚腰痛,胎动不安,下肢痿软等。虽都顿和杜仲均具补益作用,但都顿偏向于续筋接骨,杜仲偏于补益肝肾。
4 用药方法的特点
都顿常以鲜药使用。使用时,苗医往往将其单方或复方鲜品内服或捣成药泥,包敷于患处,治疗骨折时还直接用其当作夹板,同时起到固定、保湿及发挥药效的作用,以体现苗医“药用生鲜”的特色。
杜仲在中药“炮制”和“配伍”理论的指导下,常炮制后入方剂使用。杜仲炮制方法多种多样,如《本草利害》载“凡使削去粗皮锉,或酥炙、酒炙、蜜炙、盐酒炒、姜汁炒、断丝用…”,现主要以盐制和制炭为主,杜仲生用具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作用,炮制成“盐杜仲”可增强其入肾而补肝肾之功,炮制成“杜仲炭”可增强止血安胎的作用。如在舒筋活血汤、壮筋养血汤、龟鹿饮、固精汤等方剂中杜仲均以炮制品使用。
通过比较,苗药都顿常以鲜药使用治疗骨折,中药杜仲常炮制或者配伍使用,以补肝肾为主,且两者在药材名称和药性理论中各具特点。而苗药和中药都是我国传统医药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集聚的瑰宝,本文通过浅析杜仲在苗药与中药中的差异,希望各民族的医药学子们研究我国传统医药的同时,能将各传统医药的特点充分发挥并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发扬我国的医药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