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翻译中通感手法的运用分析

2018-01-19倩,肖

福建茶叶 2018年6期
关键词:修辞格通感典籍

杨 倩,肖 婷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重庆 401120)

我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经过几千年的沉淀与发展,我国的茶文化内涵已经十分丰富,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早在古代就有众多的古人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茶的气节受到古代文人墨客的争相称赞,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咏茶的诗词歌赋和其它的优秀文化典籍作品。不仅如此,茶文化还广泛的地辐射到了其它的多种文化艺术形式。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在进行诗词创作时用到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其中就包括了通感的手法,涉及到茶文化的我国古典艺术典籍中出现的通感现象也很多。

1 通感的概述

通感修辞格又可以叫做“移觉”。由“移觉”可以看出来,通感就是将本来表达这种感觉的词语用来表达另外的感觉,使得各种感觉之间相互沟通、交错,彼此移形换位,使得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向更为生动形象,从而给人们一种更加直观的感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由于通感的这种特殊功能,我国古代的很多诗词典籍都大量地使用到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作者通过使用通感的修辞格,可以把作者所描绘的内容通过各种感知一一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不仅提高了茶文化的内涵,也极大提高了文章的感染力。我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涉及到诗词歌赋、雕刻、绘画、书法等方方面面,所以,在我国的传统茶文化中也存在着众多的使用到了通感修辞格的文化典籍。

2 茶文化典籍中通感的分类

在流传至今的我国众多的古代茶文化典籍中,都大量地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格,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还提升了茶文化的魅力,使人们对于茶文化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通感手法的大量运用。让茶文化典籍的言辞更加生动、形象,大大地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提高了茶文化的魅力。

2.1 触觉向其它感官的转移

通过总结诗词典籍,我们发现,触觉向其他的感觉转移的情况比较普遍。例如“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这句话中就使用了由触觉向味觉转移的通感手法,还有明代诗人熊明遇的《罗岕茶记》中“茶之色重、味重、香重者,俱非上品”这句话中触觉的“重”就被用于视觉的“色重”、味觉的“味重”和嗅觉的“香重”,茶之色、香、味都有了重量,短短的一句话,就将触觉转移到了视觉、味觉、嗅觉多种感觉上去。这种表达方式,使用了一种更为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了感官的色彩,强化了表达效果,给读者眼前一亮的感觉[1]。

2.2 嗅觉向其他感觉的映射

嗅觉是人体的一大感觉,嗅觉、味觉和视觉相互影响,构成了对食物最直观的看法,若是没有了嗅觉,那么很多的食物吃起来也不会有那么强烈的感觉了。我国茶文化典籍中也有很多涉及到嗅觉的句子,不仅如此,还有很多的句子看着写的是嗅觉,却实际上早就拓展延伸到了味觉、听觉等其他感觉。例如唐朝诗人温庭筠《西陵道士茶歌》中的“涧花入井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直”,本来是嗅觉中的“香”在这里却用来表达井水的味美甘甜,句子不但不显得突兀,反而给人一种自然而然的感觉,增加了人的味觉体验。

2.3 视觉映射其他感官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人们对于外界物体的颜色、明暗、形状等各种机体的描述性的信息,都是通过视觉来感知。因为有了视觉,我们才可以看到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了解我们身边的人事到底以何种形态存在,才可以尽情地看我们想看的风景,了解春夏秋冬各自不同的魅力,在我国茶文化典籍中,有很多由视觉转移到其他感觉的句子。在宋代诗人苏辙《茶花二首其一》的诗句“细嚼花须味亦长,新芽一粟叶间藏”中,用来表示视觉上的长短的“长”,在诗中却被转向了味觉,虽然如此,整句话却也十分和谐,并且,用视觉上的长来形容味道,给人一种余味无穷的感觉,读来更有新意。又如,在清代诗人陆廷灿《续茶经》中的“试时鲜白不能久泛,香薄而味短者,沙溪之品也”,将表示视觉的“薄”和“短”分别用来形容嗅觉和味觉,香气和味道仿佛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使得人们在领略茶文化时获得一种更加直观的感觉,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2.4 听觉映射到其他感官

听觉对人们的重要性仅次于视觉,但是,听觉转移到其他感官的映射现象在我国茶文化典籍的出现十分少,原因是因为听觉的感官等级比较高,同时也极其复杂,这类通感使用起来比较困难,需要有很高的涵养和文学素养。在唐诗《与亢居士青山潭饮茶》中有“岩下维舟不忍去,清溪流水暮潺潺”一名,诗人在此巧妙的使用了通感中由听觉转移到其他感觉的手法,用溪水缓慢流动时的“潺潺”声来形容爱茶人流连忘返,不忍离去而夜幕徐徐降临时的宁静安详[2]。

3 茶文化翻译中通感手法的运用分析

我国古代茶文化典籍中广泛使用通感的修辞格,不仅提高了文章的阅读性,增强了茶文化的魅力,还大大丰富了茶文化的意蕴,提升了茶文化的内涵。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演进,我国加强了对外的交流与合作。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茶文化受到了众多其他国家人们的喜爱,在这种形势下,茶文化的翻译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中国很多的古诗词除了文采,其中的意境也非常重要,所以对于茶文化的翻译肯定不能简简单单地将每句诗词的意思给翻译出来,更重要的是要让翻译后的文章也能体现原文的意蕴。茶文化的翻译中,使用通感手法成为必然。

在《续茶经》第三章中有这样一句:“茶味主于甘滑。”这句话可以翻译为“The taste of tea should above all be sweet and smooth.”译文简单明了地使用“sweet”和“smooth”将甘滑表现出来。这种直译的手法,不但明确地翻译出了原文的意思,同时也将原文的意境准确的翻译了出来,对于其中将触觉的“滑”转向味觉。但是这种直译的手法只对一些简洁的诗句有用,对于一些长难句,就要使用更为灵活的翻译方式了。例如《西山兰若试茶歌》中的“欲知花乳冷清味,须是眠云跂石人”,对于这句话的翻译,就不能只是简单的直译了,而要使用到一些意译的策略,较为合适的翻译是"Yet to sense the true scent of such dazzling tea;A Stone Garden recluse like me you need to be"在这句的翻译中,对于原为触觉的清冷转向味觉就不能再简简单单的将其直译过来,而要使用意译的翻译方式来将其进行翻译,从而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3]。

4 结束语

通感修辞格作为在茶文化中经常出现的修辞方式,大大地提高了茶文化典籍的美感和感染力。在多种感觉相互映射、转移的过程中,茶文化的底蕴、内涵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大大地增强了茶文化的魅力。茶文化中通感现象的翻译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能准确地将其中通感现象所描述的意蕴翻译出来,可以充分体现我国传统茶文化的魅力,增强世界范围内的人们对于中国茶文化的欣赏和认同,促进我国茶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1]姜欣,吴琴.茶文化典籍中的通感现象及其翻译探析[J].贵州名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152-155.

[2]单满菊.通感修辞格在中西文学作品中的呈现及其对比研究[J].作家,2009(2):160-161.

[3]邱文生.文化语境下的通感与翻译[J].中国外语,2013(3):89-94.

猜你喜欢

修辞格通感典籍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征文通知:6G通感算融合
修辞格判断的原则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论修辞格的本质
修辞格在高考英语中的应用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通感:一扇让诗人不老实的门(外一则)
通感(外一篇)——孔武仲《乘风过洞庭》
例谈“通感”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