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茶贸易背景下“专业+”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8-01-19于豪
于 豪
(青岛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 266061)
茶叶自古是我国与“一带一路”沿路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的重要商品,茶文化也一直是华夏文明的重要载体。作为“一带一路”主要示范城市的青岛,所独有的崂山绿茶同国内其他茶文化相比,有着诸多独到之处,凝聚着山海文化的精髓。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布局过程中,青岛茶叶产业面临升级转型并呈现高端化、多样化、跨界发展的融合性趋势,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也相应的发生了深刻转型,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新的突破。基于此,笔者结合青岛区域经济发展和崂山绿茶产业现状,对新的社会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探究。
1 在青岛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现状
1.1 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同质化倾向
通过笔者多年高校外语教学经验以及对在青岛高校外语学院走访调查后得出,目前在青岛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出现同质化倾向,外语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青岛茶叶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目前国内本科院校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大致可归为五种模式:外语+专业知识、外语+专业方向、外语+辅修专业(含第二外语)、其它专业+外语、其它专业+外语辅修。由此可见,新形势下尽管各大高校积极求变,但是人才培养目标还是过于刚性、同质化,很难对接青岛区域经济茶叶产业的发展。对此,增加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向性和具体化,是使外语人才更加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良策。
1.2 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
在青岛本科院校的外语专业教学大多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语言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大大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学内容也容易脱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从而导致学生无法适应社会工作岗位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外语人才,缺乏对“一带一路”贸易国国家真实文化的体验,生活在学术的象牙塔内,很难适应“一带一路”大背景下青岛绿茶文化走出去战略。
1.3 教学资源整合能力不足
教学资源建设包含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场地建设、综合性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以及产教资源融合等。当前在青岛高校外语教师来源单一,大都存在脱离社会实践情况的问题,对青岛本地茶叶产业知之甚少,然而合格的教师队伍,既要重视教师所教授工种的专业化程度,也要明确努力做到实时了解专业化操作技能领域的最新动态,在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等方面具备较强能力,而这些恰恰是在青岛高校外语教师最大的不足。此外,茶文化教学设备与实践场地的缺乏也成为外语教学中的一大短板。
1.4 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
语言是文化的体现,文化是语言的载体。目前高校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中国传统文化迷失的情况,学生在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中,面临异域文化的碰撞,常常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迷失,甚至是不认同,这也就导致了在中外交流中出现了中国文化失语症的情况。因此要培养适应茶贸易的应用型外语人才,在外语教学中要融入茶文化知识,了解中外茶文化的异同,真正培养出中华茶文化的传播者。
2 概念:“专业+”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
早在上个世纪末,一些西方国家就已经意识到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重要性,提出了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概念,这是一种以职业定位为导向,强调外语实用性的概念。日本也在21世纪初提出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转向“应用”(Applicable)。中国应用型外语人才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高翔、穆从军《关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思考》一文中,文中提出应顺应时代要求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2010年前后,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理论和探索也纷纷涌现。其中任新红、张长玲(2009)提出了“二体多维联动”的高校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李敏(2011)提出语言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和务实实践教学等改革措施;梁红艳(2015)指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外语人才,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应用、开放办学,从而建立以教学为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新模式”。
“专业+”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光明日报》(2016年01月27日02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变革》一文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革新教育理念,率先推进“专业+”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主干专业+拓展专业”学习。此外,南京工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新增两个“专业+”专业。因此,“专业+”理念与应用型外语人才模式的结合,其适用范围和推广价值值得在青岛高校乃至全国教育界人士探究,也更适合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外茶贸易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3 “专业+”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笔者在对近几年青岛高校外语专业就业情况调研的基础上和茶叶产业用工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青岛地方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和青岛茶叶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依据在青岛高校外语教学特点和外语人才培养规律,提出具有青岛特色的“专业+”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并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手段和方法、考核方式、师资建设、产教结合等方面探索这种新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3.1 在“专业+”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修订和改革外语人才培养目标,设立面向青岛茶叶产业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
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须面向社会实际需求、面向当地产业反展、面向用人单位用工需求。鉴于此,在青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目标应对接青岛绿茶产业和服务业,适应青岛茶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需求。
3.2 创新专业课程设置,以跨学科融合和经济应用能力为驱动
“专业+”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要从学生需求、学科需求和青岛茶叶产业需求出发,重组外语人才培养结构,围绕青岛茶叶产业链调整外语专业设置,形成青岛特色茶叶专业集群,这可以通过分设专业课、通识课、实践课,设置外语课程超市等方式改造传统外语专业课程,设立复合型外语专业,多维度、跨学科、跨领域的实现“专业+”,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外语专业知识与茶叶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茶叶生产过程对接,适用“一带一路”茶贸易背景下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
3.3 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获取知识的多少取决于获取知识的主体即学生根据自己经验去建构相关知识的能力,是一种主动建构,因此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不能靠灌输得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实现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目的。因此将行动导向教学法(Handlungsorientierung)(包含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基于项目的引导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验法等)和“双元制模式”(Duales Ausbildungssystem,源于德国,即企业作为一元,学校作为另一元,两元合作共同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引进入到外语教学中,实现教、学、践一体化,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技能能力。
3.4 完善评价和考核制度
建立适应“专业+”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的评价和考核制度,将外语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就业情况和自主创业能力作为评价外语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
3.5 加强“应用型”、“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外语专业教师师资队伍的素质
提高青岛外语教师实践能力和跨学科能力是实现“专业+”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保障。鉴于此,可选派青年外语教师到青岛茶叶企业或机构进行实践锻炼,或打破学历与职称限制,从本地茶叶行业中选聘种植专家、茶艺人员等,到外语专业担任兼职或名誉教师,为学生授课、举办专业茶叶讲座、指导实习等,为外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锻炼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3.6 加强高校与企业、社会的联系,促进产教融合,面向企业和社会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
“专业+”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更重要的是突破学校这个狭小的范围,建立学校、地方、行业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管理机制。充分利用青岛本地资源,利用青岛绿茶经济发展和对外茶叶文化交流的平台,积极为学生搭建社会实践的平台。例如与青岛绿茶生产基地、青岛绿茶协会、茶叶展览会等企业社会资源对接,或者是与青岛茶叶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对接,共建共享科研、文化等基础设施,形成外语人才培养和茶叶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
4 小结
“专业+”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引入,实现了以外语为载体、横跨多个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外语专业教学不能只限制在外语技能水平的教育上,而是要涉及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多领域的知识,那么这也对外语教师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不能把获得和传授理论知识作为自身唯一的任务,而且应重视自身“专业+”能力以及应用型能力的培养,应从理论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管理者,起协助、监督和评价的作用。“专业+”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这一理念更适应于“一带一路”背景下茶产业的发展以及就业形势,可以提供与茶叶经济产业链体系相互支撑的技术技能外语人才,为青岛绿茶产业的发展提供内生动力,提升青岛绿茶文化的软实力,增强青岛绿茶乃至青岛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1]刘建华.面向“一带一路”茶贸易文化交流需求下的外语人才培养策略[J].福建茶叶,2017(2):35-36.
[2]张长玲.高校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8):128-131.
[3]戴炜栋,王雪梅.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英语专业的建设思路[J].外语界,2014(3):2-11.
[4]高翔,穆从军.关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思考[J].外语界,2002(2):10-13.
[5]李敏.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实践[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1):109-112.
[6]李娜.高校应用型双语人才培养与地区经济发展衔接的模式探索[J].高教学刊,2016(8):214-215
[7]梁红艳.探索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新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5(15):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