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中西茶文化差异的渗透研究

2018-01-19

福建茶叶 2018年12期
关键词:品茗品茶饮茶

苟 萍

(绵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绵阳 641000)

经济的一体化势必会带动文化的共融,由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面对开放的世界文化,我国亦会积极引进世界文化精华,在世界文化精华中英语得到众多国家的引用与学习,我国也不例外。新形势下我国尤为注重英语在教育课程中的地位。近年教育部提出培养汉语文化知识渊博、精通英语文化的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目标,基于此,各大学应以培养此类人才为重任,发现当前大学英语文化存在的问题,可从中西茶文化差异这一方面获取英语文化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1 中西茶文化差异性

茶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介质,它始于中国且经过丝绸之路等贸易形势远销海外,中国茶叶流入西方国家后逐渐与海洋文明相融合形成了具体古典艺术美的茶文化。接下来对我国传统茶文化与西方茶文化作简要分析,发现两者的差异性。

1.1 品茶方式各异

从品茗的器具来看,我国普通家庭主要采用铁质的煮水壶来烧制茶水,铁质茶水壶质地较厚,保温效果好,烧制出来的茶汤柔软,色泽通透,略微带有甘甜、清润的口感,从外形上看,铁质茶壶的因其沉甸甸的重量与线条的弧形设计显得庄重、古朴典雅。在传统茶馆中可见用玉书煨来煮茶汤,一方面,薄薄的雅黑瓷外形能为茶馆宁静的品茗氛围增添几分生色;另一方面,“噗噗”的水沸腾声与飘逸的“白汽”如召人饮茶。在现代化的艺术茶馆或者茶楼中大都采用南瓜形鼓壶——紫砂壶,紫砂壶煮制出来的茶水圆润爽口。清水煮茶是我国传统的煮茶方式。而在西方国家中,常以价格昂贵的银制茶壶煮茶,煮出来的茶水十分甘甜,精致小巧的银制壶器让茶味不容易涣散出来,茶香保留时间更加长。

1.2 品茗礼仪不同

中西方的茶文化差异也体现在品茗的礼仪上,中国人常以饮茶清欢;以饮茶来明理;以饮茶来悟道;通过沉浸在茶文化宁静致远的境界中来修身养性。因此,从饮茶的安静氛围来看,国人品茗常常是一个人或者几个好友的趣事,在茶界人士看来,品茗如同与茶对坐交谈,它可以让人从浮躁、喧嚣的社会中脱离出来,而和烈酒相反,烈酒常让人心情发作、心火上燃。在中国的茶馆中常见一人饮茶或是独看调茶师调制茶水。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茶文化中颇为讲究品茗礼仪,这与古代西方实施封建等级贵族制度有关。

1.3 茶道内涵不同

中国的茶文化包含中庸与“和为贵”的思想;有拜师学茶艺的忠贞文化情怀,有用茶待客的礼仪之美;也有禅茶悟道的敬畏之道,可以说中国茶道内涵颇为丰富。在古代英国,茶属于奢侈品,一般只有贵族阶层才能享用得起,底层人无福消受,随着社会制度的变更,英国人崇尚自由、民主的思想,饮茶不再属于贵族阶层的奢侈行为,它逐渐演变成一种礼节,每逢重要场合,英国人会热情地盛上一杯茶香与奶香醇厚的茶来欢迎客人。盛情款待这一礼节与中国谦恭品质相契合,可以说西方人在继承了中国茶文化优良美德的同时也赋予了茶文化浪漫的气韵。

2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对课程要求的执行力度弱

第一,近些年来我国在高校教育上颁布了很多有关教育改革措施的大纲,但是不少大学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依旧惯用陈旧的英语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思路也没有得到更新,尽管学生使用的新版的大学英语教程,但老师仍旧没有变更教学的PPT和讲义,这也让学生接触到的知识不够前沿;第二,部分老师的工作重心不在教学生而在自身的科研上,以至于大学教师照本宣科的现象十分严重,涂鸦式的教学一方面挫伤学生汲取知识的积极性,也大大减少了学生接触西方词汇、理论以及英语新闻的机会。

2.2 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

英语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时间阶段,英语课堂也是英语教师纠正学生口语发音的重要时候,在课堂上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还能学到英语语法、新词汇、英语文化等。在一堂英语课中教师高频率地说英语,能够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然而在部分大学英语教学中,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背记语法知识点、分析阅读理解题目,忽视了听力与口语这两个模块。众所周知,口是吐露信息、展示口才的重要器官,耳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感官,培养了学生的“听”与“说”的能力,那么学生就具备了与外国人交流、获取英文音讯的能力,具备这样的能力后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也会提高。如,会英语“听”与“说”能力的学生可自主听BBC广播,听TED名家演讲,开拓自身的眼界与知识面,进一步了解西方的文化知识。而很多高校的教学天平偏向于“读”与“写”上,以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较弱。

2.3 教学评估的实效性不强

每一所大学教学都会有教学评估的阶段,教学评估包括对学生学业完成情况评估、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教学环境评估等。在大学英语教学评估中,大学生的四六级考试是评判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的标准,然而,考试本身就有其局限性,无法准确测量出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四六级考试作弊、泄题的现象在很多高校是存在的。此外,近些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设置了口语考试,但是,很多大学生并未意识到口语的重要性,对口试的参与度不高。不少高校为了提高学生四六级通过率,针对考试开设辅导班,并未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

3 中西茶文化差异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

3.1 革新英语教学理念

由中西方茶文化品茶方式不同可知,由于中西方地域环境与人文环境不同,自然品茶的方式也会独具特色。品茶一则是品茶之味,二则观茶之味,三则享受煮茶、倒茶的过程,而茶具的精致与简洁能够为茶增添一番活色。将此差异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可知:学习英语需要尽量同一化教学的背景,要革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学习西式的英语教育理念,调整英语教学的目标,优化英语课程的时间安排和教学内容的设计。此外,为学生提供有英语学习氛围的英语阅读吧或者英语沙龙坊,让学生在英语交流与阅读中培养语感,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大脑会在长期的英语刺激下对英语知识点的印象更加深刻。

3.2 创新英语教学模式

从中西方品茶方式可见中方的茶文化中讲究茶道艺术,而西方的茶文化中注重礼数与品茶的精致度,这也与中西方茶文化的历史渊源有密切的关系。由此可见,大学英语的学习需要继承良好的教学模式也要创新。大学英语课堂重点是教授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不是为了尽快完成课程安排的要求,急于求成,在很多高校英语教师为了赶课程进度,学生也为了应付考试,教学的实效性并不高,这也是很多高校学子的英语成绩不如高中时期的成绩的部分原因。虽然部分高校意识到了本校对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执行力度弱,从而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但因为没有完备的教学设备维护机制,部分教学设备被限制,只在重要的国家考试时对学生开放,平时不对学生开放。因此,高校要在完善教学基础电子设备的同时也要加大对电子设备的维护经费的投入,为学生提供现代化的网络教学机房,让学生在英语资源共享的数字化平台获取更多英语资讯。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从中西茶文化中的品茗调制上看,我国比较注重调茶的手艺与茶类的选择,一般为清饮,即为水煮茶,品茶时轻轻吸吮一口,慢慢酝酿下肚,注重在饮茶时的心境的调节。而西方注重饮茶的礼数,在调饮茶水时先采用过滤器过滤茶渣,再添加奶制品、麦芽糖、蜂蜜、西柚等放入茶中,西方人在饮茶时配以茶匙搅拌茶中的添加物,让其添加物与茶水充分融合。由此可见中西方都十分注重品茗的过程。学习英语也是如此,应当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而长期的应试教育下,很多学生虽然四级与六级的证书在手,但是同样面临开口说英语难的尴尬境地。强化英语师资的教学能力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高校可以学习“新东方英语”与“考虫英语”的教师考查机制,致力于培养有一定艺术能力的复合型英语教师。

4 结论

随着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重要利器,英语文化学习成为我国高校教育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科目。基于国家的教育政策条例,高校要科学安排英语教学课程,创新教学模式与理念,让学生得心应手运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来学习优秀的西方文化,为国家培养出优质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猜你喜欢

品茗品茶饮茶
在最美的四月天跟着老苏州品茶、赏花、做美食……
品茗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品茶养生 千年万亩古茶林——普洱景迈山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冬品茶梅
安溪寿星爱品茗
花下饮茶,光阴含香
白茶飘香 安吉品茗
月下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