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按摩法对稳定期肺脾气虚COPD患者肺康复效果的临床观察

2018-01-19黄玉兰冯林焰林丹瑜

医药前沿 2018年3期
关键词:肺活量稳定期用力

黄玉兰 冯林焰 林丹瑜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福建 福州 3500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以咳嗽、呼吸困难、运动耐力差为主要症状,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COPD稳定期是进行肺康复训练的最佳时期,对预防疾病的复发、缓解症状起到重要的作用[2]。肺脾气虚是COPD稳定期的最主要病机,因此,本研究拟通过穴位按摩法对稳定期肺脾气虚COPD患者进行干预,以观察其肺康复效果,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和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招募2015年1—12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最终纳入68例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平均年龄为(52.43±3.96)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54.43±1.27)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干预方法 本研究中常规的药物治疗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版),常规药物治疗方案:给予疾病健康指导,给予饮食指导和心理疏导。

1.2.2 观察组干预方法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穴位按摩法。(1)穴位按摩法:参照2012年由石学敏主编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推拿学》,选择双侧肺俞、脾俞、大椎,以拇/示指按揉为主。(2)时间选定:每日9:00~11:00、17:00~19:00进行穴位按摩,每次每穴按揉2分,每日2次,共干预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肺功能检测 于干预前后各检测一次,主要测试患者第一秒钟用力肺活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钟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一秒钟用力肺活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

1.3.2 6分钟步行距离测定 选取一段平整、笔直的走廊30米,将标尺贴于地面上,并作好标记。实验前患者休息至少10分钟,按平时步速出发,同时计时。

1.3.3 COPD评估测试 该量表用于评定患者的生命质量。量表内容包括:咳嗽、咳痰、胸闷、睡眠和精力等8个问题,CAT总分值范围为0~40分,分级:0~10分为轻微影响;11~20分为中等影响;2l~30分严重影响;3l~40分非常严重影响。由数据采集者于实验前后及随访结束后“一对一”指导患者填写量表,当场收回。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若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若不符,采用秩和检验。双向无序列联表采用χ2检验。双侧检验水平α=0.05,P<0.05表示数据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间患者肺功能检测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FEV1、FEV1/FVC、FEV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FEV1、FEV1/FVC、FEV1%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干预前两组间患者肺功能检测比较(±s,分)

表1 干预前两组间患者肺功能检测比较(±s,分)

注:#表示T值,*表示Z值

组别 FEV1(L) FEV1/FVC (%) FEV1 %干预前对照组 2.254±0.543 51.671±5.344 53.589±6.032观察组 2.034±0.504 51.515±6.870 50.896±7.277 t/z -1.822* -0.043* 1.662#P 0.068 0.966 0.101干预后对照组 2.216±0.538 50.091±6.085 53.203±5.570观察组 1.885±0.531 52.109±6.711 52.399±5.331 t/z -2.466* -1.299# -0.711*P 0.054 0.198 0.477

2.2 干预后两组间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测定结果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6MW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6MWT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干预后两组间患者COPD评估测试结果比较:见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6MW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AT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干预前后两组间患者6MWT比较(±s,米)

表2 干预前后两组间患者6MWT比较(±s,米)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351.18±24.05 370.00±23.74观察组 346.44±28.87 384.38±21.08 t 0.736 -2.642 P 0.464 0.010

表3 干预前后两组间患者CAT得分比较(±s,分)

表3 干预前后两组间患者CAT得分比较(±s,分)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15.79±1.95 14.03±1.93观察组 14.91±1.60 13.15±1.67 z-1.90 -2.05 P 0.057 0.041

3.讨论

3.1 穴位按摩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两组间的FEV1/FVC和FEV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COPD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疾病,多呈进行性发展。因此,干预后两组间患者的肺功能并无显著差异,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3.2 穴位按摩对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研究干预,两组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皆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的6分钟步行距离(384.38±21.08)多于对照组(370.00±23.74),观察组的活动耐力改善效果良好。本研究通过穴位按摩,有利于疏通气机,从而提高了患者的运动耐力。

3.3 穴位按摩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前生活质量评价指标被更多的用作患者的疗效评价,CAT为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了有效、可靠、标准化的方法,本研究对两组间CAT得分结果说明在穴位按摩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根据中医整体理论进行以上穴位按摩,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活动耐力和生活质量,该操作简单易行,便于推广,可作为COPD患者长期肺康复的一种有效方法。

[1]张敏,COPD相关性疲劳评定量表的应用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4):74.

猜你喜欢

肺活量稳定期用力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肺活量的故事
用力!用力!再用力!
舒利迭联合喘可治注射液治疗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
——肺活量测定用于无症状吸烟者气道阻塞筛查
暴力行为
中医特色疗法对COPD稳定期的治疗进展
用力过猛
中西医联合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