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之美融入到形象设计中的路径

2018-01-19张丽波

福建茶叶 2018年12期
关键词:形象设计气质人物形象

张丽波

(湖南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湖南湘潭 411104)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文化内涵,深厚丰富,不容小觑。伴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成熟,茶文化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它的美学元素使得个人形象设计正悄然发生着改变。要知道,人物形象设计不仅仅只包括符合个人特点的服饰、妆容和发型等,还包括个人内在性格的外在具体表现,比如谈吐、气质、举止、生活习惯等。而茶文化所具有的独特丰富的美学元素,有助于增强个人的心理素质,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在为个人内在性格“加分”的同时,还能通过服饰搭配、发型、化妆等方式,改变外在条件,从而达到个人形象设计的最佳效果,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茶文化知识,品味茶文化美学内涵,以实现两者的完美结合。

1 茶文化与茶文化美学元素分析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根据史书记载,早从神农尝百草时期,茶叶就被人们发现,视为一种药用作物。慢慢地,它的饮用功能被发现,日渐成为了我国民众喜爱的休闲饮品。而唐朝茶学家陆羽《茶经》的问世,标志着我国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到了经济繁荣的宋朝,我国的茶文化发展到了顶峰期,古代的文人墨客赋予了茶文化更加深厚的文学内涵,使其成为了他们文学作品中的“常客”。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萌芽给茶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生,使其呈现出一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欣欣向荣之景。因此,在中国历史的发展长河中,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传承,茶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表现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值得一提的是,它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融入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多样性的茶文化元素,其所蕴含美学元素对人物形象设计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1 茶文化内涵

众所周知,茶文化起源于茶事活动,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也反映了华夏儿女民族精神。具体而言,茶文化还是从煮茶、饮茶等环节中衍生出来的一种礼仪习惯,与中国传统的礼乐思想密不可分。与此同时,茶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茶诗、茶道、茶书、茶歌、茶舞等,皆具有深刻而含蓄的文化内涵。不仅如此,茶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还吸收“百家之精髓”,融入了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精华,其所蕴含的人生观点、哲学思想、道德准则等,对于现代人的为人处世之道具有指导意义。茶文化吸收了儒家的仁爱思想,形成了兼容并包的开放性体系,塑造了中国人的中庸品性;融入了佛家的慈悲情怀,用德育教化形式教育我们与人为善;汲取了道家的“无为”理念,用道法的自然理念告诉我们坦然面对挫折。因此,可以说,我国的传统茶文化博大精深,其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正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影响着数以亿计的炎黄子孙,使得茶文化的深厚文化内涵不断发扬光大。

1.2 茶文化美学元素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扎根于传统文化,其美学元素的产生就与道家、佛家、儒家的思想内涵密不可分,可以说,茶文化的美学理论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儒家推崇的“中和”思想,可谓中国传统茶文化中美学思想的源泉,并贯穿于茶文化的始末。儒家思想提倡中和适度之美,茶道则是中和之美的具体实践。饮茶人都知道,在茶道中,茶叶冲泡需讲究速度之美,茶艺表演者要控制力量,掌握沸水温度,以中庸姿态冲泡茶叶。同时,饮茶人也应以谦卑心态以礼相待,营造出和谐的饮茶氛围,这种和谐集中体现了茶文化的美学元素。道家提倡“天人合一”,主张顺其自然清净无为,表现在茶文化中是一种恬静淡然之美,饮茶人用清静无为的思想,在顺其自然中修身养性,营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而佛家讲究的是茶禅一体,给人一种空灵美学的意境。可以说,茶道、茶艺、茶画等都是茶文化美学元素的具体体现,学习和了解这些茶文化的美学元素,对于提升个人的气质修养,塑造高品位的审美观,完善个人形象设计等,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形象设计的定义和内涵

2.1 形象设计定义

那么,何为形象设计?简言之,就是根据个人的面部、身材、气质以及社会角色等方面的综合因素,通过专业诊断工具,帮你设计出最适合的服饰、妆容、发色等,从而解决你所面临的形象问题。从广义的服务对象上来讲,形象设计可分为城市形象设计、产品形象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人物形象设计等。本文中,我们着重分析的是与我们个人息息相关的人物形象设计。

2.2 人物形象设计内涵

有人将人物形象定义为:人的性格特征、精神面貌等内在特征的外在表现,可以引起他人的感情或思想活动。客观而言,人物形象的整体内涵有点复杂,我们无法用某一具体的概念或理论对其进行全面概括。不过,我们在认知某个人时,都是先对其客观外在进行直接认知,然后再了解其内在性格,从而对这个人有一个全面的认知。为此,人物形象设计不仅仅只包括符合个人特点的服饰、妆容和发型等,还包括个人内在性格的外在具体表现,比如谈吐、气质、举止、生活习惯等。

在进行人物形象设计时,首先要分析设计要素,诸如体型要素、化妆要素、发型要素、服装风格款式要素、饰品配件要素、心理要素、文化修养要素等,其中体型要素是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化妆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服饰体现着个人审美,配饰则会展现出个人的穿衣品味和艺术修养等。因此,在形象设计中,若把体型要素、发型要素等比作硬件的话,那么心理素质和文化修养则是软件。硬件可以靠形象设计师来重塑,而软件则需要自身不断学习,只有“软硬件”合二为一,才能呈现出形象设计的最好效果。

3 茶文化之美对人物形象设计的影响

3.1 影响服饰搭配

在设计人物形象时,不同的服饰搭配,从款式,到颜色,再到面料等,都对整体形象设计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学好服饰搭配对形象设计至关重要。我们不难看出,在服装设计和应用中,中国优秀的传统茶文化元素也被广泛应用其中,从茶服加工制作,到茶服元素应用等,尤其是在茶叶产业科技水平提升的大背景下,茶文化中的美学内涵不断被重新定义,会对服装制作与搭配产生新的影响。举例来说,现如今,在服装制作过程中,有人将茶染技术应用其中,为此,我们在为他人进行形象设计时,可以根据个人特点,有选择地挑选出茶染服饰对其进行搭配,从而呈现最佳的设计效果。

3.2 提高心理素养

中国传统茶文化吸收了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精华,儒家思想讲究中和之美,全性葆真,告诫我们与人交往时要回馈真情实感,以诚相待;佛家思想崇尚慈悲情怀,教育我们与人为善;道家的“无为”理念则用道法的自然理念让我们坦然面对挫折。可以说,茶文化中这三大家的美学内涵中所蕴含的人生观点、哲学思想、道德准则等,对增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提高个人的心理素养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提升个人形象设计中的“软件”。

3.3 提升气质修养

通晓茶文化,尤其是茶文化的美学元素,可以丰富个人的人文内涵,从而提升个人的形象气质。有专家学者认为,学习茶道就有助于提升气质修养。因为,茶道是将茶事与文化完美结合,是教化修养的手段。通过泡茶、喝茶等茶事活动,可以修身养性,学习礼仪、体味人生等,达到精神和人格上的双重享受与完善。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闲暇时间,多阅读一些脍炙人口的茶文化作品,加深对传统茶文化内涵的理解,体会茶文化美不可言的境界。通过学习茶文化知识和美学,增强个人的文学修养,提升个人的文化内涵,在与人交流过程中,会给人口齿生香、气度不凡的感觉,这样自然而然地就重塑了个人形象。

4 茶文化融入人物形象设计的有效路径

在当今社会,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茶文化对形象设计的影响力更是不容小觑。茶文化涉及哲学理论、社会民俗、文学书法、礼仪美学等多个方面,被视为生动全面的教育材料。通过学习茶文化讲座、参与茶艺培训、茶歌表演等一系列茶事活动,在培养个人文学修养、提升鉴赏力和审美力的同时,可以完善提升形象设计的内涵品质。

4.1 开展茶文化实践活动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着极其悠久的种茶、制茶史,采茶、发酵、干燥等每个程序都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到茶场参加采茶活动,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感触到茶文化的文化内涵。同时,还可以通过茶艺,学习到制茶、品茶等过程,这样会对茶文化的美学元素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要知道,茶艺中的鞠躬礼、寓意礼、伸掌礼等各类礼仪、得体的服饰、清新脱俗的气质以及流畅通俗的解说等,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日常的一言一行,有助于培养清新脱俗的气质,树立良好的外表形象。

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无我茶话会,搭建平台宣传茶文化,从而提高个人的精神修养。所谓的无我茶话会,是指不分男女老幼,不分职业职务,高低贵贱等,摒弃外在的一切,让参会人员在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下品茶,用心去感触茶文化之美,在宁静结缘的气息中,学习修身养性,提升审美观。

4.2 借助互联网+ 学习茶文化

当今时代也被称为互联网时代。在将茶文化之美融入到形象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茶文化和互联网进行完美结合,通过创建微博、微信公众号、网络平台等,丰富茶文化的传播途径。同时,通过在线阅读有关茶文化的诗歌、文集等,在线观看茶文化电影,在线欣赏茶歌、茶舞表演等,提高审美情趣,将悟到的茶文化的美学内涵运用到个人形象设计中,逐渐培养出个人落落大方的气质、彬彬有礼的气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5 结语

中国传统的茶文化,既融汇了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又吸收了儒家道家佛家之思想精髓,其所蕴含的深厚的美学元素不言而喻。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对个人形象的关注度也在提升,都希望通过好的形象设计让个人变得更加赏心悦目,这恰好与茶文化的美学元素的功能相契合。通过本文以上深入浅出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将茶文化之美融入到形象设计中,不仅提升了个人的内外在气质形象,还有助于传承与发展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猜你喜欢

形象设计气质人物形象
当下中国游戏中的妖怪形象设计分析
整体形象设计课程教学的职业化探索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AUDI Q7 无畏,是我一贯的气质!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受得起,也是一种气质
西海岸新气质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铲屎的,你是认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