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路径

2018-01-19卢小莲

福建茶叶 2018年12期
关键词:茶道茶文化心理健康

卢小莲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广东广州 511300)

有关数据表明,我国每年有很多大学生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还有部分大学生由于心理压力患上抑郁症,这些压力来自于学业、家庭以及就业等,患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通常表现出人际交往能力较弱,心理疾病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巨大影响,如何改善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了各大高校探讨的重点。通过实践发现,将茶文化教育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助于更好的提高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1 概述茶文化内涵

茶文化教学指的是让学生在“习茶”、“习礼”、“习性”等直观体验中,达到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茶文化教学有助于促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行为处事方式理性化。茶文化内涵分为三个方面,即:茶艺、茶道、茶德。其一,在茶文化中茶艺扮演着重要角色。通常茶艺包括品茶、食茶等方面,品茶兼具艺术性、文化性,体现了茶文化中茶艺价值;其二,茶德,在茶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中,茶德备受人们关注与认可。在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养中,茶文化中的茶德有着积极作用;其三,茶道,茶道重视超越生活,找到为人们解压的方法。

2 茶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2.1 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茶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在我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引导大学生认识茶文化后,可以更好的完善大学生人格。通过调查发现,我国茶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如茶文化精神中蕴藏着“融”、“敬”、“清”以及“理”等几方面,在茶文化中,“融”指的是与他人和谐相处;“理”指的是饮茶者要具有明理、和气的特征;“敬”指的是要以礼对待他人。由此可见,茶文化中的精神正是我们待人接物的道理,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茶文化,可以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完善人格。

2.2 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认知水平

我国茶文化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其包括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茶文化教学,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在茶文化知识学习中,大学生能够学习种植茶叶、制作茶叶以及茶礼茶俗等知识,进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强化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2.3 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的调节心理能力

在对大学生开展茶文化教学,可以更好的调节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一讲到喝茶,大多数人都马上想到“功夫茶”,在泡功夫茶中,以“慢”为主,从煮水到冲泡茶叶然后到品尝,之后都要循序渐进进行,进而更好的品味茶。我国茶文化中蕴藏的“慢文化”,引导现代大学生要静心,进而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调节自身心理。

2.4 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行为控制能力

强化对现代大学生茶文化教学,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的行为控制能力。随着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提高,现如今大学生动手能力以及操作能力并不是很高,自我坚持能力不高。我国茶文化中的“坚韧”特性,有助于强化大学生自我坚持能力,强化大学生行为控制能力。

3 茶文化背景下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路径

3.1 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加强大学生茶文化思想认识

想要实现从茶文化背景下真正创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从思想与行动上来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然后利用茶文化载体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在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过程中,教师能够适当引入茶文化教学内容,在对我国茶文化知识弘扬中,强化大学生的思想认识。

3.2 打造专业的师资队伍,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茶文化知识

教师对于学生而言有着榜样的作用,一支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有助于提升学生素质素养。现如今,对于我国很多高校而言,茶文化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并未具备专业的、充足的师资力量,很多已普及茶文化教学的高等院校,其有关教师也是由其他教师兼职的,整体文化素养还有待于加强。专业教师队伍拥有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学校需要打造一支专业水平高、素质素养强的茶文化师资队伍,定期对这支师资队伍开展培训与外出学习,时常考核茶文化心理健康以及开展教育的整体能力,让大学生看到茶文化对于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茶文化,加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养。

3.3 茶文化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弘扬茶文化内涵

通常高等院校中有很多专业,对于专业不同的大学生,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应当因材施教,结合大学生的专业特色来进行相对应的教育教学。不同专业的学生其特点也是不同的,在心理健康教学中融入茶文化知识,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特征,如:理科类专业的学生,其性格十分开朗,喜欢天马行空,但这样的性格很容易让他们有什么说什么,经常出现说错话、办错事的情况,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能够融合茶文化中的“度”理念,在茶文化学习中,深刻意识到讲话与办事要掌握好“度”,以此来引导其形成沉稳、内敛的性格;而对于文科类专业的学生来讲,其心思十分细腻,不善于表达自身的情感,在遇到困难后这类学生心理起伏较大,教师要融合茶文化中乐观、积极的观念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将茶文化中的乐观理念弘扬后,以此来强化文科类专业大学生的心理素养。

3.4 要注重茶文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茶文化作为一种有理论知识,也具备劳动实践的一种文化形态,其是在升华人们实践过程。虽然新时代的今天,我国教育行业已经推行素质教育,但传统教学思维的形成有着近千年的历史,很难在一时间内转变,现如今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或多或少还有一些应试教育的影子,很多学科依然只以理论知识研究为主,缺少研究实践。其实想要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教学中的问题,可以将茶文化中的实践应用引入其中。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们一起漫步茶道、参与采摘茶叶的过程中,还能够在学校中举办茶道会友以及茶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创设良好的茶文化知识交流学习气氛,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学习茶文化的积极性,将茶文化知识学以致用,并在学习其他学科中应用这一学习能力,从整体上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3.5 要重视普及和推广茶道精神,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在我国茶文化中,茶道精神组作为核心要素,它包括了多年来的哲学思想,也体现了我国先人们的智慧。所以,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过程中,需要做好茶道精神普及工作,在观赏茶道意识、分析茶道精神中,在高校中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在茶道精神推广中来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路径。同时,想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但要结合实际教学,而且还要从学生关注点入手。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从学生实际情况入手,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模式,从实际着手,运用微信平台、多媒体教学平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茶文化知识的渗透,实现及时了解大学生心理动态。

3.6 完善心理素质教育监督与考核体系,做好学生心理素质的跟踪

在分析和探索后发现,高校普遍缺乏监督和考核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心理教育得不到重视一大原因之一。所以,想要强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水平,学校就需要构建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监督与考核体系。例如:在大学生刚刚迈入学校校门时就考核他们的心理健康,以此来强化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为了能够更好的、更深入的跟踪大学生心理素质,高校应开展相对应的跟踪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茶文化教学来提高大学生学习热情,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校作为培养优秀人才场地,想要培养出新时代的专业人才,在培养其专业技术基础上,还需要重视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在茶文化背景下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可以有效解决现如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以实现促进大学生更好的全面健康发展,成为社会与国家所需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

猜你喜欢

茶道茶文化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寻迹万里茶道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