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动静哲学观在体操基本姿势教学中的应用
2018-01-19杨艳生
杨艳生
(赤峰学院,内蒙古赤峰 024000)
茶文化动静哲学是在茶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并与中国古典“动静”观相结合的哲学观点,茶文化动静哲学在诸多领域都有指导意义。茶文化思想与哲学理论联结,不仅可以体现在人们实际生活中,还可以应用在理论教学中。将茶文化的动静哲学嫁接到体操基本姿势教学过程中,二者互相取其长、补其短,互相影响,使体操教学体系更加成熟,也为高校体操教学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与空间。
1 茶文化动静哲学与体操姿势教学
我国历史上茶文化思想发展较为成熟,茶文化始终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重点,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群的代表。其中,茶文化的动静哲学是以茶思想多元性为基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将茶文化与动静哲学相结合。体操基本姿势教学与茶文化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两者在哲学理论上能够相互影响。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茶文化的动静哲学可以为体育体操教学提供思想理论基础。
1.1 茶文化哲学的动静理论
在茶文化理论的研究中,“动、静”是两个相对的概念,而不是绝对的概念。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动、静”观点并非单纯指物理学意义的“动、静”,而是比物理学意义的“动、静”观更为复杂,所涉及的内容也更加广泛。比如,“动”的范围在我国传统哲学观点中,主要为易变、有欲、有为、健康、强健等;而“静”的范围,更偏向于常泽、无欲、无为、虚弱、柔顺等,二者可以对比并结合在茶文化中。茶文化的动静哲学来源于生活中,茶文化的“动”主要体现在茶文化的包容性思想中,可以灵动的包罗万象;而茶文化的“静”主要体现在茶文化的稳固性,自发展之始一直保持积极地发展态势。
1.2 体操基本姿势教学模式
我国体操教学的基本姿势,主要是借鉴古希腊体操教育体系。由体操可以强身健体的特性,使得体操在我国主体教育中受到广泛关注。我国最早的体操为华佗所创——《五禽戏》,该体操动作是从动物运动中吸取经验,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体操著作为《内经》,《内经》为2100年前,我国古代药学者依据人体生理结构,以及人体经脉网络创造出的养生著作。其中,《内经》中提出的主要概念为以身养心,利用丰富的肢体、呼吸、器械等运动来获得身心的健康。研究表明,我国体操的基本姿势的教学模式,主要为动静结合、学思结合,同时需要满足理论知识与理论应用相配合,共同支撑体操基本姿势教学的轮廓。
1.3 体操基本姿势教学内容
现代体操的发展与古代的体操发展方向、发展目的不尽相同,所以在教学内容上也略有偏差。由于古代生存环境恶劣,生存压力大,所以对人体的要求较高。不仅如此,体操的主要目的是维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强身健体。对比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生活环境良好,人们更多的追求心理宽慰,所以体操的目的也由强身健体发展为体操竞技。古代体操一般不需要外界器械辅助,而现代的竞技体操更多的需要借助体操器械,通过动作的编排,依据动作的难度与编排方式来对体操动作进行判定,并给予评分。所以在体操基本姿势教学中,古代体操基本姿势教学与现代体操基本姿势教学有形式上的区别。古代体操基本姿势教学更加简单、随意;现代体操基本姿势教学更加严格,对身体、器械的使用、人与人之间的配合、体操动作的编排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2 体操基本姿势教学问题探析
2.1 动作时间不均
目前,动作分配时间不均衡是体操基本教学姿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体操动作种类复杂多样,动作的前后顺序不一。此外,不同动作间的时间间隔,每一个动作所持续的时间,均会对体操基本姿势产生影响。比如,我国初中基础教育中所使用的第八套广播体操——《时代在召唤》,其在动作时间、动作顺序中分配并不合理。在上肢运动中所要求的时间短,频率更高;而在下肢运动中,更加强调动作的缓慢、柔和,所需要的时间更长。但是对比来看,上肢运动与下肢运动的时间不甚匹配,上肢运动的时间应当进一步加长,因为学生在室内上课过程中,容易产生背痛、腰痛等问题。上肢运动有利于缓解学生的疼痛,也有利于对学生驼背等体型问题进行矫正。
2.2 动作空间狭小
不同的体操动作对于空间的要求不同。如,自由体操比赛中的支撑、水平支撑、手倒立等动作对于上肢力量要求较高,但是对于动作空间要求较低,狭小的动作空间依旧可以完成整套动作。又如,垂悬、空翻以及滚翻等体操动作,则需要很大的动作空间。空翻、滚翻等动作有一定的评分标准。此外,空翻依照旋转周数,可以分为两周旋、三周旋等不同等级。周旋数更高的空翻评分标准也更高,相对需要的动作空间也更为宽阔,滚翻动作与空翻动作类似,周旋数越高所需要的空间越大。一些体操动作还需要相应的器械,如翻腾动作,需要单杠或是双杠器械的支撑,器械的要求越高,所需要的动作空间越大。但是当下我国基础体操教育存在空间不足的问题,尤其是许多高校的教学资源不足,这样压缩了体操教育的空间。
2.3 动作结构不统一
体操动作结构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利用优化条件来完成对于体操时间、空间条件的调整;第二阶段,则是在重复练习的基础上巩固动作,提升动作的熟练度;第三阶段,主要为在重复练习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动作结构,使其看起来更加流畅、美观,并进一步合理提升动作难度。以体操的基本动作悬垂为例。首先,初步确定体操动作所需时间以及动作难度;其次,反复练习动作,并在练习的过程中找出问题;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增减难度的选择和垂悬动作决定方案。但是由于我国许多体操教学缺乏教学经验,造成了第三阶段的误区,即无法依据第二阶段的问题对于第三阶段做出判断,从而最终决定合理的动作方案。
3 茶文化动静哲学对体操基本姿势教学的创新思考
3.1 合理分配时间
茶文化动静理论在华佗所创的《五禽戏》中有所体现。华佗所创《五禽戏》主要是将我国传统养生文化与体操基本思路相结合。在华佗的《五禽戏》中,以动制静,在动的过程中消谷食、益气力;以静引动,在保持静止的过程中使练习者思想平和,这与茶文化的动静理论相得益彰。《五禽戏》合理分配了动作顺序,比如,每个动作所持续的时间不同,不同动作间所需要的时间间隔不同。这为我国体操姿势教学提供了实践借鉴,体操基本姿势可以通过西方体操姿势与《五禽戏》相结合,更好的调节时间。
3.2 拓展动作空间
茶文化中所提出的,“动、静”理论,主要在品茶、饮茶的实践中得出的。品茶、饮茶需要充足的空间,便于可以在品茶过程中观赏茶艺表演或是戏曲表演。体操基本姿势的教学也是如此,需要拓展更加广阔的空间进行活动。以基础教育阶段的广播体操活动为例,广播体操活动的教学内容是体操教学的最基本内容。比如,在教授第九套广播体操《雏鹰起飞》时,学校一般会选择操场作为教学场地,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以便于学生活动。
3.3 优化动作结构
茶文化的“动静”哲学观中提出。“动”与“静”是可以相互转换互相影响的,这为体操基本姿势教学提供了思路。体操基本姿势教学可以选择先“动”后“静”,即可以在前期运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体操姿势的美感与问题所在。后期静的过程中,思考如何改进体操基本姿势的搭配问题。比如,A高校体育学院在进行体操基本姿势教学时,会将学生分为A、B两组,在A组实践的过程中B组观察并思考其中的问题,并为A组提出相应的调整方案。
4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体操基本姿势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各项动作分配时间不合理、动作空间狭小的问题。许多高校在体操器材、活动空间尚有不足,直接影响体操教学中无法完成某些技术动作。此外,一些体操动作和姿势还存在不符合人体生理结构等问题,利用茶文化“动、静”思想,将体操基本姿势与茶文化动静哲学进行结合,可以对体操姿势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思路,改变陈旧的体操教学模式。
[1]刘荷芳.传统茶文化与高校体育教学相融合的研究[J].福建茶叶,2016(11):389-390.
[2]康金峰.浅析高校体操教学过程中实施人文理念教学的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7(41):209-210.
[3]刘力,殷国玺,郭娟.如何结合新课改促进茶文化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J].福建茶叶,2017(1):236-237.
[4]向玉山.论茶文化在体育文化构建与传播中的功能机制研究[J].福建茶叶,2016(9):27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