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语人才思辨能力培养下英语课堂引入中国茶文化的路径分析
2018-01-19张丽
张 丽
(衡水学院,河北衡水 053000)
思辨能力一直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培养英语人才的思辨能力,使学生不拘泥于单纯语言技巧以及语言文化学习,更能在英语学习中融入中国文化、内外兼修,这成为外文语言教育界一直研究的课题。鉴于此,本文以通过特色传统文化——茶文化为例,探究培养英语人才思辨能力的目标要求下,将传统文化引入英语课堂教育的路径。
1 英语人才思辨能力的培养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论提出,在国际大环境下,中国大门必将更深层次的敞开。英语作为当前世界的通用语言,英语人才的培养对于我国对外开放,以及社会发展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1 思辨能力
在国际领先高校的人才培养。例如,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中,思辨能力一直是重要的人才要求。现今,国际教育界普遍认可的思辨能力明确定义,主要是建立在对各种要素阐释、分析、评价、推理以及解释基础上,有目的的、自我调节的判断。具有思辨能力的人习惯于思考,而非单纯的行为模仿或重复,能够在面对问题时,保持清醒的头脑,进行缜密的推理演绎,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挖掘研究,最终得到较为准确研究成果。
1.2 我国英语人才思辨能力的培养
英语人才思辨能力,关系到英语人才综合技能的培养,也关系我国文化能否正确、生动的输出,还有国际社会对于中国教育的认可程度。当前,高校培养目标对于英语人才思辨能力具有明确要求。教学培养目标是教育实践的基本要求,针对现今对于思辨能力的强调,英语教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语言教学市场实习课程设置比重日益上升;其次,语言知识竞赛以及创新大赛的考核标准,更加注重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实现“死记硬背”、“哑巴教学”的转变。“填鸭式”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大弊端,因此,在现代英语专业课教学中,更加强调学生对于语言分析理解与应用能力。
1.3 英语人才思辨能力培养现存问题
教育改革是我国打造世界一流学校的前提。英语教育改革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思维能力的培养,现存几点问题如下:第一,受传统教育模式的约束,教学考察重点仍是学生的机械式记忆能力。在以往英语学习中,书本知识的记忆被予以较高地位,这就使得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不断退化,思维的活跃程度不高,对教师课堂提出的问题哑口无言;第二,学生对于英语学习不能深入探究问题本质,停留于表面现象的情况普遍。这是关系到学生思维活跃度的问题,仅仅停留于对某一事件或现象的表层陈述、复述,不能理解问题真正的涵义,只有对事物的本质进行不同层面的剖析,才能在面对复杂环境时,拥有清晰的思路,正确表达自我观点以及态度;第三,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功利性心理较重,缺乏真正兴趣。现在的教育改革使得实际应用课程得到重视,但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普遍缺少对于他国文化的认同感、理解力。除此之外,学习的目标就是工作、考研等,功利性较强,这并不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2 茶文化的功能性分析
2.1 中国茶文化的文化内涵
茶可以说是中国人的一种精神寄托,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极高的历史地位。在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不同思想学派对于茶文化,形成不尽相同的认识,并赋予其独特内涵。其中,佛家的“禅茶文化”更是形成参禅悟道”的哲理体系。一般而言,“茶”在中国代表着淡泊明志、天地和谐的思想,宁静致远的情操,使“茶”与“精神”合二为一,将茶与人性相联系。在当代中国茶文化更是被赋予了时代内涵。比如,习近平主席用“茶叙”来拉近各国的关系,和而不同的外交理念,“茶文化”因此得到发扬光大,成为中国在新时代的代言人。“茶文化”蕴藏的精神价值,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桥梁,能够展示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2.2 中国茶文化引入英语课堂的重要性
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更是一种文化,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文化的深入学习对于语言者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何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在学习过程中的矛盾,这是现在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问题。英语教学普遍选取外国文化,高校英语教师的思想也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以至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流于表面而不能认识到精髓,这被形象地称为文化失语现象。茶文化蕴含的丰厚文化内涵,在古今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因此它是中华文明的最好代言之一。
2.3 中国茶文化引入英语课堂意义
将中国茶文化引入英语课堂,使得学生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并且进行中西文化的对比学习,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学习的过程难免较为枯燥,在学习过程中加入中国传统茶文化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高;第二,身为中国人,从小就接受茶文化的熏陶,而在英语学习中西方文化确实认识不深,进行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学习,有利于文化平等观念的培养;第三,英语人才的培养最终是为了中国走向世界服务,文化的输出是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只有综合能力完备的英语人才,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才能把握优势。
3 英语课堂引入中国茶文化路径策略
3.1 中国茶文化引入教材的编写
教材是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依据。因此,在英语课堂中引入中国茶文化首先要从教材入手。茶文化并不是中国的专利,西方的茶文化历史也十分悠久,因此,中国茶文化的引入路径,可以从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等方面来展开。教材的编写,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阶段以及学习水平,增加中西方茶文化的内容,使学生对于文化的理解与研究更为深刻。此外,在编写过程中还要注意参考西方教材的编写方式,增加有关听说读写的教学内容,既要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又要保证学生的基本语言学习水平。不仅如此,专门中国文化的英文读物推广,也是英语人才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为学生在课堂之外进行文化对比研究提供规范的语言表述学习,使学生对于文化平等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3.2 中国茶文化引入词汇学习
学生的英语学习是从英语词汇开始的,茶并不只是英语单词中的tea,其中涉及的知识,以及民族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但是,教材涉及的内容始终有限,单一地教材编写,并不能满足学生对于茶文化的认识需要。这些有关茶的知识学习需要教师进行组织汇总,以便学生的学习。教师在备课之时,应连成一线,这是对英语专业教师的提出的更高要求。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得不到重视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等现象,这都不利于学生进行英语语言的学习和应用。
3.3 培养学生对于茶文化的翻译能力
翻译一直是英语学习者学习的基本功,翻译讲究“信达雅”,这不仅包括对于基本的字义、词义、句义的严格要求,更要求翻译能够实现文化内涵的互通。一般英语翻译教学中,通常是以“英译汉”的形式,考试也是倾向于这种形式,这本身就是对文化学习的教学误会。为了改进英语教学里中国文化缺失的现象,将单向翻译改为互译,更有助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以及专业能力提升。对于中国茶文化的英语教学,翻译资料难度应根据学生的专业能力而逐级提升。另外,资料可以选取能够反映出中西方茶文化的文章或时事政治报道,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英语人才的思辨能力。
4 结论
总而言之,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道路是艰辛而漫长的。思辨能力不仅是英语人才的培养,更是教育的一项目标要求,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加入思辨能力培养,使学生具有批判性的、辩证的思维,不古板、不僵化,灵活应对学习、工作过程中的问题,能够扎根探究,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教育的人才。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目前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与接受,在英语课堂上引入茶文化,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通过与西方文化的对比,形成深层次的东西方文化认识,成为真正的语言学习者。
[1]秋芳,王建卿,赵彩然,等.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09(1):37-38.
[2]文秋芳.论述外语专业研究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0):29-34.
[3]余悦.中国茶文化研究的当代历程和未来走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5(7):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