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导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应用
——以学生角度为例

2018-01-19

福建茶叶 2018年12期
关键词:茶文化价值观思政

刘 超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68)

1 核心价值观教育综述

1.1 教育应用现状概述

在现代高校,思政教育是重点必修科目,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标语也在校园内时刻体现。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基础知识储备丰富,对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理解记忆也几乎做到人人掌握。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发展及考核体系的原因,大学生在理论上对核心价值观的了解充足,在实践应用上对其理解不够。以核心价值观的首要词汇为例,“富强”作为国家和社会的宏观目标,是需要渗透在个人的价值体系上的。然而,多数学生在社会实践和生活实践中,认为自我创造国家富强的目标十分遥远。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中的宏观目标要求理解不足,大多学生认为仅仅践行“友善、道德”等标准,才是学生能够践行价值观的内容,其忽略了自我的主体重要性。然而,国家的富强是由每个人的价值累积促进的,学生作为具有高等学历的主体公民,每个人对国家的富强目标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2 教育实践层次应用

现代思政教育的实践应用方面较少,但随着国家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出和培养,教育的实践也开始逐步层次化、清晰化和规范化地开展。教育的实践层次应用多种多样,但无论是处于何种层次的实践都具有重要性。以学生的角度为例来规划,教育的实践层次主要分为社会实践、家庭实践和校园实践。其中,社会实践的层次最高,对社会的发展推动力也最大。校园实践和家庭实践都同样具有营造和谐社会、促进人文创新的重要价值。从学生的个体角度来看,每个人对教育实践的层次理解都不一样,其层次的地位是根据学生内心自己对社会、家庭和校园的地位规划而算的。因此,教育的实践层次具有流动性,其体现在每个学生身上的价值都不同。在思政教育中,必须找准每个学生的立足点和实践点,才能更好地促进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效用。

1.3 传统文化导入机制

在现代思政教育中,传统文化是必须要了解和学习的内容。传统文化不仅让学生从历史的沿革中,体会时代的变迁发展,还能够从传统的文化精神里,学到德育、人本主义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思想。基于此,茶文化在核心价值观中的导入机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首先,茶文化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把思维导入到学生的价值观教学中来。茶的太极思维、表演思维、文化渗透力思维及习惯思维,都能够将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扩大,从学生的角度,扩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应用教育。其次,茶文化以各类或趣味或人文的活动在校园内开展。茶文化讲座、茶文化饮茶交流会及现代茶科学展览参观等活动,能够让学生在茶文化的实践活动中,体会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路径。教师也可通过茶文化的实践活动增强师生互动,将思政教育渗透在活动中。最后,茶文化以内容理论等形式,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之中。学生在对茶文化的历史背景进行了解后,教师才能够更加高效的将茶文化导入到思政教学中来。

2 茶文化导入思政教育实践应用探究

2.1 校园实践应用

学生作为校园学习的主体,其以学习身份的生活场所以校园为主。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校园是培养和教育自我的场所;学生不仅要在实践中爱护校园,还要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校园的和谐发展及价值实践。一方面,在茶文化的德育思维及“和谐、文明、诚信、友善”的价值观教育中,高校学生应注重自我的校园卫生文明,包括言语卫生和行为卫生。以诚信、友爱互助的形象与师生建立好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以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的最终目标是完善自身的学习能力。在茶文化历史沿革的思维导入下,学生还要立足校园的历史厚重性和人文性,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校内外体现自我价值,为母校争光。综上,学生的校内实践,以道德为基点,逐步实现自我价值的完善。而茶文化作为具有传统感的德育文化,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2.2 家庭实践应用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载体,每个学生在家庭中都是重要的一份子。茶文化自古以来,便教导人们孝亲、爱家,而核心价值观中的基本观点,也都必须立足于家庭实践之中。只有每个个体单位的家庭内部和谐、喜乐,才能促进整体社会的和谐发展。家国一体的理念,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便是要践行好茶文化中的孝亲思维,并作为学生主体,做好本职。而学生也必须在家庭中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完善自我的同时,调节家庭内部的和谐关系。在家庭、社会、校园实践中的应用中,学生也要以自我需求为主体,将时间调节分配得更为完善和具体。

2.3 社会实践应用

高校学生在脱离学生身份后的下一个身份,便是社会工作者。因此,茶文化的导入要有长远眼光,要立足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应用上来。茶道的知行合一思维和采茶戏的肌群练习思维,与核心价值观中的实践性共同促进学生的社会主体功能。学生作为社会的链接纽带,必须不断的进行实践运动,才能够促进社会大齿轮的有机循环和可持续转动。目前,各高校教师已经开始将社会实践应用考核纳入到思政考核之中,让学生提前进入茶企实习,在学习茶企核心企业文化的同时,提高其对企业的认知度和价值观的践行标准。

3 茶文化导入思政教育实践应用发展

3.1 主动学习思维路径

上文提到,学生的主体任务以学习为主,而现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目的还未发展完善。基于此,在茶文化的习惯思维引导下,高校教师要将核心价值观中的“宏观价值”更多的渗透到学生的日常思维中,培养学生的博大胸怀和远大目标,从而实现其自主学习的主动学习思维构建。只有在习惯思维和目标定性下,学生主体才能够自主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学生不仅主动学习的效率增加,其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也更加明显,学习中的再创造性得以体现出来。

3.2 家校交流辅助平台

家庭和校园作为学生现阶段的场所载体,对学生的思维营造和实践能力培养极为重要。在茶文化家国思维导入到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高校教师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思维和家庭状况。教师以学生角度为基点,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并对个别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改善帮助。从同理和共情出发,开发家校交流辅助平台。不仅能够让教师与家长就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沟通,还能够帮助教师更多的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以便更好的将茶文化针对性的导入到价值观教学中来。

3.3 自我职业发展规划

以学生角度为例,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是其在思政学习中的重点思考问题。在茶文化的自主选择思维中,学生只有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才能够更好地践行核心价值观对社会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在自我职业的发展规划中,学生要以自我为主体,思考自我能力的价值所在和自我生活的兴趣所在,并根据当下的社会实践情况进行选择辨别。另一方面,以茶企为主的传统企业可与高校展开合作,提供给学生不同的实践岗位。学生在实践中逐步筛选、寻找更为适合自己的职业,从实践中得出自我职业规划的正确路径。

4 结论

茶文化的各类思维、内容及活动形式导入在核心价值观后,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模式有了清晰的认知和思考。以学生的主体角度而言,茶文化的思政教育导入,让其不仅对现在的学习状态有了质的改善,学生个人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也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在茶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共同作用下,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知明确,学习的主动创造性增加。学生的主体功能和主体任务都构建出了完善、规范的发展体系。综上,茶文化的导入,让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思维渗透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践行应用中促进社会发展的目标达到。

猜你喜欢

茶文化价值观思政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