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教学视角下茶学专业的英语翻译策略

2018-01-19穆琳洁

福建茶叶 2018年6期
关键词:茶学英语翻译跨文化

穆琳洁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 450064)

培养茶学专业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不仅应着眼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还需要与当前的时代背景相契合。从笔者对茶学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的调研中可知,他们主要处于茶叶生产和销售岗位,其中在茶企市场经营战略驱动下,大量的茶学专业毕业生进入到了市场营销部门。这就意味着,在培养他们的英语翻译能力时,不但要着眼于对茶叶商品信息的准确表述,还需要拓展他们的国别茶文化知识来支撑起文本信息的翻译工作。因此,跨文化教学视角下的英语翻译策略构建,便与具体的岗位职能和时代背景相契合了。在“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以及在电商平台销售模式的支持下,茶学专业的英语翻译能力应植根于网络营销环境。通过对茶叶制品文化信息的英语翻译,来吸引海外消费者的眼球。

1 跨文化教学的时代背景分析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分析:

1.1 全球化让位于区域化

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各主要发达经济体逐渐采取的重商主义对外贸易政策。从而,使得长期以来的经济全球化格局被破坏,随之被经济区域化格局所替代。适应经济区域化发展的要求,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这也为我国未来的茶叶外贸指明了路径与方向。在此背景下,针对我国茶叶使用价值信息、茶文化信息的英语翻译便显得十分重要,因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并不是我国传统的茶叶采购大国。

1.2 跨境电商逐步的兴起

跨境电商的兴起在技术面根源于互联网的全球化普及,在商业形态面则归因于我国电子商务销售模式的创新驱动。随着跨境电商的兴起,针对本土茶叶、茶文化信息的英语翻译便更显重要,其不仅因为网络营销无法赋予海外消费者具体的产品体验,还在于基于网页的产品销售信息并不能像线下促销那样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因此,如何培养茶学专业学生的茶文化素养,使其能在转译中精准表达茶叶制品的信息,则成为了值得关注的问题。

1.3 茶文化差异性被重视

在商业化运营过程中,需要增强产品的市场识别度。只有这样,产品才能形成有效的市场垄断地位。在茶叶网络营销中,上述原则同样有效。在茶叶制品外观差异性难以识别,以及海外消费者无法借助自身的经验图谱来识别中国茶叶制品时,突出本土茶文化的差异性,并准确的通过英语翻译来形成网络营销文本信息则成为了关键。因此,这就要求茶学专业学生在完善自身的英语翻译能力时,还应同步强化自己茶文化素养。

2 茶学专业学生翻译能力构成要件解析

基于上文所做的分析,以下从三个方面来解析茶学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构成要件:

2.1 对英语专用词汇的掌握能力

对英语专用词汇的掌握能力属于翻译能力的核心构成要件,由于本文聚焦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以及植根于当前所处的时代背景之下,这里的能力又可以具体细化为:茶叶专用词汇、营销学专用词汇。由于我国茶叶分类较细,如绿茶、花茶、红茶。而且,还拥有大量具有区域特色的茶叶制品,如荞麦茶、普洱茶等。因此,学生需要准确掌握这些词汇的专用表达方式。建立在电商平台上的网络营销活动,使得学生需要掌握诸如4PS框架下的专用词汇。

2.2 对中国茶文化的学习承载力

这里尽管并没有特指具体的英语应用能力要件,但其对于准确、系统的向海外消费者完成翻译工作而言则是必要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于中国茶叶并不陌生,该沿线与古代丝绸之路相重叠。但受到地域文化差异性的影响,海外消费者并不能完整认识到中国茶叶的使用价值。为此,学生在翻译能力培养上还需要夯实对我国茶文化的学习承载力。如,绿茶与花茶除了在口感上的不同,其还针对特定的人群。那么,这种基于健康文化的茶文化信息则需要由英语翻译准确的表达出来。

2.3 对国别茶文化吸收和鉴赏力

在“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茶学专业学生还需要重点吸收英语国家的茶文化信息,并能从社会人文视角下来鉴赏他国的茶文化形态。之所以提出这一能力要件在于,茶学专业学生在英语翻译时习惯于以国人思维来替代西方人的思维。这就可能导致,尽管文本信息在翻译上不会出现技术上的错误,但在句意的表达和阐释上却可能会使海外消费者迷惑。因此,诸如南非红茶与我国红茶之间便没有任何联系,这从南非红茶英文单词为:rooibos中便可知晓。

3 翻译能力培养下英语翻译的策略

根据上文所述,在翻译能力培养下英语翻译策略可从以下5个方面来构建:

3.1 整体把握海外消费者对中国茶叶的认知状况

贯穿本文的主线便是,在开展跨文化教育时需要将茶学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训练与他们的职业发展方向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对学生就业现状的调研与分析,本文聚焦于处于网络营销岗位的英语翻译能力培养。由此,在构建翻译策略时需要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海外消费者对中国茶叶的认知状况。基于“一带一路”战略,可以重点把握英国、美国消费者的认知状况,进而在英语翻译中突出重点和新奇点。

3.2 基于社会人文特质适应海外消费者思维习惯

无论是直译还是转译,首先需要了解受众能否准确领会英语译文所要真实表达的文本信息。作为茶叶产品推广信息,若是无视西方人的思维习惯,而是在“我向思维”下强调文本信息的非核心要件铺垫,则可能使海外消费者忽略产品的核心信息。在社会人文视角下来把握海外消费者的思维习惯,则需要突出茶叶产品信息的实证性和功能性。如,茶叶产地、绿色环保指数、对人体的功效等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使英语翻译适应海外消费者的思维习惯。

3.3 直译转译综合使用突出我国茶文化思想元素

在适应海外消费者思维习惯的同时,还需要重视建立起与其它区域茶叶产品的识别度。正如上文所提出的,需要以域内茶文化元素作为产品的识别载体。为了不与茶叶产品的核心信息发生混淆,在翻译策略构建上可以以括号的标注方法给予表述。这里笔者提出,需要综合使用直译和转译的翻译方法。即,针对客观存在的茶文化信息可以采取直译策略,对于具有虚幻色彩的茶文化信息则可以采取转译。这样在英语文本信息中,能够给予海外消费者暗示。

3.4 重点区分中文“茶”在不同国度的英译要求

这里就涉及到英语专属词汇的应用策略了,即将中文直译成英文往往并不符合英译要求。如,将中国的“红茶”直译为“red tea”则不符合英译要求,而将其翻译为“black tea”则符合规范。笔者认为,茶学专业学生能否有效区分“茶”在英语国家中的习惯用语,不仅依赖于平时在翻译时的总结和体会,还需要从我国茶文化的历史传播角度来进行把握。如,武夷山的黑茶通过古代丝绸之路首先转播到英国,所以英语将红茶称作“black tea”。

3.5 丰富译文内涵植入跨文化视角下茶文化信息

在对茶叶商业信息发布时,还可以在文本信息中植入跨文化元素。通过植入跨文化信息,来使海外消费者能够在经验图谱中来区分和识别中国茶叶制品。前面对南非红茶进行了英语翻译识别,且南非红茶与中国人所理解的茶并不属于同类。因此,为了消除海外消费者的误解,在英语翻译中还应将中国茶叶的自然属性以专业英语视角进行翻译。

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4 小结

本文认为,培养茶学专业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不仅应着眼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还需要与当前的时代背景相契合。英语翻译策略包括:整体把握海外消费者对中国茶叶的认知状况、基于社会人文特质适应海外消费者思维习惯、直译转译综合使用突出我国茶文化思想元素、重点区分中文“茶”在不同国度的英译要求、丰富译文内涵植入跨文化视角下茶文化信息等五个方面。

[1]王艺珍.从商业广告看文化因素对广告翻译的影响[J].教育,2015(37):106-106.

[2]李丽娟.广告翻译与商业文化[J].教育(文摘版),2015(7):78-79.

[3]徐稳.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商业广告翻译[J].社会科学(全文版),2016(4):258-259.

[4]刘荣征.浅谈广告英语中双关语、杜撰词、仿拟、明喻和暗喻的翻译[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75-78.

猜你喜欢

茶学英语翻译跨文化
浙江大学茶学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地铁站内公示语英语翻译的特点和技巧
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探讨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探究茶学词汇的英语翻译特点
茶文化视角下的茶学英语翻译研究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