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茶文化课程与高校英语教学的融合
2018-01-19白会娟王亚琼
白会娟,王亚琼
(河北美术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700)
0 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属于一门重要的语言学科,其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和内涵。特别是在实施英语教学的整体过程中,不但需要向学生讲解有关的知识内容,还要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其中的文化思想。可以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积极创新英语教学活动,进一步推动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也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融入茶文化,可以科学制定英语教学对策,提高英语的教学效率。
1 茶文化的内涵与发展
1.1 茶文化内涵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十分悠久,通过一定时期的累积,茶文化形成了更加丰富的内质,涵盖了广泛的内容。以茶文化作为前提,产生了各种文学体系,在茶文化正式学习之前必须融会贯通这些文化体系,才可以保证学习到完整的茶文化知识。茶文化中包含了深厚的儒家思想,在尊崇仁爱文化的过程中,人们借助学习大量的茶文化知识,全面了解为人处世之道。把人作为文化的核心,追求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也紧密联系着儒家思想。茶文化之中还包含了道家思想,探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大部分茶文化爱好者在研究茶文化的过程中,更加希望对茶的本源全面了解。在茶文化的精神领域中充分融入佛教思想,帮助茶文化爱好者深刻体会“无为”的思想境界。经过持续的学习,逐步提升为一种入定的境界。环境在茶文化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各种寺庙都建立在山林之中,寺庙设计的理念与风格也非常考究,因此更加能够充分彰显佛教文化色彩。将佛教文化作为依托,在开展茶艺活动时,任何一位品茶者都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茶文化,而茶艺师选择不同的茶具也十分考究。通过书法绘画平添饮茶氛围,不但符合饮茶者的兴致,同时还可以更好的宣传茶文化。
品茶的人都希望处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中,进而完全释放情感世界,得以净化心灵。追求一种淡雅的生活方式,游刃有余的处理世事无常的生活,才可以获得生活本源的一份快乐。
1.2 茶文化的发展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茶文化历经了岁月的洗礼,不断完善至今,形成了更加缜密的内容,拥有更加浓厚的历史背景。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历朝历代之所以产生深厚的茶文化,与其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伴随着朝代的更替,在中华传统民族文化中茶文化占据了十分关键的地位,人们高度尊重禅文化是其可以保存延续的前提。在我国佛教中茶文化地位显赫,不但对人们的思想有效启发,还可以令人产生深刻的思想感悟。僧人们的讲学与游学很好传播了茶文化。
2 高校英语教学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快速走上了世界舞台。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沉重。高校英语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主要课程,为高校学生进入社会提供了条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社会对高校学生英语水平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但是,在目前高校英语教学中,由于各种因素带来的影响,高校英语的发展异常艰难。
2.1 陈旧的教学方法
通过分析目前的高校英语学生的情况可知,良莠不齐的学习情况不但限制了学生自身的发展,还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绊脚石。在我国,虽然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范畴内已经纳入了英语,但是,却获得了差强人意的效果。为了帮助学生获得最佳的考试成绩,大部分教师已经遗忘了英语教学的初衷,巨大的升学压力也导致很多教师失去了教学兴趣。另外,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式英语教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典型的英语人才,他们可以准确说出每一个英语单词,掌握了每一个英语语法知识,同时也取得了优异的考试成绩。但是,处在正式的外交环境中,他们却无法开展正常的交流。可见,传统的教学方法并没有为社会培养出高品质的英语人才。
2.2 文化氛围的缺失
学习与修炼任何一门语言都需要文化环境的熏陶。可是,就当前来讲,大部分高校无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国际化特点的学习英语的环境。在不对等的语言环境中,学生不仅无法体会到英语的巨大魅力,也无法掌握具有实用价值的语言技巧。这也是形成中式英语的主要原因,在长时间汉化英语的影响下,大部分学生开始强烈抵触英语,当学生不能体会到西方文化氛围时,也不能获得良好的语用技巧。结合这样的情况,很多高校纷纷构建了独立的英语角,可是却没有获得理想的效果,在缺少文化熏陶的前提下,英语发音已经丧失了特有的韵味。
3 高校英语教学中茶文化的地位
3.1 茶文化是英语文化教学的纽带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包含了多民族的文化内涵与风俗习惯,在获得良好的艺术效果的过程中,茶文化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掌握更好的学习英语的方法与技巧,积极提升英语学习效率,强化学生掌握与训练汉语语法词汇的过程,尽量防止学生在西方文化学习中发生汉语失语的现象。为了积极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也为了更加系统与全面的开展英语教学,学校在开展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中国汉语的茶文化知识,保证学生拥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不断认知与学习西方文化。茶文化作为交流的桥梁,可以逐步向英语教学中渗透,学生只有积极利用传统文化知识,才可以很好解决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2 茶文化丰富了英语文化教学内容
高校有效结合茶文化设置了英语课程,最大程度提升了英语文化的学习效率以及强化了文化基础,在对教学模式不断完善的前提下,学生在中国茶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更加深刻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提升了掌握与学习西方文化的能力。将中国茶文化作为重要依据,充分保证学生在学习英语课程的过程中无法脱离文化的学习,凭借深厚的文学功底获取更好的成绩,这也是最为高效的教学方法。教师为了确保教学的预期效果,充分融合中西方文化内涵,在学生的思想中缓慢渗入西方文化,学生才可以更好的学习西方文化知识,通过深入分析西方文化内容,比较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顺利完成学习英语课程的任务。
3.3 茶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启发意义
我国拥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茶文化在传播知识与传递智慧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茶文化与英语教学的高度融合,可以积极提升学生基础学习的能力,保证学生在接受茶文化熏陶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并且能正确选择兴趣爱好。为了更好的开展英语教学,教师必须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充分保证学生利用各种学习方式学习中西方文化。学校不断加强宣传与推广茶文化的力度,有效融合茶文化内容与英语教学方法。
4 高校英语教学中导入茶课程的体现
4.1 语言交际中的茶文化导入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文化形成于唐代,之后历经了宋、元、明、清以及近代,逐步获得了完善,同时在贸易、战争的过程中逐渐扩散至海外。茶叶凭借优良的自然特点获得了人们的喜爱,同时高度融合本地文化形成了异国茶文化。欧洲地区一般都是肉类饮食,茶的清新正好对油腻的肉类进行了减轻,有利于更好的吸收。因此茶获得了各国人民的喜爱,并且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创造了与中国不同的茶文化。这样的茶文化极大程度影响了人们的生活,随处可以看到茶文化的痕迹,尤其体现在语言方面。首先在英语语言的发音中创造了茶的专有名词tea,教师在讲解这个词的过程中,会联系中国茶字的发源和读音,帮助学生了解tea的具体由来。学生由此认识到中国各个地区存在着方言的差异,人们也形成了有关茶的不同发音。在中原地区茶读作cha,在厦门则读作te。而在古代厦门是我国重要的贸易口岸,形成了十分兴盛的茶叶贸易活动,伴随着茶叶贸易茶字的读音也传到了欧洲,在英语语系中对厦门茶的读音进行了完整的延续即tea。学生利用茶的读音整体了解了外海茶叶的传播轨迹。其次是茶的衍生词组,比如英语中绿茶的相应词组为green tea,白茶为white tea,而white tea不但代表了中国白茶,还可以作为白奶茶,英语中红茶具体表示为black tea,主要是在加工红茶的过程中颜色逐渐变红,并且接近于黑色,因此欧洲人将其称为black tea,通过分析这部分词组可知茶文化传播过程中有效延续与发展了本土茶文化。关于其他茶的词组,比如滤茶球tea ball、tea plant茶树、tea china茶具、teacake茶点、tea bowl茶碗、tea lady端茶小姐,能够充分观察到中西结合的显著痕迹。最后在日常口语交流过程中茶的应用。在英语教学中时常会出现有关茶的对话would you like some tea?或者是would you like tea or coffee?从饮品中茶出现的频率可知在西方人日常生活中茶所扮演的关键角色。由此教师可以仔细讲解西方人茶文化的起源,从传入茶叶到皇室开始饮茶,再到英国的下午茶的创造,利用下午茶开展社交,学生们通过分析西方茶文化的形成理解了西方人热情奔放的性格文化。另外,在英语中茶文化还有大量的衍生意思比如somebody'cup of tea具体是指某人感兴趣的东西或者符合某人胃口的东西,充分表明在英国人心中茶的位置。而学生在理解这句英语for all tea in China时,也需要了解茶叶从中国传入欧洲的历史轨迹才可以掌握其内涵。
4.2 非语言交际中的茶文化导入
从层次上可以将茶文化划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茶文化在语言传播中不但包括了种植、栽培茶叶,还有茶具、茶室等物质文化的传播,更加重视茶礼、茶俗等行为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引申。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英语介绍中国茶礼与西方茶礼之间的不同,中国人以茶待客,体现出中国人谦和好客的优良品格,而西方人以茶会聚友人,充分说明了西方人热衷于交际、彰显自我的个性。教师将中西方文化差异展示给学生时,可以将其作为切入点,采取情境设计的方式或者是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体会。另外在传播价值观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茶作为切入点鼓励学生实施探究,比如中国天人合一的茶道,西方带有较强功利性的茶文化,在人际交往中的具体态度等,教师帮助学生通过茶文化辩证分析问题。
5 茶文化课程与高效英语教学的融合途径
5.1 挖掘茶文化课程的有用元素
在不断完善高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还必须深刻挖掘茶文化课程中的有用元素,由于主要是通过一线英语教师开展挖掘工作。所以应当对英语教师积极开展有关茶文化的知识培训,茶文化具体包括了显性和隐性两个类型,而茶文化课程又在显性文化中体现。因此,在积极培训英语教师的过程中,必须将显性文化元素如品茶、沏茶、茶道等作为培训的关键内容。
5.2 消除教学队伍中的浮躁情绪
在品尝与赏茶的过程中,通过和谐、愉悦的氛围帮助教师有效缓解教学压力,并且凭借平常生活般的情绪和心态创新教学思路。可见,关键工作就是清除教学队伍中的浮躁情绪。那么怎样达到这一目标?在高校英语教学队伍的管理过程中还是体现出权威性,所以有关负责人应当在营造课程协商气氛中发挥主导作用。此外,基于茶文化课程的启示,必须鼓励教师全面表达自己的想法。
5.3 结合茶文化课程内涵,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
高校英语课程以茶文化课程教学的形式积极授课,最大程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高校英语教学内容相对肤浅,无法充分挖掘英语文化的内涵,英语翻译教学缺乏透彻性,进一步导致英语课程的内容体系缺乏合理性。所以,高校英语教师借鉴茶文化课程的方式讲解英语知识时,必须将茶文化作为切入点,对其开展深入的分析,建立完善的英语课程体系,凭借合理的方式分层设置高校英语课程,帮助学生理解英语的中心要义,同时在实际生活中更加自主的利用英语。
6 结语
联系当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需求,可以发现教学内容和英语文化元素、教学系统的整体性融入,可以最大程度提高高校英语教学活动的实施价值,同时提升了融入文化体系的效果。联系茶文化课程中包含的情感内涵,在开展高校英语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若可以有效融入茶文化便可以不断创新改革英语教学,必然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张弓.中西茶文化差异视阈下大学英语的文化较虚探究[J].福建茶叶,2017,39(1):301-302.
[2]张文杰.从中西茶文化的差异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1):220-220.
[3]梁靖.跨文化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6(23):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