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合理使用

2018-01-19

福建茶叶 2018年6期
关键词:茶文化内涵实训

张 洁

(郑州城市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52370)

引言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合理运用茶理论,能够弥补英语教学内容上的不足,创新英语教学形式,丰富英语语言教学的文化内涵,使其教育从形式到内在都更加丰满、更加完整。这就要求高校英语教师要积极投入到茶理论实现价值的研究中,并以此为落脚点,合理将其运用于日常教学之中,借助茶文化的强大渗透力与文化导向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素养。

1 茶理论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研究表明,在进行大学生茶文化素养的提升时,需要重视其主要的三个价值。

1.1 树立文化自信

对于大学生来说,其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始终是包括由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文化自信。当前我国处于向创新型大国转变的阶段,需要在意识形式上转变传统的模仿意识取而代之的是创新意识,但是,仅依靠舆论指引、口号引导等方式,并不能实现有效的转变,此时应当充分利用创新自信结合国家文化自信的融合,鼓励、引导、促使国人有自信的进行创新性研究,研制符合我国国情的创新成果。尤其是作为时代的接班人,大学生应重视创新能力,借助茶文化的影响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1.2 懂得修身养性

大学生迟早是要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但社会究竟是什么呢?以哲学理论角度来看,社会即为人活在社会中所有关系的总和。可见,在步入社会之时,大学生是必要处在人际交往之中,在人际关系中学会做人做事,并在团队中进行工作与成长。因此,就需要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意志品质,同时兼具应对事件的能力。而通过品茶,则可使大学生感受到茶文化中蕴含的为人处事之道,通过品茶、观茶、赏茶,用心感受茶之内涵,获取全新的体验。通过这种体悟,使其淡泊名利、平淡内心、抚平焦躁,追求和谐。

1.3 获取处世启示

在进行大学生的职业技能、专业素质的培养时,好要注意对其渗透正确的三观,传递其处世之道。社会之中总是会存在不公平的现象,大学生在从事职业工作后就会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公,甚至是人际交往的叵测等。对此,可通过对茶文化的学习,使大学生感受到”思淡素雅”的隐形茶元素,并以此作为处世的启示,在生活中予以运用。

2 茶理论的具体内涵认知

我国是古老大国,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并经历了历史的洗礼,在此过程中凝聚了亿万劳动人民的智慧,沉淀了独具魅力的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历史背景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更具吸引力与影响力。传统文化的价值,通过文化体系的形成而得以传播,在这过程中,更是集中展示了茶文化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使得茶元素与文化融汇贯通,可被传承与传播。

在对茶文化体系认知时,其文化体系立足于茶理论之上,具备全面而系统的价值内涵。并在茶理论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与社会各个方向的元素与内容相结合,不仅包含精神、思维的融合还包括对其他元素的融入,以此不断地为我国的茶理论注入新鲜元素,并有助于探讨深层次的茶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茶理论的应用体系在日益壮大,价值效果也日渐突出。因此,在不断完善的教育机制改革中,可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融入茶理论元素,以此实现对教育结构与内容的完善,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时,整合多方资源,结合茶理论知识,实现教学体系的全面升级与创新。

3 茶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

对大学生进行英语教学的行动需要根据英语教学的职能进行制定,对此可从逻辑价值出发,进行行动路径的相关思考:

3.1 比较文化元素的提炼

茶文化有丰富的含义内容,因此,在进行大学生茶文化素养培养时需要有的放矢。需要在比较的基础之上合理的对茶文化元素进行提炼。为了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茶元素的比较提炼。第一,当中国茶文化流入到英国后,对其产生的相关文化饮食方面的影响;第二,中国茶文化影响下,国人饮食起居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并探讨其内在哲学文化优势;第三,茶文化是如何联系国民性的,从而深层次的探讨本土茶文化对国人行为的影响与联系。

3.2 专项实训教学的创设

为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创新,可利用开创实训教学来实现。主要是将茶文化相关元素融入到实训教学之中,并利用知行合一指导教学。此时传统的教学场地则难以满足创新型教学的需求。对此,在现代资源的存储情况下,如何实施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训教学呢。这就需要院校考虑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职业培训机构等开展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训课程。可见,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时,应当注意基础设施资源的完善,如配备实训教学场地等资源。

3.3 课堂互动教学的管理

充分利用课堂互动的优势,提升大学生从知识学习向自我提升转化的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互动模式的教学属于发散式教学,难以掌控课堂的变化,活动的结果很难深入学生的意识认知中。此时就需要教师发挥其指引、把控的作用,对课堂互动进行掌控。

4 茶理论合理应用于大学英语的实施路径

综上可知,主要可以从四方面构建实施路径:

4.1 明确提高茶文化意识的教学目的

将茶理论知识主题活动融入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充分认识到茶文化对大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意义。通过教学时的茶元素发展比较,明确茶文化带来的影响,根据中西茶文化应用的对比,提升学生民族文化自信感。同时,教师还需不断提升自己,拓展相关视野范围,了解相关茶文化内涵。将英语教学在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视角下与茶文化更好的结合,以此推动英语教学的创新改革,并促进人才的综合素养提升。

4.2 开放教学下搜集比较茶文化信息

对此,可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利用互联网平台搜集资源,如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可组织学生利用手机的现代化工具搜集有关茶主题的知识与资料。建立合作式的学习模式,通过设立学习小组或以寝室为单位,实现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协作作业,通过学生的主动查找弥补教师可能存在的信息量不足等问题。

4.3 院系合作下植入茶文化教学实训

院校可组织与相关茶产业进行合作,充分借助可实践的场地、场所、活动、工作等来实现茶文化教学的实训。可借鉴其他实践专业的经验,适当的增设教学所需要的茶文化室,在其内部配置茶具,在实训室内装扮具有茶理论知识的哲理条文等。使得英语实训课程可在此场地内开展,利用具有茶气氛的场地,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参与到茶理论英语教学中。

4.4 努力实现茶文化意识的内在升华

学生将课堂所学习到的茶文化内涵与知识进行自我认知的转化与升级,将其演变为自身精神,实现对茶文化的内化,并以茶文化作为日后为人处世的指导原则。但若想切实落实此希望,就需要通过思想之间的碰撞,实现相互之间的感染、熏陶与启发。此时,就需要教师适当的组织相关主题活动,通过对有关主题的设计如,茶文化对职业道德修养的影响等,引导学生进入深度思考与讨论,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并实现内在升华。

结束语

茶理论与大学生英语教学的结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要求,也是当代高等英语教育突破当前困境,步入更高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茶文化具有4700多年的历史,融入儒释道三家的核心思想,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壮大、不断完善,因此,形成了当前极具包容力、渗透力的文化体系,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为人们指引着前行的方向。所以,在呼吁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整合的今天,茶理论与英语教育的整合就成为了一种必然。再没有一种文化能够超越茶文化在中国的地位和影响力,英语教育想要到达成功的彼岸,唯有接着茶文化这股“东风”,才能够实现。

[1]陆曼.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茶文化导入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7(30):65-66.

[2]蔡晓玲.高职茶专业英语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以漳州科技职业学院茶文化专业为例[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8(02):61-65.

[3]张文杰.从中西茶文化的差异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3(21):220.

猜你喜欢

茶文化内涵实训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茶文化的“办案经”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挖掘习题的内涵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