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的茶诗及茶文化
2018-01-19范秀玲
范秀玲,曾 坤
(1.海南热带海洋学院;2.海南省三亚市华侨中学,海南三亚 572000)
茶起于神农尝百草,发于西汉,兴于唐宋。《茶经》的面世标志着茶学和茶道的形成,而诗人对茶的追捧则给初步形成的茶道又增加了许多文化色彩。茶文化就是这样随着越来越多文人墨客的融入而逐步形成完善起来的。
1 唐朝时期的茶诗与茶文化
1.1 唐朝的茶文化形成背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叶的国家,茶被国人发现,开始制作成各种饮品、茶食经历了很长的演变时间。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与茶想衍生的各种事物也逐步诞生。到了唐朝时期,茶叶相关经济已经繁荣了,在史学上甚至有“茶盛于唐”的说法。众所周知,茶的生产地主要存在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南方湿润的天气和适宜的温度适合茶叶的生长。唐朝时期,茶叶的产量极大,唐贞元十七年建成的官茶园“顾渚贡院”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也是第一座官方的大型茶园。大量的种植茶叶,和南方遍地的制茶作坊,促进了茶叶消费量的增加,社会之中从事茶叶生产、加工、贸易的人群也逐步增多,茶叶成为了唐代市场中的重要商品,茶税也成为了唐代最重要的税种之一。唐茶茶产业盛行的原因有三,首先唐代茶叶生产的技术之中,主要包含采茶、蒸茶、捣茶、拍茶、焙茶、穿茶、封茶。唐代茶艺的制作从采摘到茶叶封装需要历经七道工序,在陆羽的《茶经·三之造》之中介绍了唐代茶叶的制造工序主要为“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繁琐的种植和炒茶程序需要的人工数量众多。其次,唐代时期的交通运输业十分发达,可以说交通运输的发展为茶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及重要基础。唐朝时期北方社会中茶叶的普及化发展,使得社会之中饮茶的人数逐渐增多,成为茶叶能够大范围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三,茶在唐之所以盛行和唐当时的政策分不开的,当时唐朝为了增加税收,对茶叶的贸易、出口、经营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管控,规范了茶叶的生产,促进了茶叶的交易,同时赢得了可观的税收。
1.2 唐朝茶诗所折射的社会文化
基于上文提到的唐朝茶叶发展的社会背景,我们可以看出唐朝茶文化的形成有着强大的社会物质基础。在此情况下,文人墨客对于茶的喜爱就反映到了其诗词作品当中了。根据《全唐诗》来进行统计,唐代写过茶诗的文人共计145位。以茶会友、以茶做诗、以茶咏志,是当时文人最常见的茶事活动。茶在文人生活中有多么普遍,从其诗词中就可以看出来。比如,诗人钱起所写的《与赵莒茶宴》一诗“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从诗句中可以看出当时茶宴时的景象。也就是说,用茶宴请朋友是当时文人社会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唐朝诗人对于茶的喜爱,不仅仅是对其口味的喜爱,更多的是对茶的工艺甚至上升到品性的喜爱。工艺方面,比如皮日休与陆龟蒙,这两位人生挚友,对于茶的喜爱可以说到了痴迷的境界。二人最为著名的是《茶中杂咏并序》及《奉和袭美茶具十咏》。分别以“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为题,写下了著名的诗句,一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在茶的品性方面,白居易曾所过一首名为《茶》的诗,诗句对茶的清雅品性描绘的淋漓尽致,对茶的歌颂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总起来说,唐朝的茶诗在意境描写方面更多的是营造出一种清净悠远的氛围。这一点正是茶道文化的核心内容,即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之中所讲:“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也就是说,选择清净悠远的环境品品茗,就是一种以茶作为益思、修行的方式,通过品茶吟诗的行为,达到一种修身养性、参悟道理的境界,极大程度上丰富了茶道文化的内涵精神。
2 宋朝时期的茶诗与茶文化
2.1 宋代社会环境
宋代时期的社会经济相对稳定,文人的地位较高且待遇优厚,且宋代士大夫具有较多闲暇的时间。两宋时期的心态较为内敛且沉静,这种使得宋代人的审美趣味更加内敛细致,在宋代时期的茶事活动之中具有深刻的展现。宋代时期的饮茶文化相比唐代时期更加精致典雅,在我国古代的茶文化发展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首先,宋代时期的具有较为惊喜的点茶程序,其中包含碾茶、罗茶、候汤、热盏、点茶等,具有富贵雍容的君子风格,在袁和平的《中国饮茶文化》一书中:闲适为宋代士大夫对于趣味的寻求提供了基本的环境及条件,茶事活动构成了士大夫闲适的主要内容。其次,在宋代中点茶中能够分为分茶和斗茶的活动的两种茶事活动。分茶活动起源于北宋初年,北宋时期初年陶谷“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得汤汶水脉成物象者”。斗茶又称为“茗战”,在两宋时期的斗茶文化作为瞩目,斗茶发展主要源自于贡茶制度,在唐朝时期选入较好的茶品入贡,并邀请社会之中的名流进行品评形成斗茶文化。
2.2 宋代时期的茶事与诗意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宋代时期茶文化与诗词相结合具有几个方面的特点,题材较为广泛且趋于生活化、宋诗的艺术特色较为平淡且自然。北宋时期的文士自觉精神较为凸显,文人志士将天下作为己任,这种积极进去的主体精神中包含着个体精神,追求心灵自由、向往平和成熟的文化性格。首先,宋代时期的茶文化较为重视饮茶的技雅,主张在饮茶之中享受乐趣,例如茶道之中的取水之道,“水谓茶之母”,甘甜之水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感受茶的色、香、味、形,品茗的艺术审美情趣较为注重水与茶的有效结合。其次,饮茶活动是一种对茶文化精神的境界追求,体现出一种“清空”的意境,例如在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在本首诗之中使用诙谐浪漫的笔触将茶比作为“佳人”,“佳人”的比喻具有创造性及象形思维,表达出了茶道的出现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幸福感。“从来佳茗似佳人”作为文士茶人耳熟能详的诗句,展现出了苏轼生活之中对于茶的喜爱之情及依赖之情,茶道即为仙境使人沉迷,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及精神世界。
2.3 宋代茶诗所折射出的文人独特士大夫精神
茶茗作为一种能够清心净神的功效,在吴淑的《茶赋》中“夫其涤疗渴,换骨轻身,其功若神。”首先,饮茶具有生理药效,宋代时期的士大夫具有较高的闲情雅致,文人志士爱好饮酒作诗,适当饮茶具有提神醒酒的功效,符合宋代士大夫的生活与精神需求。在黄庭坚的《寄新茶与南禅师》之中表示:“筠焙熟香茶,能医病眼花”观点。其次,茶茗的特点与宋代士大的沉稳自省的精神相契合,宋代文人雅士能够注重茶道的养生价值。饮茶具有一定的心理疗效,能够激发宋代文人的文思,解决烦恼忧愁并获得超逸之感。
3 唐宋茶诗中的哲理追求
无论唐还是宋的茶诗有多少不同之处,不可否认的是这两个时代的文人蕴藏在茶诗中的孜孜不倦的对哲理的追求。这种追求是两个时期文人的共同特点。
唐代时期的社会经济较为经济繁荣且文化开放,因此诗人的诗歌创作具有环境支持及题材支持,诗人在郊游及酬唱的时期创作出大量的茶诗,促进了茶诗的进步及发展。陆羽的《茶经》创作,为唐代的茶诗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宋代时期的茶业发展空前繁荣,饮茶之风盛行。蔡攸在《铁围山丛谈》之中表述为:“茶之上,盖自唐人始,至本朝卫生,无以加以诶”。唐代茶诗之中具有较高的艺术境界及哲理追求,在茶诗创作之中融合了儒家的中庸仁礼思想、道家的无为不争态度以及佛家的淡泊态度。唐代诗歌之中展现出禅意、仙境、意境,茶诗创作将人们的浪漫情感及高尚情操结合至世俗生活之中,是自我情感的一种沉淀,通过茶诗表达出自身对于安逸生活及清静雅致的向往,这种超脱的内心境界是诗人的主要追求。在例如唐代诗人灵一的《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宋代时期的茶诗哲理思想之中能够展现出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哲理内涵,随着宋代社会之中士大夫的地位不断提高,茶诗与文人精神世界的交流更加紧密,与唐代时期的相比,宋代文人的生活之中饮茶与茶诗占据更有的地位。在茶诗之中以茶喻理,例如苏轼之中的茶诗具有生命力及灵性,能够表达出自身旷达超然、率性自然及清高淡泊的精神品质,例如苏轼的《汲江煎茶》。茶诗作为唐宋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唐宋两时期的茶文化及茶道分析,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茶诗之中的哲理追求,分析茶诗之中蕴含的哲理状态。
唐宋时期的茶诗哲理性具有相同之处与差异性,蕴含的哲理交相辉映、暗暗契合。首先,唐宋茶诗的哲理性中内涵相同,唐代茶诗之中诗人与茶进行沟通的精神内涵,在宋代被士大夫继承并发扬。唐宋茶诗的功用具有相同性,诗人借助茶诗描写进行情感的抒发,表达出自身的远大理想及高尚情操。其次,唐宋茶诗的哲理性存在差异性,唐宋的茶诗趣味性不同,在唐朝时期茶诗的哲理性较为偏重“形而上学”情趣,宋朝时期的茶诗创作受理学的影响,主张借物言志、借茶抒情的理念。唐宋时期审美和心态不同,唐代时期的茶诗审美与哲学立场较为矛盾,是文人寻求内心解脱的方式,宋代时期文人进行茶诗创作更多是感受宁静致远及轻松自在的审美体验,成为宋代士大夫的重要审美活动。
4 结语
唐宋时期的茶诗文化是中国古典文化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唐宋时期的诗歌艺术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茶文化知识,管窥中华茶文化历史,认识唐宋时期的古代茶艺。唐宋时期茶诗的哲理性对于茶文化的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极大程度上推动了茶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使得唐宋时期的诗歌文化走向繁荣发展,对于后世的茶文化传承以及诗歌创作产生巨大的影响。文化传承领域中,唐宋茶文化及茶诗之中具有深刻的精神内蕴及哲理追求,对中国的茶文化诗卷的发展构建出绚烂的篇章。另外,中国的茶诗文化之中包含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文化精华,并汇集了三家的基本原则,成为中华文化之中重要的文化特征。茶文化之中包含着人生的感悟及社会文化的哲理内涵,茶文化对于社会的进步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