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翻译中的口译对策

2018-01-19赖丽萍

福建茶叶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口译译者原文

魏 华,赖丽萍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江西南昌 330099)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瑰丽文明的缩影,它存在于华夏儿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清雅之气与淡然之情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和气魄,延续着中国魂,传承着中国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中国传统文化也日渐振兴,开启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新篇章,茶文化以茶叶为物质载体,以茶道为内涵展示,越来越多地受到各国人民的认可与热爱,成为了弘扬中华文化、彰显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在茶文化西渐的过程中,翻译工作必不可少,特别是针对茶道展示、茶文化宣讲等的口译工作,对于激发人们对茶文化的兴趣、普及茶文化的基本知识、促进茶文化的传播乃至最终实现茶文化的复兴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 口译对于茶文化传播的意义

口译又称传译,是一种常见的翻译活动,译员以口语的形式,用目的语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源语的全部内容信息,达到信息的即时传递。梅德明先生在其著作《中级口译教程》一书中对口译有如下界定:“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所感知和理解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地由一种语言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进而达到完整并即时传递与交流信息至目的地交际行为,是现代社会跨文化、跨民族交往的一种基本沟通方式。”由于时间有限,口译在实践过程中更加强调变通性、灵活性和时效性,以翻译结果为重,给予译者较多的创造空间和发挥空间,不必拘泥于每一个字眼,只要能够传达意思即可。

做好茶文化的口译工作,首先要求译员应对茶文化知识具备深厚的累积,拥有良好的语言基础和翻译思维,不仅语言技能过硬,在人文素养上也不松懈,能够成功地分辨出带有民族色彩和文化色彩的词句,并可以在目的语中找到相应的字句译之或解之,不犯语言禁忌,达到有效的文化交流。为此,应当大力培养专业的茶文化口译人才,把茶文化翻译融会贯通至大学英语课程之中,加快茶文化著作及相关翻译指导材料的整理及推广,利用生活中现有的资源为学生和译者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帮助人们从点点滴滴开始了解茶文化、爱上茶文化,从而在极大程度上促进茶文化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承与发展,为中国茶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奠定坚实的基础。

另外,在文化艺术领域,“视听”双管齐下的策略总是能够带来更好的体验效果。当外国友人在茶文化博览馆中欣赏博大精深的茶道表演时,如若在旁有一位举止大方、风度儒雅、言谈得体的译者,将茶道艺术的步骤逐一讲解、风趣万千,那么外国友人对茶文化的兴趣将会大增,其渗透茶文化、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念也就愈发深刻,这将有助于我国茶文化的海外传播。茶文化现场口译的另一个好处在于,人们边看边听,能够清清楚楚地知道译者所说的每一个术语所指代的是何种实体,明确现场所演绎的内容在茶文化中是谓何名,弥补了阅读译作时在实际形象上的空白,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2 当前茶文化口译存在的问题

茶文化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应当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理解并尊重语言文化的差异,在面对文化禁忌词汇或民族独有词汇时采取灵活变通的手段,以一种不改变原文根本而又不脱离目的语文化框架的形式将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使译文既生动流畅,又不乏古典韵味之美,令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然而,由于茶文化口译工作开展时间较短,至今不过几十年的光景,很多从业人员不够专业,仍然存在如下问题。

其一,用拼音代替翻译。在翻译时,译者通常会将中国所特有的人名、地名等以拼音呈现在译文中,一则体现出特有的民族气质,二则保持译文的整体美感,比如把把泰山译为“Mountain Tai”、把龙井茶译为“Longjing Tea”,等等,简单易行,且并不影响人们对于这些名词的理解。但是,这种方式并不适用于任意情况,翻译也并非拼音与英文的随意结合,能否使用这种手段,完全取决于该词句在上下文中的角色和作用,如果该词句只是证明自身的物理属性和中国特性,对上下文意义的理解并无影响,就可以使用这种方式;但如果该词句本身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上下文的理解具有关键作用,那么译者就必须要译出其中的深意,不可一笔带过。比如,“三龙护鼎”这一喝茶端杯的术语为茶文化独有,对于听众了解茶人如何持杯以及为何如此持杯具有重要意义,是参悟上下文所必不可少的一环。“三龙护鼎”是茶道中最常使用的端茶姿势,是指用拇指、食指与中指将茶杯牢牢端起防止茶水溢出,稳当而优雅,其以龙喻手,以鼎指杯,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可是,有些译者在口译时直接使用拼音“Three Long Huding”,听者完全不知所云,打乱了欣赏和学习茶道的节奏,不利于我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其二,译文平实、缺乏美感。一般而言,口译工作往往内容多、时间短,译者必须快速反应,没有过多的思考时间,这就导致很多译文过于平淡浅薄,缺乏美感和历史厚重感,与原文的风格截然相反,意思是传达了一二,意境则全然丧失。中国茶文化拥有数千年的历史,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有茶诗、茶词、茶戏、茶画、茶学专著如《茶经》等,其美学价值与艺术价值不言自明,特别是其作品中常用四字词语,短小精悍,音律独到,朗朗上口,给读者带来无穷无尽的美的享受。比如“若琛出浴”,即烫洗茶杯之意,若琛为清代景德镇制瓷名匠,尤其善制茶杯,他所制的茶杯薄如纸、白似雪、小巧玲珑、晶莹剔透,后人便以“若琛”指代名杯。茶人烫洗茶杯时,通常会快速转动茶杯,看似仿佛茶杯翩翩起舞、飘逸动感、韵味十足。很多译者在口译时并未译出此韵味,只是把温杯、洗杯的程序直白地表述出来,例如“wash the cup with hot water”(以热水烫杯),毫无美感可言,全然丧失了原文对于听者的吸引力。

其三,缺乏民族特色。茶文化口译是在外国友人面前展示中国民族文化风采的好时机,译者应当牢牢把握,尽量做到原汁原味,把民族文化特色真真切切地表现出来,让听众通过茶文化看到一个美丽而深邃的国度,从而爱上这个国家和这种文化。这就要求译者对民族文化拥有深刻的理解,能够渗透茶文化的相关知识,正确认识茶道表演中所运用的动作和器物,熟悉相关的术语及典故,其本身就散发出显著的民族文化气质,进而渲染到译文。不过,在当前的口译工作中,很多译者本身对茶文化并没有深入了解,在翻译时通常会由于不懂而漏译或者错译一些典故,极大地削弱了文本中的民族色彩。比如“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两个成语在茶文化中是指茶人为了保证茶汤及茶色浓淡一致,均匀分配茶汤,且将最后几滴精华平均分配至各个茶杯中的景象,有些译者单纯地译为“serve the tea(倒茶)”,无法体现出中华文化对于均一、大同的追求,丢失了原本浓烈的民族特色,不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3 茶文化翻译中的口译对策

针对上述茶文化口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提高茶文化即时翻译水平,促进跨文化交流,实现茶文化以及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播,可以参考以下几个对策。

首先,译者应当全面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文化修养,加强对两种语言文化的学习,深刻理解汉语言文化的内涵与意境,切实把握外语在语言结构和表达形式上的特点,根据翻译内容灵活使用多种翻译技巧,减少对拼音翻译和直译方法的依赖。茶文化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拼音翻译无法展示原文的内涵,容易造成听众理解作品的障碍,直译则在很多时候无法彰显出原文的韵味和意境,都不利于茶文化的弘扬。译者应当全面融合直译与意译两种翻译方法,结合使用各类翻译技巧,加强对原文的理解和对目的语语言架构的掌握,让翻译有血有肉、清楚明白、贯通饱满,人们一听便知所指为何物,并能够从上下文中体会到中国文化的深远意境,萌生出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与无限热爱。

其次,译者应当加强对茶文化知识的积累,在自己脑海中构建起完整的茶文化体系,并且深谙茶文化的美感,能够找到合适的方法将这种美感传达出来,努力提升译作的质量,促进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茶文化作品大都为古典文学,情感丰富、韵律优美,译者应当刻苦学习这些历史瑰宝,感悟其中的奥妙及境界,结合自身情感,让自己对茶文化作品的理解不断升华。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不背离原文基本意思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进行一定的再创作,这种再创作要由心而生、有感而发,能够将原文美感更加全面地迸发出来。当然,茶文化是历史积淀的成果,对它的学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译者应当虚心学习、认真积累,业余时间多去实地观赏学习,为翻译做足准备,确保自己的理解完整而圆满,译文深入而准确,层层递进、渐入佳境,给听众带来流连忘返的感受。

再次,译者应当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尊重民族特色,保留原文的文化气格。茶文化翻译其实是中西方语言文化之间的碰撞,译者应当充分理解两者在思维方式与表达形式方面的异同,将文化隔阂降至最低。但与此同时,译者应当明确自己所肩负的传播民族文化的重任,摆正位置,不能为了简单易懂而一味地追求“归化”,放弃原文的文化特色,而应当对这些民族的东西予以保留、加以弘扬,发挥其本有的文化价值,彰显出中国民族的文化气格。只有如此,中国文化才能够真正地被外国听众所接受和理解,才能够真正地走出国门,实现在世界各地的广泛传播。

最后,茶文化及翻译领域的相关专家和部门也应当加强对茶文化口译乃至民族文化翻译工作的理论化、体系化及专业化研究,对现有的理论进行总结归纳并加以创新,对茶文化的学习及翻译提供可靠的指导。众所周知,中国的茶文化自陆羽撰《茶经》之日起就已成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体系,如今更是发展壮大、涵盖万千,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然而,与之相关的翻译研究及实践工作大都零零散散、未成系统,现实实践较多,理论研究较少,且一些现有的指导方法并不科学、并不合理,不利于茶文化翻译这门学科的发展。因此,相关专家、学者和部门应当自觉主动地展开对茶文化翻译工作的理论研究和成果分析,把茶文化中所包含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直截了当地展示在人们面前,为人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提供必要的指导,强化传统文化与现实世界的关联,真正实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弘扬与发展。

总而言之,茶文化翻译工作是弘扬中国文化、传播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译者及相关的专家、学者、部门等都应当高度重视,加强对该学科的理论化、体系化与专业化建设,提升译者的专业素养和文化修养,保证译文的准确性、历史性、文化性、美感性和民族性等特征,为听众营造出动人而瑰丽的茶文化场景,切实促进茶文化及民族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猜你喜欢

口译译者原文
美国法庭口译制度研究及启示——以夏威夷州法庭口译为例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对中国口译近25年来的研究综述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