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茶文化的审美内涵提升茶产业的文化附加值

2018-01-19凌春迎

福建茶叶 2018年12期
关键词:茶馆茶文化美学

凌春迎

(闽江学院美术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茶叶作为中国人几千年来的重要商品,无论内销还是对外贸易上都曾经辉煌过,近代以来却开始落没。虽然目前我国仍然是全世界茶叶生产大国,但在国际市场上,却没有一个叫得响的民族品牌。“民族品牌”的确立需要民族文化作为支撑,中国茶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且独具特色,在打造民族品牌时必须充分挖掘茶文化的审美内涵,并与新时代新文化有机融合,才能提升中国茶叶的品味,提高茶产业的文化附加值。纵观近年来的茶叶消费环境,影响茶叶消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从茶叶生产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的突显,茶叶的农药残余等质量问题已引起了全球性的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茶叶的绿色健康养生问题。而我国茶叶生产的绿色健康方面的质量还没赶上消费者的要求。从消费者的角度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及接受教育的文化背景与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认同有了相当大的距离,许多传统行业、传统文化正在我们的生活中慢慢减略,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几千年的茶文化同样面临着传承的极大的挑战[1]。从销售的角度看,当前茶叶产业已进入到一个讲究品牌化竞争、审美化竞争、个性化竞争的“转型升级”时期,单靠生产成本优势和单品优势来获取利润已经很难实现。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挖掘传统茶文化的优势,并使之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值得我们去思考与实践。茶文化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的契合,覆盖茶叶本身的养生功能以及茶叶包装、茶具设计、茶室设计、甚至是茶的冲泡过程的茶艺及茶园生态设计等许多方面,因此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应该充分利用茶文化丰富的美学内涵,发挥其审美功能,提升茶产业的功能与价值。本文试从挖掘茶文化美学的角度探讨提升茶产业文化附加值的主要途径。

1 挖掘茶文化的民族文化底蕴,打造“民族品牌”

提升茶叶商品附加值及传承宏扬茶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于充分挖掘茶文化的美学价值。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在中国人上千年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是体现中国文化形象的产品,其文化内涵底蕴十分深厚,既有物质文化也有精神文化;不仅包含茶叶本身作为健康饮品的饮食文化,还包含商品、社交、礼仪、艺术等文化。

在人们知识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人们在消费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商品的文化内涵底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道、佛多家思想文化的融合,追溯中国一切文化现象包括审美最终都源自于此。

中国茶文化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与儒家、道家、佛教等充分融合,形成茶道精神。历代以来许多茶界理论家、实践家都对茶道作了哲学上的总结,如被誉为中国茶界泰斗的张天福先生晚年提出了“俭、清、和、静”的茶学理论思考。“俭清和静”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尚品行和处世哲学:茶尚“俭”,勤俭朴素;茶贵“清”,清政廉明;茶导“和”,和衷共济;茶致“静”,宁静致远[2]。此外,还有别家的提法,如“怡、清、和、真”、“和、敬、清、寂”等,这些哲理的思考,道出了茶叶本质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本质的内在联系,也符合现代人们追求自然健康、追求朴实和谐、修身养性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这种茶道精神不仅存在于精神层面上,更重要的是与我们民族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渗透到了建筑、绘画、诗歌、音乐、舞蹈、环境等方面,可以带给人们极大的艺术享受[3]。

因此,应将中国传统的茶道精神融入到茶叶的生产环境、营销策划、宣传媒介、品牌建设、文化创意、生活消费等各个方面,才能提升商品附加值,获取更大商品利润。

2 创新具有美感体验功能的茶区田园综合体,振兴乡村经济

当前中国农村正迎来“乡村振兴”的大好历史阶段,打造“田园综合体”已成为乡村振兴的一个龙头行业。茶叶产区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应该将茶园、茶庄、产茶区作为一个整体打造成茶庄景观、茶叶采制加工体验、泡茶技艺之学习、茶区生态与历史人文相融合的“茶区田园综合体”,在这个项目中美学发挥着重要作用。

台湾这在方面已做得相当成功。如“龙眼林茶厂”将竹林绝色隧道作为茶园生态的守护者,在茶园中布置棱线步道让游客入园观赏与采茶,建造茶香老屋作为茶馆,融泡茶、品茶与住宿为一体,获得了极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人文效益[4]。多年来台湾茶叶已经发展到艺术的境界,种茶、品茶是一种美学,是一种对生活的恬然体悟,也是对大自然的尊重景仰[5]。近年来大陆有些地方借鉴了台湾的经验,建立了具有“田园综合体”样式的茶园、茶企,这一现象方兴未艾。

3 打造富有美感意蕴的茶叶品牌,提升茶商品的品味

历代以来,市场上的茶叶品牌让消费者目不暇接,但是能够让消费者通过品牌商标、包装、广告等外在形式过目不忘的却为数不多,这就是我国茶叶产品丰富知名品牌却不多的重要原因。正如罗钢正其书中所言:“在消费过程中,非物质形态的商品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符号视觉形象的生产对于控制和操纵消费趣味与消费时尚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6]。我国茶产业之所以缺乏知名品牌,主要是由于茶企仍未形成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没有花大力气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完善的品牌体系打造。茶企的品牌往往涵盖了企业的专利技术、商标符号、地理标志等内容,这些内容需要在产品商标、包装、广告中得到体现,因此更加需要美学的介入。在进行茶叶包装设计时,首先需设计出内涵丰富的品牌标志,再从包装材料、装饰图案、色彩、符号等方面着手,设计出能够充分而又简洁地传达出茶企独特而全面的商品信息。

茶作为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传统文化的产业,应该特别重视与时俱进,加强提炼传统文化元素,充分利用现代设计手段如文字设计、图形设计、色彩设计、多媒体组合设计等,将中国文化内涵与时代潮流有机结合起来。同时为避免同质化,还需要要充分了解地方文化特色,将在历史中沉淀下来的地域特色与茶叶产品设计有效结合在一起,使地域特色以视觉美感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打造出既新颖独特又具有传统茶文化内涵的品牌,吸引更多的年轻一代加入茶叶消费之中,才能使我们的茶产业、茶文化得到永续发展。

日本茶道深受中国道家哲学的影响,在茶叶品牌设计发挥道茶美学比较成熟。如享誉世界的日本“无印良品”,其品牌核心是自然、简约、质朴,虽然它极力淡化品牌意识,但其“简、雅、致”的风格却深入人心。因为这种“简单”、“纯朴”的“禅意美学”,既体现东方禅宗式的“空”、“灵”思想,与中国古人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境界不谋而合,又具现代极少主义的设计理念,因而其消费群体极广,后续发展空间广阔[7]。近年来我国已有一些茶企在这一方面获得了成功,如“竹叶青”品牌。“竹叶青”的品牌核心是将老庄思想“自在无为”的哲学思想与茶叶高端品质完美交融于广告宣传与包装设计之中,并结合自身特色提炼传统茶文化的典型意象,与当代生活理念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与消费者追求高雅精神意境相契合的品牌形象[6]。

各地有识之士已开始思考如何挖掘本土文化特点,将传统中国画、剪纸等民间艺术等审美元素融入到茶叶包装、广告设计中。

4 将审美元素融入与饮茶相关的产业,扩展茶商品的价值

4.1 营造时尚优美的茶馆环境

中国人在改革开放以后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随之产生了各种生理和心理的健康问题,为了排解工作、生活压力,寻求一个可供休养生息的地方已成人们业余生活的共同追求,茶馆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理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而且能够让人静下心来进行人际交流,包括生意上的沟通交流,因而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到茶馆消费、休息。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茶馆的主要消费人群是中老年人,如何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消费行列,使茶馆能够永续发展,需要在茶馆的艺术品味上做文章,需要好好研究不同消费群体的美学偏好,营造出为各群体喜欢的环境氛围,从而提高茶馆的文化附加值。

在茶馆的环境设计上美学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在茶馆的外在建筑风格、茶馆外围环境营造、茶馆内部区域的划分、不同功能区域的装修装潢风格、家具风格及配套设施的陈设等多方面都需要进行仔细的艺术设计。除此之外,还应引入其他艺术形式以丰富茶馆的美学内容,如音乐、富有地方特色的曲艺——说书、短戏、相声、木偶戏等。还可借鉴受年轻人喜爱的休闲场所如咖啡吧、甜品店等场所的环境设计风格,打造年轻时尚的茶饮休闲区。

4.2 将茶文化融入其他公共活动场所及相关产业的美学设计

可以在民宿、书屋、会所中设计专门品茶区域,利用更多的公共空间宣传茶文化美学;审美元素在茶具的设计上也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让最具中国传统符号的瓷与茶相辅相成;在茶点心上同样可以进行审美设计,让美食与茶饮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美感,提升生活的品味,身心获益。

5 结束语

几千年的中国茶文化延传至今,茶产业应当让茶文化得到越来越多样的发展与创新,成为一个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产业,以茶为媒介的各种文化活动盛行,越来越多的人领略到茶文化的魅力,从而加入到各种形式的茶文化的体验活动中,茶文化的审美元素是茶文化开展的最终归宿和最美结果。

在今后茶产业发展中,应该重视审美元素的利用,不断挖掘我国传统的儒、道、佛哲学与美学思想,并紧密结合时代审美趋势,将传统美学与现代艺术有机结合,从品质、品牌、品味着手,打造独树一格的茶叶卖场,将茶叶工艺技术、人性化的服务、品茶场所的艺术设计等美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最大可能地发挥茶文化的经济价值与人文价值,打造产茶大国和品牌强国,让饮茶成为未来大多数人喜欢的生活方式,并不断提高中国茶叶、茶文化的世界影响力。相信中国的茶文化精神在这个时代也会被发掘出更多的价值,得到更多发展,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猜你喜欢

茶馆茶文化美学
《茶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外婆的美学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清雅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