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大中型茶企网站中文信息的英译研究

2018-01-19

福建茶叶 2018年6期
关键词:中文信息英译竞争

李 欣

(天津农学院,天津 300384)

自古以来,我国便是世界茶叶市场上最主要的茶叶出口商之一,因此有“茶叶的故乡”之美誉,所谓“茶为国饮”也说明了茶叶在我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尽管近些年来受世界茶叶种植国家版图影响,我国茶叶出口面临着全新竞争形势和竞争压力,但是,依靠茶叶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和优化调整、营销创新、出口创新等策略我国茶叶产业的国际出口业务仍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例如,以过去的2017年为例,2017年我国茶叶合计出口35.5万吨,出口创汇金额约16.1亿美元,与以往相比均有所提升。从茶叶出口商的结构来看,大中型茶叶企业是我国茶叶出口的主力,因此,加强对大中型茶叶企业经营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的研究,有助于为我国茶叶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提供新的借鉴。

1 加强对国内大中型茶企网站中文信息英译创新研究的基本意义

受茶叶产业出口领域国外发达国家隐性化的“绿色壁垒”和其自身带有的经营门槛等条件限制,我国当前茶叶出口的主体主要是少数大中型茶叶企业,这些企业本身带有一定的国际化、集团化、品牌化特征,在营销方面更注重“整合营销”及其传播,在互联网时代,加强对他们传播渠道的研究具有十分代表性的价值。

1.1 有利于探索茶企的互联网营销创新之道

从经济形态来看,当前的茶叶企业面临的基本经济形势和商业模式之一是以互联网和物联网等为基础的“共享经济”或者称之为“分享经济”,其主要的特征是“依托网络平台,将自身闲置的资源通过让渡使用权分享给别人,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率的同时获取相应收益,以‘占有不重要、享有更重要、消费不重要、物尽其用更重要’为理念”,基于一种共享经济的视角,茶叶企业的网站担负着信息分享、价值分享和产品分享从而实现新的价值生成的营销责任,如何从其中文信息的自身表达及其对应的英译策略入手进行创新,表面上看是一种传播行为,本质上则是一种与企业营销有关的“整合”行为。

1.2 有利于更好地传播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文化主义管理理论认为,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使命愿景,一切企业文化的外在物质构成和行为构成等都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表现。在当前国际茶业竞争格局日益激烈化的商业环境下,只有那些企业文化具有感召力的茶叶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向新的高端。茶叶企业的官方网站作为其企业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阵地和所有移动客户端信息的最终来源,只有精准、有效的英译才能准确地向国际传递出自身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而加强对其英译的研究有助于推动这一话题领域的知识共识之形成。

1.3 有利于为茶业企业的品牌竞争提供文化软实力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营销理论认为,对于一个产业的生命周期来讲,主流的营销竞争是一个先后从价格竞争、规模竞争、质量竞争再到文化竞争、品牌竞争的过程。对于国内主流的大中型茶叶企业来讲,大多数都已经过渡到了品牌竞争、文化竞争的高级演进阶段。对于这种新的竞争形式,约瑟夫·奈提出的“文化软实力”理论认为,只有那些文化软实力强的企业才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通过吸收和聚集优秀的各种生产要素实现突围,茶企网站的中文信息英译创新正是属于这种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新领域。

2 当前国内大中型茶企网站中文信息英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意义上,我国茶叶出口企业主要是依靠提升产品的质量等应对国外的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等,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出口企业整体茶叶产品品质的提升,国外潜在受众和消费者等越来越注重对茶叶企业的企业文化的重视。而在茶叶企业供给侧意义上,诸如网站等宣传文页上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制约着这种竞争提升过程,以下是几点表现:

2.1 不注重中文信息英译的文化植入

国内大多数茶叶企业的官方网站由于缺乏专业化的企业宣传、企划团队运营,在中文信息的翻译方面大多存在着直接翻译、百度翻译、语法错误、业余化特征明显等问题,所导致的结果就是“汉式英语”特征明显,用中国人的思维、逻辑、表达习惯等翻译中文,用直接对等的中英字符形式化翻译等,导致国外受众在接触到相关的宣传文页时难以理解其中的文化韵味,即造成了一种文化植入的失败。

2.2 不注重翻译过程中的“营销目的”发挥

不同于一般的学术文本翻译,一线茶叶企业的文宣资料翻译带有明显的“以文谋钱”的商务交际目的,即一切翻译目的首要的是确保企业商务目的的达成。根据我们从部分茶叶企业网站中文信息的翻译调研情况来看,部分企业存在着英译的形式化、就文字论文字、不注重渗透企业核心价值观、不注重突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品特质等吸引国外消费者眼球的情况。

2.3 翻译中存在着“误解”与“歧义”

受中西方语言文化、历史传播和认知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即便是在较为表层化的语言符号意义上,中西方也存在明显的翻译差距。例如,我们汉语中的“红茶”在西方语境中常见的表达是“Black Tea”,而有些国内的茶叶企业受翻译水平限制和线性思维约束,常常将其翻译为“Red Tea”,从而给国外受众的心理接受和认知带来了误解。又如,我国语境中的“功夫茶”,本来指的是一种茶道中相对“耗费时间”的饮茶艺术,但是,翻译为英文后的“KongFu Tea”则完全阉割了这种文化内涵,并且容易给国外受众带来一种与“中华武功”相关的不必要关联,从而增加了国外消费者对中国茶文化的误解程度。

3 国内大中型茶企网站中文信息的英译创新策略

基于上文叙述,我们认为大中型茶叶企业网站信息的英译是一个涉及到深层次企业管理和系统化营销创新的过程,同时还是展现企业文化、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窗口。针对翻译中常见的几个错误,以下几点策略有助于创新我国茶企网站的信息翻译工作:

3.1 “文化植入”翻译策略

当代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不同的语言体系由于各自的文化思维、认知逻辑等的不同,在看待特定的事物时会存在不同的“隐喻”。为了消除翻译中的歧义和误解等现象,翻译者需要巧妙地借助于“文化植入”策略进行翻译,这种策略的本质是借助于“文化内涵”的对等性转换、功能性转换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而不是一味追求文字符号的对等。因此,可以通过诸如增译法、意译法等策略实现对茶文化相关宣传文本的翻译,例如针对上文所讲的“功夫茶”,在将其翻译为“KongFu Tea”之后,可以通过增译出“a kind of black tea from China”等信息,这种方式将能实现对其文化植入的目的。

3.2 目的论翻译策略

从事对外出口业务的茶叶企业的翻译工作本质上是一种商务行为,因此网站上的信息翻译本质上是一种“招商行为”、“营销行为”、“公关行为”等。因此,在涉及到企业的简介、企业的组织架构、企业的制度与理念、企业新闻等的宣传资料之翻译时,要围绕着“商务交际”这个核心目的展开翻译,用企业管理最时兴的理论、国外消费者最青睐的词汇、概念等进行翻译,避免“中式英语”的泛滥问题。

4 结语

当前阶段,我国茶叶产业整体上面临着优化升级、结构调整的命题。如何积极地从企业管理理念、产品质量管理、整合营销创新、企业品牌树立、企业文化建设等多个角度全方位地确立起茶叶产业的竞争优势,是我国大中型茶叶企业面临着的共同课题。从企业文化的窗口“官方网站”角度出发探索跨文化交际中的种种误区有利于我们树立起“以文谋钱”的基本意识,当然这只是开始,在未来互联网经济不断深刻变革的背景下,树立起整合营销传播的大格局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1]张传洲.分享经济的现实演进及其发展逻辑[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6):98-102.

[2]王兆龙,郑洋,宋鑫,等.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的地方政府环境保护发展策略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41(2):36-39.

[3]庞中英.国际关系中的软力量及其它——评美国学者约瑟夫·奈的《注定领导》[J].战略与管理,1997(2):49-51.

[4]多彩贵州网.传统茶叶出口形势严峻,制茶企业急需转型[EB].http://tea.gog.cn/system/2015/05/14/014299781.shtml.

[5]徐晓颂.茶叶出口贸易中茶文化术语翻译问题分析[J].福建茶叶,2016,38(4):36-37.

猜你喜欢

中文信息英译竞争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2019年活动计划2019年活动计划表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2018年学术活动计划
感谢竞争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竞争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