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组织教学模式的高职茶文化实用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

2018-01-19

福建茶叶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茶文化个性化

郎 琳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吉林 132021)

“微组织教学模式”(Micro Organization Teaching Method)是近些年来教育组织行为领域的一种新型知识资源组织方式。根据一些学者的观点,“微组织教学”通常有着两种属性。其一,“名词属性”是指师生或生生之间开展的一对一教学,有着规模小、参与人数少等特点。其二,“动词属性”表示针对于特定知识点展开的教学,具有时间快、过程短促等特点。在后现代主义导向的教育环境中,以“微组织教学模式”探讨高职院校中茶文化实用英语的教学创新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

1 组织行为学视角下教育“微组织”的主要内涵

在组织行为学的视角下,“微组织”概念的产生主要是后现代社会的产物。一般认为这种组织形态是基于特定的或临时的任务而组建的一种组织,它区别于传统教育场景中常设的各种类型的官僚制组织(常规性组织),具有典型的临时性、适应性和自我终结性的特点。用组织行为学上教育资源管理的视角看,指向教育创新过程中的“微组织”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1.1 组织边界的开放性

区别于传统的科层制组织讲究分布式、分层级、边界清晰这些特点,微组织在围绕着特定的教育目标、教育任务时是一种“开放式”的组织形态,其内部的人力资源、组织资源、物质资源、知识资源等都是流动的和项目导向的,不是一种以控制资源为特征的组织形态。

1.2 组织资源获取的合作主义

微组织的成立、运作、解散等都是围绕着临时的、具体的、个性化的目标而开展的,在对待特定的教育资源整合时并不是为了寻求“控制教育资源”,而是为了从多个合作主体、多个部门、多个教师等当中寻找到合作的知识资源,向特定的教育对象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用当前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视角来看,微组织教学模式存在的这种合作主义取向的教学资源获取立场是一种围绕着高职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实用化的知识需求而展开的有效创新。

1.3 组织结构的非平衡态

对于科层制的教育管理组织来讲,由于本位主义的存在,无论是从教育资源的获取或管理角度来看,还是从组织的封闭程度来看,它们都呈现出典型的封闭性、僵化性、难以适应后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特点。微组织基于平等的团队文化、优质教育资源的集散平台或调度中心、开放的结构、非本位主义的行为文化、管理层级的扁平化等,可以在与快速变化的客观教育环境方面进行自相适应,及时地为教育资源的需求者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教育资源供应,打破了寻求稳定的科层制组织倡导的“本位主义”,实现了一种全新的“非平衡态”。

2 高职院校茶文化实用英语教学方法的“组织行为渴求”

在一个面向后现代高职教育环境的过程中,如何迅速有效地调动起教育领域的人力资源、知识资源、管理资源、技术资源等集中地服务于特定的教育对象或教育领域是一个极富前瞻性的学术话题。就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向学生传授茶文化类的实用英语知识来讲,面临着全新的“组织行为渴求”:

2.1 茶文化实用英语教学呼唤“即时性教育组织”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当中,“职业教育”定位于高等教育和实用教育,职业院校中的学生群体普遍是高考后无缘于普通高校的“差生”,其本身英语基础知识薄弱、自主学习兴趣小、对教师的依赖性强、学习参与度不够等。因此,当高职院校学生面临实用化的茶文化英语知识学习时,往往更需要来自教师、来自导师、来自外界有关主体的即时性帮助,这也宣告了传统的正规课堂教育组织形式在当前阶段的低效性,我们需要在教育组织形式上有所创新。

2.2 茶文化实用英语教学呼唤“实用问题导向的教学组织”

高职学生在获取知识方面带有明显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获取直接的英语交际能力为核心目的,属于典型的“专门用途英语”教育模式。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在获取茶文化英语知识时往往是基于就业、基于实习、基于职业生涯而展开的有计划、有规划的知识储备,其相关的对应性英语知识往往表现为商务英语、交际英语或某种特定的小众化专业英语等,概括起来就是具有“实用问题导向”。因此,在教学组织的设计上,“实用问题导向的教学组织”就成为一种重要的创新方向。

3 基于微组织教学模式的高职茶文化实用英语教学方法建议

面对当前教育组织行为领域的“复杂风险”,对于教育管理工作来讲,如何正确选择教育组织形式、积极充分调动起各种教育资源来因应这种复杂的、充满风险的、不确定性突出的教育环境成为各个教育领域的管理者思考的集中问题。而“微组织”由于其自身具备的优势成为一个重要的创新备选选项。

3.1 建设高职院校茶文化实用英语微组织社区

当前教育组织创新无论是选取任何一种组织形式,都呈现出高度的互联网化、信息化、数据化、交互化、参与化、个性化、差异化等共同特点。从传统的大班制教学走向个性化的微组织教学,在技术手段上只有借助于诸如“茶文化实用英语教育云桌面系统”或相关的数据库系统才能实现,我们将这种教育技术系统称为“微组织社区”。因此,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我们建议高职院校可以先行先试,结合自身学校的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茶文化类实用英语数据库”,学生作为知识的需求者可以登录系统个性化地涉猎相关的实用知识。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统一规划,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的形式,向相关的数据运营商采购统一的茶文化实用英语交际课程知识资源,为灵活的“微组织社区”建设注入智慧资源。

3.2 建设高职院校茶文化实用英语教学的标准化体系

教育学领域有一句名言,即“职业教育是关于标准的教育”。在后现代教育环境中,高职院校茶文化类实用英语教学的创新尽管具有个性化、差异化的特点,但是并不意味着教学本身无法借助于标准化指标进行指导和评价。当前阶段,我国国务院尽管印发了诸如《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指导性文件,但是相较于具体的教学内容如茶文化类实用英语教学来讲,还缺乏专门的、细致的指导文件。有鉴于此,我们建议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在总结相关的教学经验、学习西方发达国家教学经验等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学生主体的教学期待和心理诉求等,尽快出台关于“微组织教学”的指导大纲和量化的考核细则,以此作为指导和评价教师开展微组织教学的标准指南。

3.3 建立以学生满意度为导向的微组织教学考核模式

在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就是要通过不断的教育变革去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教育知识需求,就在于要通过不断的教育变革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改革培养更均衡的高职人才供给结构。微组织教学模式是一种不折不扣的以学生为导向的教育组织形式,因此,未来的高职院校实施此种教学创新,除了在立足于人才市场需求、教育发展规律、学生个性化知识诉求、教学过程创新等的基础上,还应当充分地尊重学生的意愿,将学生的教学参与、教学管理参与、学生的满意度等作为考核教师授课质量的重要指标。

4 结语

当前,教育界对于“微组织教学模式”还处于一个较为初级的发展阶段,对于微组织的核心内涵、外延特征、适用进程、管理机制等还缺乏足够的探索。本文积极尝试着将“微组织教学”与高职院校茶文化实用英语教学的结合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学术界提供相关的基础知识积累。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茶文化个性化
物理教材中STSE教育资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同桌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