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茶文化历史探究

2018-01-19霍云峰

福建茶叶 2018年12期
关键词:茶文化江苏茶叶

霍云峰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江苏省是我国的文化大省,也是经济大省,在大众长期的生活中,茶叶产业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在长期的茶叶生产过程中,形成了诸多与文化、大众习惯相关的文化形式,了解江苏的茶文化发展历史,不仅为我们从侧面了解茶文化提供了生动素材,同时也为我们了解江苏文化形成了客观认知。

1 江苏茶文化的发展历史概述

我国是茶叶的发源地,在几千年的茶叶生产过程中,形成了诸多茶叶产地,大体上看,我国四大茶区中,江苏省茶叶则主要有江北茶区和江南茶区。研究和了解江苏茶文化的发展历史,对于当前我们传承这一文化有着重要影响。根据我国相关史料记载,在汉朝时期,就已经形成了“阳羡买茶”、“课堂艺茶”等一系列典故的记载,这充分表明2000多年前在江苏的宜兴地区,在2000多年就有茶叶生产技术教学的案例。在三国时期,吴国所产的国山茶,更是江南的名茶,在《宜兴县志》一书中,就有生动描述。

在唐朝,肃宗时期,阳羡茶在茶圣陆羽的推荐下,也被列入专门的贡茶,陆羽就描述了雀舌、旗芽等茶叶。卢仝、许有谷等诗人都创作了一系列与茶、茶文化相关的诗句,就成为当前我们了解江苏茶文化发展历史的重要载体。阳羡紫笋作为唐代的贡茶,其与社会发展之间有着重要关联,但是这也使得这一茶叶很容易受到朝代更迭的影响。

在宋朝之后,福建的“福宁茶叶”替代了江苏的“阳羡紫笋”,成为新的朝廷贡品,最终阳羡紫笋逐渐走上了“衰落”之路。在元朝时,受到统治者的生活方式与习惯影响,“末茶”逐渐成为社会饮茶习惯,在这一影响下,江苏的常州与苏州地区,也成为末茶生产与加工制作的重要区域。在明代,茶叶生产与制作发展进程中,宜兴地区充分发挥自身的经验,创造了特色、全新的茶叶品种,不仅没有出现衰落现象,同时也利用自身的区域优势,研发了“紫砂茶具”,成为备受大众关注的重要产品。

到了清代时,宜兴地区的茶叶产品,依旧是一种贡品。但是,此时随着我国茶叶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茶叶产品的类型日益多样化,此时各种新的茶叶产品,也发展成为时代的“新宠儿”,尤其是浙江西湖龙井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江苏茶叶产品的优势“不复存在”。

2 江苏茶文化的多种内涵

江苏茶文化是我国优秀茶文化的核心组成,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生动展示,因此,在江苏茶文化发展历史中,其影响力日益深渊。现阶段,江苏茶文化已经广泛融入到社会发展的全方位,同时也融入了大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当前大众文化需求与关注日益提升的今天,茶文化也成为一种世界性文化元素,因此,认知江苏茶文化的多种内涵,提升江苏茶文化的影响力就极为重要。江苏省不仅是经济大省,同时也是我国的文化大省,更是当前传统茶文化体系全面传承与本质创新的重要区域,在大众认可传统文化的今天,江苏茶文化的发展进入发展的全新时期。

根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全世界居民都喜欢喝茶。很多人也将饮茶、品茗等活动,当做一种文化品鉴和艺术观赏来推广。虽然,世界各国的饮茶方式,有着差别,但是其本质上都是大众生活方式的价值诠释。我国是茶叶的产地,无论是面积,还是产量,都有着世界性优势。长期以来的茶叶产业发展历史,造就了茶文化优势,同时茶文化在发展与传播进程中,也为茶叶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江苏地区有着茶叶生长的良好气候,也有着成熟、客观的茶叶产品消费市场,同时更是我国文化发展与传承的重要区域。就当前江苏茶文化的发展状况看,其产业优势并未能得到有效挖掘。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逐步融入全球潮流之中,江苏茶叶产业发展正在面临新的发展形势与社会格局之中,这也为江苏茶叶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因此,江苏茶叶产业如何科学发展就需要立足江苏茶叶产业优势,探究科学的发展对策,通过丰富的茶文化展示途径和空间,创新茶文化应用形式,从而为江苏茶文化发展寻找新的时代之路。

3 当前江苏茶叶产业发展的困境认知

江苏是传统的茶叶产地,也是江苏经济发展进程中,首批进行产品调节与市场开放的重要农产品。客观的看,江苏省虽然从地形上看,主要是以平原地形,适合茶叶种植与生长的丘陵地区的面积只有14.3%,但是该产业的发展空间和生存动力明显不足,尤其是茶叶产业自身的经济总量并不大,因此,江苏地区并没有充足发挥自身的区域优势,其茶叶产业的优势未能得到有效构建。

在当前江苏茶叶产业发展过程中,其与毗邻的安徽省、浙江省和江西省相比,明显处于竞争上的劣势。因此,江苏茶叶产业想要适应当前时代诉求,就必须通过对茶叶产业进行内部结构体系的优化,并且对茶叶产业的生产技术进行改造与全面升级,同时也要注重构建茶叶产业市场化机制,从而为江苏茶叶产业的优势孕育奠定基础。

结合当前茶叶产业的市场形势看,茶叶产业对茶叶产品市场之间的波动,已经形成了相应的适应性。在茶叶产品市场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茶叶产品的市场价格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滑坡现象,茶叶产业的市场效益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下降,所以,在这一大的茶叶产业发展环境中,需要对茶叶产业进行整体性革新,比如,在茶叶生产技术茶叶产品加工制作,乃至茶叶产品质量等一系列方面进行革新。

当前,江苏地区的茶叶产业,已经发展成为该地区产业经济与生态建设,乃至社会发展效益等一体结合的整体产业。所以,江苏茶叶产业应该融入新理念,创新新思维,构建合理、科学的发展机制和全新思维。当然,在现阶段我们开发茶叶产业时,也需要寻找到属于江苏特色的文化资源,通过合理开发与系统化挖掘,从而构建生动、多样化的茶叶产业机制。4 江苏茶文化的传播与应用机制

根据2016年的相关数据统计,江苏省的茶园面积超过50万亩,名优茶叶更是达到了五千余吨,超过了总量的30%,形成了南京雨花茶和金山翠芽“双保护产品”,全省更有26个茶叶产品成为国家级农产品。正是在这一大的时代形式下,江苏茶文化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车道”。任何一项活动在经过长期践行之后,就会融入更多社会属性,尤其是通过大众的价值理解,乃至人文认同,从而在造就丰富文化理念的基础上,呈现出极具价值特色的文化体系。因此,在江苏茶文化传播与交流这一过程中,造就了极具传承价值和文化个性的茶文化内涵体系。

目前江苏茶文化在发展与传递过程中,已经呈现为一种多样性、机制性的文化状态。因此,如何才能更好理解和应用江苏茶文化,这需要我们探究合适的融入载体,更需要加强对该文化机制的具体认知。茶文化作为一种包容性文化,更是一种习惯性文化。从江苏茶文化的形成历程看,其不仅是茶叶种植上的经验,更包含了多种文化形态。江苏茶文化,作为一种包容了自然因素与社会内涵的文化机制,无论是江苏茶文化的价值理解与认同,还是该文化的价值挖掘,都是当前江苏茶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动力。

对于江苏茶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来说,其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因此,作为一种包容了多种文化的载体,无论是江苏茶文化中所包含和彰显的文化理念,还是人文精神、理念内涵等等,都是江苏茶文化价值理念与人文属性的生动展示。在当前对江苏茶文化进行展示与应用时,要注重构建多样化的传播机制,尤其是在发挥和利用具体的文化资源优势之后,为江苏茶文化价值力提升奠定基础。

江苏茶文化是一种多样性、生态性文化,在展示和诠释文化的多样性时,应该看到文化实践所带来的价值,以及造就的具体影响。从茶文化的角度看,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文化包容与创新的结果。因此,无论是利用该文化,还是认知这一文化,都要站在文化创新的独特优势,通过深度解析文化的多样性,从而形成客观、多样化认知。江苏茶文化的内涵优势是明显的,这不仅是一种情感细腻、内涵生动的文化形态,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当前我们在理解和应用江苏茶文化时,可以看到该文化所具备的传播优势。所以,江苏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进程,也普遍遵循了“内涵—认同—传播”的发展体系。要通过选择合适的传播机制,为该文化的时代化诠释与应用搭建合理化平台。

5 结语

江苏省作为我国经济第二大省,茶叶消费量位居全国前列。所以,在当前江苏地区,茶叶产业发展进程中,要把握大众消费诉求和时代优势,挖掘茶文化的价值优势,从而为江苏茶叶产业转型,融入新动力。江苏茶文化是我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通过对该文化体系进行内涵挖掘,其能够为我们了解江苏历史提供重要动力。当然,在这一茶文化内涵中,不仅有着优势的茶叶产品,同时也有着诸多与茶相关的文化元素,这些丰富多样的内容,构成了生动、翔实的茶文化体系,也成为我们认识江苏文化的“鲜活”素材。

猜你喜欢

茶文化江苏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数读江苏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数独江苏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茶文化的“办案经”
数读江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