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伦红茶文化在英语语言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1-19刘智慧

福建茶叶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下午茶红茶饮茶

刘智慧

(荆楚理工学院,湖北荆门 448000)

引言

红茶文化是英国民族文化的代表,与中国传统茶文化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在中国英语语言学教学中融入英伦红茶文化,可以更好的减弱学生跨文化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提升。教师应该以提高学生语言能力为最终教学目标,全面促进茶文化与英语教学的整合。

1 英伦红茶文化概述

1.1 英国人与茶

英国红茶举世闻名,但其本身并不是英国原产茶,其源于贸易往来时期的中国,并在“一路一带”的影响下广泛流传。英国红茶的广泛流行源于皇室“饮茶皇后”的日常习俗。自凯瑟琳公主将茶叶与茶具作为嫁妆带入英国皇室后,皇室的各大聚会、宴会、舞会中,便开始流行饮茶,更是将“以茶代酒”奉为礼仪。在此之后,“琥珀色的饮料”成为英国皇室的盛行饮品,并逐渐发展成为上层社会进行社交的必备礼仪。自此,向整个英国社会流传,时至今日,英国下午茶成为受世人瞩目的饮茶文化。

1.2 红茶制作技艺

自17世纪起,东印度公司将中国武夷茶带入英国,最早因其颜色被称为“Black Tea。”从茶叶的萎凋、历经采摘、发酵、晾晒等工艺复杂,工序繁复,导致红茶有绿变红,颜色较深。

英国茶文化体制具有独特性,饮茶时间不同,饮茶习惯不同、饮茶分类不同。常见的分类包括:早茶、下午红茶、高茶等,根据饮茶场所的差异性又可以分为野餐茶会、茶宴会等。在不同的时间又包括茶歇等饮茶形式。由此可见,英国红茶制工艺复杂,饮茶文化细腻,技艺丰富。

1.3 下午茶茶俗

英国下午茶中最出名的即为下午茶,其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更体现了英国茶文化的丰厚内涵。其最早源于十九世纪,源自皇室晚餐前的充饥加餐,随后便广泛流行。三五好友相约,一壶红茶配上糕点点心,促进情感交流的同时,饱腹充饥。成为英国社会的常见社交礼仪。

英伦红茶文化是体现英国民族文化的重要习俗,其中高雅的下午茶更是文化典范。作为魅力非凡的下午茶,其有特定的茶元素、茶礼仪、茶器具等,意义讲究、价值突出。其主要品种为多样的红茶,如:大吉岭、伯爵茶、祁门红茶等。在英国下午茶的饮茶过程中,常见各色点心与糕点,通常使用三层点心架子进行装配,最底层通常为三明治、中间为果酱、小饼、奶油等,最上层为水果蛋糕等,糕点均采用量少样多的形式,满足客人的各种口味要求,保证其自上而下满足由淡到重、由咸到甜的口味变化,保证与饮茶口味相配合。

英国下午茶习俗,通常以家庭聚会为主,常见客厅、庭院作为下午茶聚会首选,使客人感受到主人的温馨与热情。同时要选择讲究的下午茶茶具,如金银变镶嵌的精致碟碗,配合骨瓷茶杯等,并且配有专业的茶壶、茶盘、茶叶罐等。在饮茶过程中,还要根据客人口味准备充分的糖罐、奶罐、刀叉、过滤网等,满足客人的多样要求。在此过程中,茶室主人还会充分考量审美搭配,选择精致的桌巾、刺绣细腻的手帕等,保证客人感受宾至如归的氛围。

2 中英茶文化对比分析

中西茶文化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主要表现为:

2.1 不同点

2.1.1 茶叶的差异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茶叶流行品种,如西湖绿茶、苗族万花茶等,其基本加工材料也有所不同,而英国则是以红茶为主,常见伯爵茶、大吉岭等,因此中西茶叶具有差异性。

2.1.2 饮茶的社会功能差异

不同的茶叶种类有其不同的功能作用,更有不同的文化价值。如,苗族万花茶,有爱情之花的象征,更是兼具待人接客、传播文化的社会价值;英国红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茶会友、以下午茶进行工作讨论、政事商议等,体现其社交功能。

2.2 相同点

中西茶文化具有较多共同点,虽独具民族文化特色,但均是时代的产物与生活的杰作,更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记载者。在茶文化的传承中体现本民族的生活理念、民族精神,同时更以茶作为生活的调味剂愉悦身心。

3 英伦茶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不同国家茶文化独具特色,中西文化背景导致茶文化差异性显著,因此在进行茶文化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对差异性的合理运用,通对对比进行英语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师资力量的合理培养,重新编排教材,科学设计教学课程,合理安排中西茶文化内容。

3.1 构建开放式课堂,激发学生对茶文化的兴趣

在进行高校英语教学时,教师可利用文化导入的形式,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度及注意力。在讲解英语内容时,教师可通过向学生讲述英国茶文化的特色,如下午茶习俗、下午茶文化故事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可利用与中国苗族茶文化进行对比,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等展现茶文化的功能价值,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使学生了解茶文化的艺术价值。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样的茶艺形式,调节课堂氛围,通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充分利用此时机进行茶文化导入,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导读,使学生在了解中西茶文化的同时,提升英语听力能力。

在此基础上,进行英语语言教学时,教师可积极借鉴英国教学模式,构建开放式的英语学习环境。茶文化精神具有兼容性与包容性,其传承模式更是兼容并蓄,因此在文化教学中引入茶文化机制,可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文化水平、拓展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维模式。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中,引入茶文化教学机制,可大大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养成积极主动思考的习惯。以茶文化教学为桥梁,可拉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在平等的交流氛围中,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良性互动,可使学生增加自信,激发其探究欲望。在进行高校英语教学时,采用茶文化与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可培养学生形成系统的茶文化知识体系,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文化意识的同时,提升英语语言掌握能力。

3.2 茶文化教学体系构建

3.2.1 教材编写

现阶段,高校教学普遍认识到茶文化价值的重要性,但是教材编制存在一定滞后性,在进行讲解时,缺乏对茶文化的系统编制与融合。因此在进行茶文化体系系统构建时,可采用对特定茶文化的介绍便于传承本土茶文化。如,在以茶文化为切入点进行英语语言讲解时,课本可通过对比苗族茶文化与英国红茶文化,使学生感受茶文化之间的不同,利用下午茶及万花茶等习俗的差异感受茶文化技艺的独特性,利用英伦红茶与苗族万花茶之间的不同饮茶时间,感受不同茶品种间的功能异同性,通过讲解茶文化礼仪的差异性,引导学生感受中国茶文化精神等。

3.2.2 开设课程

在进行英语语言教学时,教师要把握茶文化与之相融的契合点,根据教学目标、教育环境、学生水平等综合因素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结合教材特点,选择适当的茶文化内容,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职业发展需求等。通过茶文化精神的渗透与指导,完善各个学科的教学完整性。

3.2.3 开发资源

在英语教学中融入茶文化知识时,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通过对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资源的深层开发,通过网络平台拓展资源搜集与储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适宜引导,使其利用现有平台及资源不断的拓展知识储备,增加对英伦红茶文化的查阅与了解,搜集积累有关茶文化主题的资料知识。结合教师的讲解与引导,促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利用小组学习的模式,强化学生间的合作交流,通过集体完成任务、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增加信息储备,锻炼英语交际。

3.4 相关师资的培养

文化的传播与知识的传递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因此在英语语言教学中融入茶文化知识,离不开教师的力量。为了有效发挥中西文化交融的最大价值,提升英语教学的高效性,应当重视对教师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其强化茶文化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在进行日常授课时,教师可积极利用现代化传媒技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等进行茶文化知识对比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充分融入英伦红茶知识,提升英语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利用中西茶文化的对比教学,增加英语教学的实用价值,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利用茶文化锻炼英语实践交流能力。

4 结束语

英伦红茶文化的渗透,能够弥补传统英语语言学教学的不足,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英语语言学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下午茶红茶饮茶
《幸福的红茶时光》
下午茶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蜜香红茶
红茶与绿茶有什么区别?
四季饮茶与健康
英式下午茶
准备下午茶
月下饮茶
立顿红茶等50多种产品保健效果未通过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