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郁鸿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经验
2018-01-19吴昊周郁鸿
吴昊 周郁鸿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白细胞减少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109/L的临床综合征。目前,临床上以放化疗及其他疾病继发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较为多见。周郁鸿主任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40年,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周师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周老师认为,白细胞减少症根据临床表现应属中医学虚劳范畴,因先天禀赋薄弱、后天失养或外感内伤等多种因素而致发病,如放化疗及其他药物作用于肿瘤患者,致使邪气侵袭入体,久羁于内;或因起居不慎、劳倦过度、饮食不节;或大病后失于调理而使脾肾受损,均属致病原因。
2 辨治要点
周老师认为,中药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可有多方面特点,包括刺激造血,提高免疫力,预防感染等。通过询问既往病史,体格检查及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尽可能明确疾病的发病机制,综合考虑排除其他可能疾病。在脉诊及舌诊方面,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多表现为舌淡苔白伴齿痕,脉细无力,呈现阳虚之象。但伴有发热的患者,可见舌红苔黄,脉细数征象。
周师还认为,治疗白细胞减少需从“脾肾”入手,以“益气健脾、补肾填精”之法提升患者造血功能。脾主运化、肾藏精,脾将水谷精微输送于肾,依靠肾的滋养、温煦作用,充盈于骨髓,髓居骨中而化生为血液注之于脉中。脾化后天之精微,肾藏先天之精髓,相资相辅。兼顾胃气及并发症,整体调节患者体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2.1 补肾为要:周师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指出,白细胞减少症中肾阳虚多见于肾阴虚。肾阳虚者多表现为神疲乏力,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舌淡胖,脉沉细无力。肾中蕴含命门之火,为元阳之根本。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失于温煦,甚则火不生土,影响脾胃运化,故见以上诸症。治疗宜温补肾阳,益气养血,方选右归丸加减,方中附子、肉桂培补肾中元阳,熟地、山药、萸肉滋补肾阴、填精益髓,取“阴中求阳”之义,佐以菟丝子、杜仲补肝肾,加黄芪、防风、白术益气固表。若阳虚致便溏者,可加补骨脂以补肾固精止泻;若阳虚致阳痿者,可加巴戟天、肉苁蓉以补肾壮阳。肾阴虚者多表现为头晕乏力,潮热盗汗,舌红、苔少,脉细。肾藏精,主骨生髓,肾阴亏虚,肾精不充,封藏失司,清窍失养,阴虚则阳亢,迫津外泄,故见以上诸症。治疗宜滋阴补肾,方选左归丸化裁,重用熟地滋肾填精,山萸肉涩精敛汗,山药补脾益阴,枸杞、牛膝加强补肾阴之力,鹿角胶、菟丝子补阳益阴,取“阳中求阴”之义。
2.2 健脾益气:周师认为,在治疗该病时,若遇饮食减少、少气懒言、大便稀溏、舌淡脉虚,脾虚症状更甚于肾虚者,可以甘味药为基础,又据“虚者补之,损者益之,劳者温之”的原则,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重用黄芪,补脾益气,升阳固表,党参、甘草、白术与黄芪合用,以增强其补益脾气之功;因虚多生湿,湿困脾,故选白术、茯苓为臣,渗湿健脾为辅。若有头晕者,佐以少量升麻,引阳明清气上行,清窍得以濡养。
2.3 顾护胃气:周师强调临床上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必须注重顾护“胃气”。在用药选择上不应一味使用补益类药物,在补益脾肾的同时应佐以鸡内金、炒谷芽等,消积化食,补与运相结合,使补益之药在脾胃运化的作用下更好吸收,运化之力在补益之药佐助下效更明显,避免益气补血药因过于滋腻而损伤胃气。
2.4 兼症并治:周师指出,白细胞减少的患者免疫力较弱,易引起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部位的感染,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若患者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在不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风热感冒可选用银翘散加减,方中银花、连翘辛凉透邪清热,佐以桔梗宣肺止咳、竹叶清上焦之热,甘草合桔梗清利咽喉;风寒感冒可选用紫苏、生姜、桂枝、防风辛温解表。若出现尿路感染,可选木通、车前草、金钱草等清热利尿。中药在控制感染、保护白细胞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他的非特异性症状,例如乏力、头晕、失眠等,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可对人体进行整体调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如天麻、柴胡升清缓解头晕,炒枣仁、夜交藤、远志筒宁心安神助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