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尿崩症1例
2018-01-19李燕星秦铮然
李燕星 秦铮然
1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53
2 浙江省中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6
尿崩症是人体抗利尿激素(ADH)严重缺乏或部分缺乏,或肾脏对血管加压素(AVP)不敏感,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多尿、烦渴、多饮、低比重尿和低渗尿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其中以青壮年多见。笔者采用经方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尿崩症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性,26岁。因“多尿多饮20年”于2016年7月26日收治入院。患者6岁起自觉排尿困难,随后家长发现多尿多饮,于当地就诊查垂体MR示“未见异常,垂体柄偏前”,予双克、卡马西平口服治疗,初起症状改善,1年后口服药物无效,自行停药,未再诊治。2016年6月入职体检时发现“双肾积水,肌酐偏高”,2016年6月17日曾在宁波某医院查双肾CTU(泌尿系造影)示:双侧肾及输尿管重度积水,双侧输尿管下端扩张。残余尿测定示:排尿后膀胱内100ml残余尿。6月29日曾在外院住院治疗,查骶尾椎平扫示骶椎隐裂。行骶神经调控I期置入术后出院。诊时患者神清,精神软,胃纳一般,小便如上述,大便正常。既往无殊。查体:体温37℃,呼吸20次/分,心率 80次/分,血压 115/63mmHg,体重指数17.5kg/m2;神清,精神可,体型中等,心肺检查无殊,双下肢无水肿,双足背动脉搏动存在。舌红、苔薄白,脉弦数。入院诊断:尿崩症?
诊疗经过:入院后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大便常规、隐血、凝血类、血沉、肿瘤类(男性)、骨代谢标志物2项、甲状腺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甲状腺功能类均未见异常。尿常规:比重1.001,糖化血红蛋白(HbA1):6.0%。生化类:钾3.47mmol/L,甘油三酯1.87mmol/L;肾小管功能类: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0.046mg/mgCr,尿α1-微球蛋白/尿肌酐0.038mg/mgCr。2016年7月28日行禁水-加压试验,结果示:禁水后仍大量排尿,尿比重增加不明显(1.001~1.002),尿渗透压低,尿崩症诊断明确;使用加压素后尿渗透压无反应,考虑为肾性尿崩症。建议其行鞍区MRI以排除鞍区占位,患者曾行骶神经调控I期置入术,详细咨询厂家后,放弃行鞍区MRI。入院后总入量6000ml,尿量8050ml,总出量8050ml。
入院时,查患者神情淡漠,不欲饮食,咽干多饮,口苦,舌边红、苔薄白,脉弦数,辨证属少阳枢机不利,方用小柴胡汤加减,和解少阳,条畅气机。处方:柴胡16g,黄芩、党参、炙甘草、大枣各10g,白芍15g,枳实12g,生姜8g。3剂,水煎,日1剂,早晚温服。住院期间患者外感发热,脉浮弦,辨证属外感风热,少阳气郁,予小柴胡汤加减,疏风散热,和解少阳。处方:柴胡16g,黄芩、大枣、党参、炙甘草各10g,白芍、姜半夏各15g,枳实、苦杏仁各12g,生姜8g,荆芥、防风、桔梗各9g。5剂。水煎温服,日2次。外感好转后,查患者手足四肢欠温,辨证属少阳枢机不利兼太阳膀胱气化不足,予小柴胡汤合五苓散加减以和解少阳、温阳化气。处方:柴胡、黄芩、姜半夏、桂枝、炙甘草、泽泻各6g,生姜4g,党参、猪苓、茯苓各10g,炒白芍、白术12g,大枣8g。3剂。水煎温服,日2次。期间配合以卡马西平治疗,未见明显好转,停用卡马西平,改用双克,因患者反复低血钾,停用双克,改服复方阿米洛利(氢氯噻嗪25mg,阿米洛利2.5mg)继续对症治疗。2016年8月23日复查双肾输尿管膀胱B超:双肾轻度积水,左侧输尿管上段轻度扩张,建议必要时其它检查,膀胱炎表现,残余尿18ml。尿比重:1.004,总入量4900ml,尿量4600ml,总出量5000ml,患者好转后出院。
按语:尿崩症属中医学“消渴”范畴,历来尿崩症的治疗以补肾为主,甚少以气机论治。本案患者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辨为肝郁气滞,属柴胡汤证。少阳统辖三焦,少阳经与三焦经互为表里。三焦是水气通行之路,三焦发生病变,则影响水液通调,或壅堵太过,或疏泄不及,在案例中可见患者多饮多尿,多饮渴不缓解。在此案患者的诊治过程中,证型的变化随疾病发展而变化,但主要病机不变,因此主方也不变,仅在小柴胡汤基础上,或加用疏散风寒之品解表邪,或合用五苓散化气调水,用药随症加减。谨守病机,效不更方,故患者多年沉疴终得痊愈。由是观之,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抓住病机、精准辨证是疗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