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监管对我国陕西茶叶出口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影响

2018-01-19周晓燕

福建茶叶 2018年12期
关键词:绿茶陕西供给

周晓燕

(西安外事学院,陕西西安 710077)

陕西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了北方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陕茶大多“香高、味浓且耐泡”,曾在巴拿马国际贸易博览会上荣膺金奖的“汉中仙毫”是陕西绿茶的典型代表。而陕西的茶叶也自此在国际市场上声名大噪,每年向世界市场输送大量的茶叶。据统计,2016年我国陕西茶叶出口达到了324吨,出口金额为1061万美元,并且绿茶的占比超过了60%。而这两年来,陕西的茶叶出口依然在持续增长,尤其是在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影响下,总体的出口量仍在继续攀升。同时,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作为我国茶叶发源地的陕西,悠久的种茶历史以及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使得其茶叶出口势头更加迅猛。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在实行金融监管政策,我国陕西的茶叶出口应当顺势而为,在规范化的市场秩序中迅速建立完善的茶叶出口体系,从而适应全球茶叶市场的需要。

1 我国陕西茶叶出口供给侧结构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1.1 出口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陕西茶叶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截至到今年5月,茶园面积为260.1亩,茶叶产量也增长了11万吨,综合效益在全国范围内排第三。从这一角度来说,陕西的茶叶发展完全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态。但事实上,纵观陕西茶叶整个产业结构便会发现,其茶叶经济全靠绿茶支撑,据最新数据显示,绿茶在全省茶叶总产量的比重是75%以上。而在茶叶的出口中也是以绿茶为主。具体来说,陕西茶叶的出口完全靠绿茶来拉动,其他的茶叶——茯茶、红茶等在出口中所占的比重极小。这种单一的茶叶出口结构使得其无法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甚至极容易受国际茶叶市场经济的影响,一旦国际市场对绿茶的需求量减少,陕西省的绿茶出口则会阻滞,大量绿茶的囤积势必导致库存越来越大,而这也成为了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点。

1.2 市场占有率不高

虽然,我国陕西茶叶出口额不断上升,但总的来说其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并不高。即使绿茶深受海外人民的欢迎,但相较于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六安瓜片以及信阳毛尖等来讲,陕西绿茶却要逊色很多,同等条件之下民众更愿意选择这些知名茶叶而较少选择陕西绿茶。究其原因,一方面,陕西茶叶尚未构建完善的品牌体系,绿茶的品牌效应不强,在同类茶叶中缺乏竞争力。例如,曾经斩获国际金奖的汉中仙毫在“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榜单上也只能排17,也就是说在它之前还有16个知名的茶叶品牌,但正是它们分割了国际茶叶市场这块大蛋糕,而陕西茶叶从中分得的“羹汁”则可想而知。另一方面,陕西的茶企大多是中小规模,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都难以与大规模的茶企相比,低技术条件状态下加工的茶叶,其农药残余量难以达到国际合格标准,品质不高也会为国际市场所排斥。

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监管对我国陕西茶叶出口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影响

2.1 稳健地推动陕西茶叶出口供给侧改革

“一带一路”秉承共商共享共建的原则,以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为目的来增进理解与加强合作,但是,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情各不相同,文化价值理念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也存在差异,而受市场价值规律影响的我国陕西茶叶在出口到各国时可能会存在盲目趋从现象。尤其是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初期会因为出口结构的调整使得陕西某些以粗放型茶叶产业链为主的中小型茶企面临着经营困难的转型问题,还有些茶企则会由于资金不足难以将茶叶出口的供给侧结构改革进行到底。现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金融监管,通过对金融机构的监督与管理来维持茶叶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避免因利益驱使导致国际资本大量流入陕西绿茶行业而造成资源浪费,也防止因资金的乱拨乱划而使得茶叶出口交易的欺诈扰乱市场,从而推动陕西茶叶出口供给侧结构改革向稳健化迈进。

2.2 建立健全的茶叶出口供给侧结构

我国陕西茶叶出口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旨在以国家宏观调控的方法矫正茶叶资源要素的扭曲配置,从而扩大茶叶的有效供给进而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要。然而,“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茶叶的出口结构往往是以绿茶为中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便是要对茶叶出口结构进行全方位调整,将“以绿茶为主”变为所有的茶叶协调发展。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监管则正好为此提供了新的契机。因为,金融监管之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机构不得随意发放贷款,但是,重点项目能享有贷款优惠。例如,陕西茶叶出口的绿茶行业不会再陷入盲目发展的境地,因为金融机构在监管之下会偏向于市场竞争力强的茶叶产品,而不会再向传统的粗放型茶叶生产企业提供贷款,也就是说市场价值高的普通茶叶也能享有同绿茶一样的国际贷款优惠福利。于是,越来越多的茶企将会转而投身于茶叶新品种的研发,无形之中推动了陕西茶叶出口的供给侧结构向健康化常态化发展。

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监管下我国陕西茶叶出口供给侧结构改革措施

3.1 依据不同国家的金融监管措施,实施差异化的茶叶出口供给侧策略

一带一路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一种开放性的、区域性的发展模式,其是在古代丝绸之路的基础上形成了北线、中线、南线和中心线四条线路,所涉及的区域不仅包括了中亚与中东地区,而且还囊括了北美、欧洲、南亚及东南亚等地。由此可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既有发达国家又有发展中国家,各国之间的经济形态以及金融监管制度也是千差万别,而我国陕西的茶叶出口供给侧结构则必须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和金融监管政策作出相应调整。毕竟,东欧与南亚会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而采取不同的金融发展理念。因此,面对蒙古、哈萨克斯坦以及越南等国不健全不成熟的金融监管制度,我国陕西的茶叶出口供给侧结构改革应该谨小慎微,严加防范其监管措施中存在的漏洞。而针对美国、法国、德国等国成熟的金融监管体系以及明确的监管目标,陕西的茶叶出口供给侧在改革时可以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外资。

3.2 充分利用沿线国家的金融监管政策,加快茶叶出口结构的转型

一带一路的宗旨在于打造一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协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而为了增强抗风险的能力,每个国家都分别出台了金融监管政策,以抵御潜在的金融风险从而避免因危机而引发区域内的金融风暴。所以,陕西可以利用这些金融政策来推动茶叶出口供给侧结构改革。根据沿线国家的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的宗旨,积极利用区域内的信托组织与不同国家的茶商进行贸易往来,并以此为契机通过电子商务这一形式与沿线国家内的人民进行网络交易。因为,注重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机制将会减少国际贸易以及网上交易的风险。而一带一路区域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求,有些人喜欢陕西绿茶但还有些人偏爱陕西茯茶,于是在长尾理论的驱动下,陕西的每一种茶叶都会有消费者购买,其出口结构也会从单一的绿茶主导型向多元化发展。

4 结语

我国在《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了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行动纲领,并将结构优化作为一项基本方针。我国陕西的茶叶出口供给侧结构改革则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立足于一带一路这一区域平台,借助各国的金融监管措施,深化产业融合拓展茶叶产业链。此外,陕西茶叶出口的供给侧改革是一项庞杂浩大的工程,陕西茶企应当充分了解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以及沿线国家的茶叶进出口政策,并时刻关注国际市场的茶叶流通情况,借助有利的国际形势和国家政策改革茶叶出口供给侧结构。同时,我国政府也应借鉴各国的金融监管制度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从而为陕西茶叶出口结构的优化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猜你喜欢

绿茶陕西供给
THE PRICE OF BEAUTY
The Price of Beauty
绿茶或能预防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红樱绿茶两相欢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