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英国文学作品中的茶
2018-01-19安洁,张荣
安 洁,张 荣
(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18)
茶起源于中国,十六世纪被来华僧侣带入西方,开启了跨国传播之旅,经历了五百余年的发展之后,它已成为世界各地诸多民族必不可少的日常饮品,特别是在英国,人们几乎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茶的陪伴,“英式下午茶”正是英国人民精致高雅的生活方式的最佳展现。在茶与当地文化习俗密切交融的过程中,带有显著英式色彩的茶文化也渐渐形成并日趋完善,成为了英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当地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动力。茶与英国文学之间是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关系,茶文化的发展在英国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同时它也对英国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不了解英国茶文化,就不可能真正读懂英国的文学作品,而如果作品中没有茶,也就不能说它是一部原汁原味、十全十美的英国文学。
1 英国茶文化简介
英国当地并不种植茶叶,早期人们也并没有饮茶的习惯,甚至并不知道茶叶为何物。十七世纪中期,英国国王查理二世迎娶了“爱茶如命”的葡萄牙公主公主凯瑟琳,其嫁妆之一就是茶叶。当时的跨国贸易路径闭塞,茶叶是非常珍稀的产品,因而经常被凯瑟琳视为最高的迎宾礼遇招待来访的贵族宾客,随即饮茶之风便在皇室以及贵族圈子内流行开来,中下层民众也渐渐萌生了对饮茶的向往,茶叶可谓是时尚的代名词,是上流社会的宠儿,是极具异国风情的奢侈饮品。十九世纪,英国海陆贸易通道大开,进口关税随海外殖民地的拓展而不断降低,茶叶贸易往来不断扩大,产品价格迅速下降,茶叶很快便成为了各阶层人民都消费得起的产品。此时执政的维多利亚女王同样热衷于饮茶,在她的推广与影响下,茶叶的保健功效与优雅品味深入人心,尊贵典雅的“英式下午茶”正式形成。时至今日,英国人的饮茶时间可以占据其日常时间的三分之一,他们会在清晨、上午、下午和晚上分别饮用早茶、上午茶、下午茶、晚安茶等,每一种都有其固定的时间、品类和形式。毋庸置疑,饮茶是英国文化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对英国人的生活、历史、社会和文学创作等都具有重要影响,英国的作家往往倾向于通过饮茶活动来突出社会背景、文化习俗、人物地位、人物性格等。据统计,在查尔斯·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一书中,“茶”字共出现了八十六次,在《大卫·格里夫》中,对饮茶的描写多达四十八次,在简·奥斯汀所创作的《傲慢与偏见》中也有多处对饮茶场景的描述,茶在英国文学中的关键地位可见一斑。
英国是一个“全民饮茶”的国家,上文已经提及,人们不仅每日饮茶,而且是在固定时间有规律地饮茶。英式早茶通常是人们起床之后饮用的第一杯茶,英语为“Early morning tea”,又被称为“早安茶”、“床头茶”、“暖胃茶”等,通过饮用一杯加入了牛奶的温热红茶,达到暖身醒胃、提神醒脑、补充水分的作用。英式上午茶一般是在上午十一点左右进行,英语为“Morning tea”,又被称为“公休茶”,也就是要人们在此时停下手头的工作,获得片刻的休息,但受时间和地点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上午茶的形式比较简单,大都是泡一杯茶包即可,这是人们调节身心、舒缓压力的重要方式。英式下午茶也就是众所周知的“Afternoon tea”,它是英国茶文化的核心所在,起源于十八世纪的英国,起初是为了填补午餐与晚餐之间长达八小时的空白、缓解贵族家庭主妇的无聊与饥饿感,而后逐步发展为一种社交形式。在每天下午三四点左右,人们都会专门抽出时间来享用香醇的茶饮、甜美的点心与鲜嫩的水果,一方面让自己的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憩,另一方面则可以用于拓展人脉、巩固关系等。在典型的维多利亚下午茶会中,人们会穿上最为精致的礼服出现在众人面前,举止端庄、谈吐得体,深化他人对自己的好印象。很多商人和政客也会选择在下午茶时间谈论事务,以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良好的结果。英式晚茶分为两种,其一是“晚餐茶”,英语为“Dinner tea”,在晚餐时进行,用于丰富餐饮品种、促进感情交流、补充饮食营养等,其二是“晚安茶”,英语为“Night tea”,在睡前饮用,口味清淡、去火滋润,以求获得一夜好眠。
当然,并不是每个英国人都会每天原封不动地照搬上述所有的饮茶形式和饮茶种类,其具体实践方式受个人的社会地位、财务情况、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这也相应地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有益的素材。
2 英国文学作品中的茶
茶在英国的发展只有不足五百年的时间,但它与英国文学的融合程度并不亚于中国。茶是很多英国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让作品内容更加充实,让表达方式更加多样,无论是在诗歌中、在小说中或是在散文中,人们都可以看到茶的形象,而茶为作品增添的光环是其他任何一种元素都无可比拟的。
茶在诗歌中有广泛的应用。英国是一个诗人辈出的国家,诗歌是英国重要的文学形式,在茶传入英国初期,它就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茶是很多英国诗人歌颂与赞美的对象,比如鲍斯威尔曾将茶水比喻为山上的甘泉,香醇怡人、珍稀名贵。1663年,诗人埃德蒙·沃勒创作了《论茶(On Tea)》(又称《饮茶皇后之歌》)一诗献给凯瑟琳皇后,抒发了对茶的无限热爱以及对皇后的衷心祝愿。这是英国第一位在作品中提到茶的古典诗人。鉴于茶是皇后的嫁妆,他把茶比作美好的故乡,其翠绿的色泽有吉祥安康之意,其稀少的数量有珍贵瑰宝之思,其馥郁的味道有深厚渊博之说。无独有偶,诗人纳厄姆·泰勒于1700年创作了《灵丹妙药:茶诗两篇(A Poem Upon Tea)》,这是继《论茶》之后的英国第二首茶诗,是对当时流行饮品趋势的真实写照,语言简练、妙趣横生:茶叶是“健康之饮和灵魂之饮,美德和优雅人士开怀地痛饮,它像令人高兴的花蜜,又像一剂古希腊传说的忘忧药。……阿波罗在天亭第一次尝到芳香的茶叶时,产生不朽的力量,那种喜悦胜过花蜜和忘忧药”。1712年,诗人彼得·莫妥发表了长散文诗歌《赞茶诗(A Poem in Praise of Tea)》,生动地描述了在奥林匹克高山之上的众神对酒与茶哪个更胜一筹的辩论盛会,青春女神建议用茶代替酒,因为它在消除疲惫的同时,可以让人们保持清醒的意志,影射出当时茶在戒酒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可见,茶与诗歌的交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相关作品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写照,是生活点燃艺术、艺术照亮现实的生动体现。
散文是一种以抒情、记叙为写作手法的创作形式,诸多英国散文作家乐于以茶为素材,通过描述茶叶的性状、功效等来抒发对茶的热爱之情,通过刻绘不同阶层饮茶的情状以及对饮茶事宜的热衷,来展示英国人民对健康生活和优雅人生的追求,通过再现泡茶、饮茶的方式,来展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二十世纪,乔治·奥威尔发布散文《一杯好茶》,记录了当时英国人泡茶的方法与过程,指出了泡茶的几个基本步骤,比如,应当选用印度或锡兰红茶,应当使用小茶壶少量冲泡,茶宜浓不宜淡,应当直接把茶叶加入陶瓷茶壶之中而不应使用茶包,泡茶后要注意搅拌,混饮时应当先倒入茶再倒入牛奶,且倒牛奶前应把奶油撇掉,饮茶不宜加糖,等等,颇具程式感。尽管其中的部分内容存在争议,但它完整而系统地把英国人的饮茶方法概括出来,并把泡茶和品茶的亲身感受传达给读者,让更多的人对英国茶文化有所理解,同时也对饮茶热潮的进一步深化起到了推动作用。乔治·吉辛在《四季随笔》中也不乏对饮茶生活的点滴写照:“静静地等仆人端上刚沏好的茶,当甜美、清香的茶香飘来时,我身上的疲惫和倦怠一扫而光,多么美味的茶叶呀,给了我何等的慰藉和享受……”可见,茶对于作者而言已不再是单纯的绿色饮品,而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依托,有修身、养性、怡情之意。
除了诗歌和散文,小说也是茶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小说创作以人物的具体生活情节为连线,自然而然地就能够把饮茶事宜贯穿到作品之中,展现人物的社会地位、财务状况、生活状态、理想追求等。在作家勃朗特的小说《维莱特》中,有以下对下午茶场景的描绘:“下午茶时间到了,精光锃亮的茶具已经被摆上了桌子,还有那古色古香的大茶壶,上了金色釉彩的精美薄胎瓷茶杯……”不仅体新出当时人们的社交生活,也为小说人物性格的刻画以及小说情节走线埋下了伏笔。在简·奥斯汀所著的《傲慢与偏见》中,更是每时每刻都有茶的身影,小说的很多情节都是围绕茶会展开的,茶会上人们的衣着打扮、谈吐举止等都是对相关人物身世背景的极佳映衬,也是对当时社会习俗和思想意识的完美展现,通过女主人公的故事可以看到,在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与家庭地位都有所转变,她们开始拥有独立的思想意识,开始懂得为自己的幸福和追求而奋斗,而整个社会对这种意识也有了初步认可和接纳。可见,小说中的茶元素不仅能够丰满人物形象、锐利人物性格,也能体现当时的社会价值理念,是人们了解历史的一面明镜。
3 英国文学作品对茶文化的影响
英国文学作品中的应用起到了勾勒情节、突出人物的作用,而英国文学作品对于茶文化的推广与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方面,英国文学作品呈现出茶叶及茶文化在英国的普及与推广历程,展示出茶文化的无穷魅力。茶起初仅流行于英国上流社会,是一种极为高端奢侈的饮品,这一点从《论茶》中就可以看到。后来,随着茶叶贸易的扩张,饮茶逐步成为一种人人皆可实践的平民活动,在整个社会中盛行开来,例如《匹克维克外传》中就多次描绘了社会底层人民饮茶的场景,用以烘托氛围、深化情感。当然,茶所蕴含的意义也不断扩大,从最初的高贵、珍稀拓展为理想、美好、健康、休闲、社交等,对整个英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英国文学作品加速了英国茶文化的系统化发展。《一杯好茶》讲述了泡茶与饮茶的具体步骤,让饮茶正式成为了一种程式化与仪式化的活动,社会各阶层的人们都可以依照这些要求来从事饮茶事宜,特别是它的种种规范在社会底层泛起了层层波浪,这对于整个社会茶文化的统一及其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在文学作品中,茶是一个既生活化又神圣化的存在,它普遍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代表着一种健康、高雅的生活方式,彰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和高尚情操的追求,因此,文学作品巩固了茶的物质功效并挖掘出其精神内涵,是茶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1]李力群.英国茶文化的内涵与魅力[J].大众文艺,2011(17):299-299
[2]赵琼.浅析英国茶文化与英国文学[J].剑南文学,2013(10):418-419
[3]王利琳.外国文学作品中的英国茶文化[J].农业考古,2015(5):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