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茶思想在民办高校党的领导力建设中的应用
2018-01-19杨福民赵凤艳
杨福民,赵凤艳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 130117)
传统文化不仅蕴藏着先进文化的因子,同时也潜藏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尤其是诸子百家思想对于国人性格意志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而茶文化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所倡导的“自然”、“和谐”、“尊人”、“忘我”等理念也曾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培养了无数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中华志士。当年,部分先进的共产党人在茶思想的鞭策中,充分发挥茶文化精神并一路披荆斩棘建立了新中国。现在,身处于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更应该以茶思想理念为指导,不断提升自身的领导力、组织力与执政能力,从而适应新时代新发展的新需要。民办高校党委是我国基层党支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身建设的好坏直接关乎高校的前途与命运,所以,其也应当从传统茶思想中汲取养分,以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
1 茶思想与民办高校党的领导力建设的关系分析
共产党在创立之时便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高校也大多以此为核心开展党建工作,并分别从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制度等方面着手改进。马克思主义思想虽然是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就其中国本土化的进程上来看,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中西文化融合冲突的产物,并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了中西文化的双重烙印,也就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不仅要接受西方文化的洗礼,也必然会受到本土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看似与共产党人“格格不入”的茶思想同其指导思想存在相通之处,也会对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产生重大意义。
1.1 相互联系
民办高校党的领导力建设是共产党党建工作不可忽视的环节,作为党建工作的一个“小单元”,其在整体上体现了党建的任务与目标,既具有党建工作的普遍性也呈现出鲜明的差异性。特别是在传统文化引入党建工作这一程序中,民办高校党的领导力建设所展示出的活力与优势是其他组织难以企及的。民办高校党的领导力建设的主体是知识分子,领导的是青年学生,也就是说无论是领导者还是被领导者的文化水平都较高,相较于普通人而言其对于传统茶思想的了解也相对较多。因而,民办高校在利用茶思想进行党的领导力建设时,可以直接从自身所积累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中撷取相关的茶文化思想对党员进行思想建设。例如,民办高校党委可以借鉴茶思想中的“怡清和真”对组织内的党员进行纯洁性和先进性教育。同时,民办高校党的领导力建设同教育的本质也有均一性,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而茶思想对于人才精神品格的锻造具有促进意义,从这一角度而言,茶思想与民办高校党的领导力建设又建立了共通的意义空间。
1.2 双向作用
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民办高校党的领导力建设是党建的一个部分,党建与传统文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传统文化是党建思想的源流;另一方面,党建引导与推动传统文化的有序化和规范化发展。具体来说,传统文化是我们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点,为我们新时期的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例如,民办高校党委所提倡的“诚实信用、和谐相处、绿色自然”便源于茶思想。此外,党建工作的持续推进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能使包括茶思想在内的传统文化沿着党建这条路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主动抛弃与当前文化不相符合的糟粕元素,积极弘扬与社会主义文化相契合的优秀思想,从而在合理地“扬弃”过程中实现科学化与现代化发展,进而推动民办高校党的领导力建设向全面化迈进。
2 我国民办高校党的领导力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2.1 党性修养不足
民办高校党的领导力建设不仅影响整个基层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而且也关系着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因此,加强民办高校党组织的领导力建设具有难以言喻的意义。然而,从我国民办高校党组织建设的全局来看,虽然整体党建工作水平有所提升,但是,党员干部的领导力建设却依旧不强,部分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太薄弱,不能真正地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某些民办高校的党员干部在“居高位任要职”后逐渐忽略了自身领导力的提升,他们陷入了舒适区的漩涡,安于现状、止步不前,甚至如“温水煮青蛙”一般被不良思想所侵蚀。高校党委书记贪污腐败屡屡见报,正是其党性意识不强的表现。由于思想建设不足使得其经不住名利物质的诱惑,名利驱使之下党性思想开始瓦解,领导力也随之而降。
2.2 领导力意识不强
领导力是指充分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提升团队办事效率的能力,不仅包括人员的调动还囊括了资源的分配。民办高校党的领导力则是指民办高校内部党员干部对整个校园的人员以及资源的处理分配能力,民办高校党委支部组织制度是否合理、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的运行是否完善、党员思想素质以及政治操行是否过硬、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是否先进等一系列问题都属于高校党的领导力的范畴。但现实生活中,民办高校党的领导力建设却停留在较为单一粗糙的阶段,某些党员干部只从自身的角度考虑领导力的提升,而没有从整个高校党建的工作开展入手提升自身的综合领导力。究其根源,民办高校党员干部队伍的领导力意识不强,缺乏对于“党的领导力”这一概念的宏观把握,也就不能真正地发动群众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高校党支部组织。
3 茶思想在民办高校党的领导力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3.1 结合茶思想,加强高校党员的思想建设
“集体本位主义”是我国传统文化主要的社会价值观,茶文化思想对此也有所提及。茶道中的“和谐”观要求茶人以和为贵,在个人利益与他人和集体利益相冲突时应该牺牲个人利益,以维护整体的和谐。这一思想与中国共产党所信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相吻合,以“小我保大我”也是无数共产党人的价值选择。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党的领导力建设也应该以此为着手点,党员干部在深处高位之时应当时刻谨记茶思想中的“和”之理,以国家与党的利益为重,不能因为一己之利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也不能利用自身的职务之便做出有损党、人民以及学校的事。另外,民办高校的党的领导力建设也应当从茶思想中的“清廉”入手,坚定党组织队伍的理想信念,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姿态抵抗一切堕落思想,使其在树立过硬的思想政治品质过程中逐步增强领导力。
3.2 立足天人合一,树立从实际出发的意识
茶思想对于民办高校党的领导力建设具有启示性意义,“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不仅包含着做学问之道而且也包孕着建党治国之策。“天人合一”从表面上来讲是指“顺从本性,回归自然”,而从深层角度来阐析则意为“尊重自然规律,达到和谐之状态”。而“天人合一”视角下民办高校党的领导力建设则是指高校党员干部应当顺从高校思想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律,根据民办高校的党员文化氛围以及党员干部的领导能力现状对“领导力”进行具体的针对化建设。因此,民办高校应将茶文化思想中的“天人合一”融入党的领导力建设的理论体系之中,使党员干部在进行党建工作时能切实地将“遵从规律”放在首位,能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入手,解决领导布局中的人员组织与资源分配问题,而不是从主观意识出发,对党建工作进行随意指挥。
4 结语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源泉,也是我们构建文化大国的重要元素。习近平主席立足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将传统文化作为“软件”建设的重点,并将其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共同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因而,作为基层党组织重要力量的高校党支部,也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全面加强党建工作,重视自身的领导力建设,将传统文化作为思想建设的源泉。以茶思想为契机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与党建的指导思想相融合,能够使传统思想文化进一步深化民办高校党的领导力建设的工作实效,也能为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思想过硬、品质过关的人才,从而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石与思想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