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茶画在大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培养中的运用
2018-01-19刘燕
刘 燕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安阳 455000)
美术教育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特别是美学感知力的提高大有裨益。表面上看我国较为重视美术教育,因为学生从幼儿时期便开始接受美术教育且一直延续到大学。但是,我国的美术教育却并不健全,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也与其初衷相距甚远。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对于分数以及成绩的崇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有些学生认为所有能提升高考分数的都是有益的,反之则是有害的。在传统的文理科教育里美术并不是考察的对象,因而很多学生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会选择性地忽视美术课程,由此,我国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也就可见一斑了。茶画是我国传统国画的典型代表,含蓄隽永的美学意境、虚实相生的构图理论以及清高淡然的文人品质对于大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塑造将会产生难以言估的正面影响。
1 当前我国大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1.1 大学生鉴赏能力参差不齐
美术鉴赏是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艺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兴趣。哲学家柏拉图曾说“教育应以艺术为基础”。然而,由于我国美术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状。有些学生可以领略到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的浪漫飘逸之气,而有些学生则会为其中复杂的人物形象所迷惑,还有些学生甚至连顾恺之是谁都不知道。同时,某些学生能如数家珍般地说出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戴帽子男人的半身像》等作品的思想特征以及美术内涵,却无法道出吴道子、王维、文征明的经典作品。究其原因,我国的美术教育是仿照西方美术教育模式建成的,偏向于西方美学艺术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对于本国的传统美术知之甚少。再者,我国畸形的教育体制使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教育长期处于缺席状态,上至教师下至学生全都沉溺于高分的追逐之中,完全忽略了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也意识不到美术鉴赏的重要。
1.2 缺乏对传统国画的深层认知
美术教育被真正纳入教育学体系是在近代,肇始于周湘先生创办的上海布景画传习所。然而,彼时我国处于西方列强压迫的之中,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了谋求民族独立,在奋发图强中以西方的教育模式为基础建立了现代教育制度,美术教育也就此成为了教育内容的一部分。于是,以西方美学为主导的美术教育体系自此诞生。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山河破碎之下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也极度萎缩。我国的美术教育在此影响下越发偏向于西方美学,美术教师主要以西方的美术作品为范例让学生进行评鉴。但是,一百年后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西方美学在美术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未曾改变,学生所接受的依旧是西方美学教育,关注的焦点也囿于西方现代美学,而对于我国传统的美学作品的研究则是甚少涉及,更遑论其传统国画的鉴赏水平了,能毫不思索地讲出中国茶画发展历史的人就可以称得上“优秀”了。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大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是“西化”的产物。
2 传统茶画对大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培养的意义
2.1 强化大学生对传统国画的认知能力
全球化背景下,西方艺术文化在我国的输入步伐也越来越快。近代历史上已受重创的传统文化,在今天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儒学思想、佛家情怀、道家理念、诗词歌赋、民俗文化以及中国画等都在渐渐流失,尤其是中国画“游于艺”的价值取向也随着传统文化的衰微而为人所遗忘。但是,茶画作为国画的经典代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茶画对于学生传统国画鉴赏能力的培养也能发挥重大价值。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对唐寅的《事茗图》的学习了解水墨设色山水人物画的创作手法,从精致细腻的笔触中领略自然风光之美,从皴染圆润的墨色中感知文人雅士的闲逸之情,进而以此为基点向整个山水画扩散从而加强对传统国画的认知度。同时,传统茶画引进大学生的美术鉴赏课堂有助于学生视野的开拓,因为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认知茶画中的美学元素,这很显然有利于学生形成立体化的美学鉴赏体系。
2.2 构筑大学生完善的美学品鉴知识体系
美术鉴赏包括三个方面——作品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以及艺术手法,但是我国大学生的对于美术作品的鉴赏水平一般限于前两项,而对于最关键的艺术手法则缺乏独特的见解。原因在于学生将作品本身与情感内质相分离了,也就是说其无法透过作品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只能从静态的画中提取最基本的画面内容而不能从中感受到那些流动的情感意识。茶画是茶文化与中国画相融合的产物,既蕴藏着传统文化又包孕着传统国画,将会为大学生的美术鉴赏提供双重视角。例如,对于文征明的《惠山茶会图》,学生既能从茶文化的角度对其作出分析,以茶人的淡雅志趣阐述茶文化的自然平和之精神;也能从中国画的运笔出发阐述其清丽雅致文秀隽逸的新风格。因而,高校的美术鉴赏课程中注入丰富多元的茶画元素将会填补其对于传统国画鉴赏的空白,并在最大程度上推动其美学鉴赏体系向完善化迈进。
3 传统茶画在大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培养中的具体运用
3.1 加强茶画元素的引入,挖掘国画中的美学意蕴
作为美术活动一部分的美术鉴赏是美术创作与美术作品价值实现的桥梁。通常情况下,美术鉴赏能力高的人往往也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因为,美术鉴赏能力是一个人内心品质的外化,也是其人生观与艺术观的体现。所以,我国应该从美术教育的本质着手,以传统茶画为切入点加强学生对于传统中国画的美术鉴赏能力。首先,高校应当加大茶画在美术鉴赏课的比重,从茶画与中国画的渊源入手寻求二者的共通之处,并将代表性的茶画作品一一列入美术鉴赏教材,使学生能通过《萧翼赚兰亭图》、《调琴啜茗图》、《韩熙载夜宴图》等经典茶画领悟中国画的深层内蕴,达到“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境界。另外,美术教师也应当着重注意茶画艺术特色的讲解,结合茶文化充分挖掘每一幅茶画后的文学意蕴,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就茶画的艺术理念进行详细阐释。例如,教师可以《撵茶图》为例讲授“十八描”技法,使学生在千变万化的线条中知晓“线”在中国传统画中的艺术作用。
3.2 深入推进美术教学改革,合理设置茶画课程
素质教育的改革成果已初见成效,美术兴趣班在全国范围内兴起,青少年的美术教育也开始向国际化推进。但是,目前的状况是学生只会作画不会赏画。例如,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即兴作画但不能对老师拿出的画作进行点评。因为,我国的美术教育不重视美术鉴赏这门课程,甚至还有些学校会因为美术鉴赏课的学生太少而将其取消。在此背景下,以提升学生美术鉴赏能力为宗旨的茶画在融入高校的美术课堂时应要求“合理对待”。高校应当利用教学改革这一举措对美术课程进行调整,为茶画腾出充足的空间。一方面,高校应当在美术鉴赏课程中插入茶画元素,根据专业教学要求将美术鉴赏课程进行不同等级的分化设计,加大美术鉴赏课程在美术专业教学中的比重,进而也间接为茶画的渗入留下了余地。另一方面,高校也应当针对非美术专业的学生开设系统化的茶画美术鉴赏课程,为爱好茶画艺术的学生开辟兴趣平台,使其能在循序渐进的课程中提升自己的美学鉴赏力。
4 结语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鲜明地指出了文化自信对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在这个开放性的世界里我们不能拒绝异文化的涌入,但是,可以坚定地捍卫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通过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使更多的人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茶画与美术鉴赏相结合则能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学生在美术鉴赏的课堂上认识了更多的茶画后会为其博大精深的艺术思想所折服,也会被折射出的茶道精神所吸引,主动肩负起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事实上,绵延了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无论是艺术底蕴还是文化意味都极为厚重,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茶画在提升大学生的美学鉴赏能力之时也有益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