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对工程类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考
2018-01-19陈勇
陈 勇
(淮阴师范学院,江苏淮安 223300)
工程伦理是阐述、分析工程活动与外界之间的关系的道理。而以往所有的伦理理论都集中在人与人怎样相处,因为只有人才组成“道德群体”。工程伦理道德教育则是指向某一类具体工程,为物质性的工程服务,且不带有主观阶级色彩的一种专业思想教育。在工程伦理中,这种道德群体扩展到工程活动,因而道德行为者与工程的关系也被纳入伦理思考的范畴,并由此形成相应的伦理准则。在工程教育中,将中国茶文化中的茶道、茶德和茶精神融入到工程伦理道德教育中,可以克服道德教育的空泛性。
1 茶道与工程伦理道德教育
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
如果单从道德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来看,道德教育必然属于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但是如果从道德教育的角度来看文化教学,在道德教育这个前提下,开展与工程伦理道德教育的文化教学,两者则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的。工程是人类有明确目的的造物过程及其结果,造物的主体是人,造物过程是工程活动,造物的结果是成形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物,可以大至巨型建筑群,小至某个日常用品和食品、药品。如果仔细考量各种类型的工程专业,就会发现各种科技综合、融合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国际民生服务,所有的工程都是为了便利于人类自身,利于当代的同时造福于子孙后代。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所有工程抛除自身的专业特点之外,共同肩负着一个工程使命,就是人道。而茶道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茶道”并不是一种古板的贵族式教条,离开茶桌,茶道延伸进入日常生活,从内在气质的涵养修行,展现于外与人的和谐互动。如淮南子上所载“非规矩,不能定方圆;非准绳,不能定平直。”要塑造人格一样需要规矩,才能内修外行。
2 茶德与工程伦理道德教育
茶德是指茶自身所具备的美德。简而言之,就是指饮茶人的道德要求,进一步而言,是将茶艺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升为一种深层次、高品位的哲学思想范畴,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和道德风尚。茶有八德——康、乐、甘、香、和、清、敬、美。唐代的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工程活动对人们的道德行为、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都会发生影响。道德行为、道德规范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价值观念的变迁,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总是要求相应的价值观与之相适应,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规范。工程师在现代社会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他们必须为其职业行为承担更多的道德责任。因此,现代工程要求工程师除具备专业技术能力外,还要具备在利益冲突、道义与功利矛盾中做出道德选择的能力。即除了对工程进行经济价值和技术价值判断外,还必须对工程进行伦理道德价值的判断;除了必须具备专业技术素养外,还应当具备包括伦理道德素养在内的人文素养;除了对雇主负责以外,还要对社会公众、对环境以及人类的未来负责。
3 茶精神与工程伦理道德教育
茶精神是喝茶过程中,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对茶的色香味形的品味,慢慢进入茶的内核,领悟茶的一种精神。茶水对人的滋养,从口舌到周身,到人的精神世界。茶之所以如此迷人,也正是在于其深刻的内涵。
工程伦理精神反映了工程活动主体对当代工程发展、人、社会与自然系统伦理问题的反思,体现了工程人对自身行为的价值引导、规范和对真善美的追求。在茶树生长过程中,对生长地没有特别要求,不论土质肥沃与贫瘠,都能生存并成长起来;茶树这种求之甚少,付出很多,叶儿采了又发,循环往复,一直到生命的终结的这种精神正是工程师所需要的精神。茶树在生长过程中,清神静心,顺应四时,默默然与世无争;茶的内敛不浮华之秉性,以及茶叶在壶中静静地浮沉,并在没有喝彩声和欣赏之目光的情况下,悄然自我绽放、自我释放。而工程伦理精神不仅蕴涵了工程活动主体内心对自然内在联系与规律的尊重,对科学和技术规律、工程范式普遍性的领悟,对工程造福人类和追寻自由的崇高使命之认同。如同茶生长于大自然,将其所吸收的日月光华,内化为丰富的有益成分,遇水舍己成茶饮后,使广大饮者不仅解了渴,还获得了营养,其幽雅的芳香更是沁人心脾,可谓功德无量。但它习惯低调,不事张扬,也压根就没有想得到饮者赞美的念头。
工程师因为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拥有巨大力量,要求工程师承担更多伦理的义务和责任。工程院校不仅应当教学生进行一般理性的思考,也要教他们作伦理的思考,努力把有关工程伦理的教育融合到专业教学中去,让学生懂得工程规范的伦理价值并身体力行,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现代意义上的好工程师。将中国茶文化思想推广到工程类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中,对于工程类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