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节镜下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修复与重建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

2018-01-19雷冬梅

医药前沿 2018年3期
关键词:关节镜韧带膝关节

雷冬梅

(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骨三科 广东 中山 528400)

在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车祸撞击、运动等致伤因素也随之增加,膝关节损伤发生率呈升高趋势,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不断增加,常伴膝关节其他结构损伤,导致治疗及康复难度加大,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可能引发膝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关节镜下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修复与重建术是处理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有效手段,具有损伤小、粘连率低和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重建术后易出现关节活动受限、易发性关节粘连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手术治疗效果[1]。研究指出[2],围术期康复护理对于提高手术疗效、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十分关键。本文以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术后康复护理在关节镜下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修复与重建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其效果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300例,包括男248例,女52例,年龄18~40岁,平均(34.8±7.5)岁,其中车祸撞击伤156例,运动伤64例,摔伤52例,压砸伤28例。伤后1d~3个月入院,主诉关节疼痛、肿胀。

1.2 方法

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重建材料和手术治疗方法制定术后康复护理计划,出院后提供康复训练指导,对上述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进行随访。康复护理方法如下:(1)踝泵运动。通过进行该训练促进患者下肢肌肉收缩,挤压静脉并改善血液循环,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减轻肢体肿胀。于麻醉药性过后开始训练,每日训练6~10次(进行趾屈和背伸,每次连续做15个,最大限度维持3s)。(2)抬腿训练。术后第二日开始进行直腿抬高、外侧和后抬腿训练,每项训练每日均坚持3~5次,每次20~30个。直腿抬高时取平卧位,将患肢伸直并抬起,足跟与床面保持10cm以上高度,持续5s,之后重复该动作;后抬腿训练时取俯卧位,将患肢伸直之后抬起,足尖与床面保持5cm以上高度,持续5s,之后重复该动作。(3)被动活动、负重和平衡训练。术后3d指导进行膝关节屈伸训练,可在无痛感前提下逐渐扩大活动范围,同时进行轻度负重和平衡训练,每日3次,每次5min。之后可酌情加强训练强度,至完全负重为止。(4)肌力和本体感觉训练。术后14d起可强化肌肉收缩训练,每日抱膝训练3次,开展行走、跨步和正常步态行练习。术后1个月后可加大膝关节支具角度,指导进行肌肉抗阻力训练和下蹲练习,直至可完全负重行走,之后可训练跪坐、蹬踏。训练期间重视进行心理护理,提高患者依从性,增强其对训练的信心和决心。

1.3 观察指标

于手术前和手术后1、3、6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3]评价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随访显示,患者术后1、3、6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见表1。除3例活动后略感疼痛之外,其余病例均膝关节活动正常,膝关节活动度均>95°,平均110°。

表1 手术前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1 手术前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s,分)

注:与手术前比较,*P<0.05

时间 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手术前 28.1±6.5术后1个月 39.2±8.0*术后3个月 57.4±5.2*术后6个月 68.9±7.5*

3.讨论

本组300例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均给予关节镜下膝关节重建术治疗,其中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多因暴力所致,该严重创伤多伴有其他重要结构性损伤,通常应于伤后第5d即可进行早期手术治疗,实施多韧带联合重建术可取得最佳效果[1]。既往研究证实[4],术后对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实施安全有效的康复护理及康复训练对于提高手术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对患者实施个性化、连续性的功能锻炼、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同时强调进行早期康复锻炼的重要性,耐心讲解功能训练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对于促进关节功能的全面恢复至关重要。

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多存在前后交叉和内侧副韧带等多韧带损伤,须接受较复杂的手术治疗,术后初期须保持患膝伸直功能位,并固定于膝关节支具上制动3周以上,此时进行腿部肌肉收缩训练以防过早开展关节锻炼引发关节不稳。但术后长时间制动易出现关节粘连或僵直,未合并后、外侧结构损伤者可术后3周开始进行主动功能锻炼,医务人员应加强保护、指导并督促患者使用专用支具,确保该支具使用至术后3个月以后,开展膝关节活动度训练时可去掉。此外,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应重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增强其对康复训练的信心,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坚持不懈的开展功能锻炼,以促进关节功能全面恢复。可在关节稳定、无疲劳感或疼痛加重、可耐受的前提下加大锻炼强度,以恢复关节最大活动度。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术后康复护理后本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显著改善,患者大多膝关节活动正常,与既往研究的结论相符[5]。

综上所述,加强术后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关节镜下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修复与重建患者膝关节功能,促进患者关节功能全面康复,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1]吕爱军.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早期关节镜下重建与修复[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20):1844-1847.

[2]陈凯宁,叶少腾,巫松辉.关节镜下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重建方法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6):794-795.

[3]赖震,刘志祥,杨俊龙,等.分期修复重建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J].中国骨伤,2016,29(5):36-39.

[4]马明专,欧阳月琴.康复护理在膝关节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与体会[J].当代临床医刊,2015,28(6):1813-1814.

[5]陈瑛.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关节镜下修复与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4):61-63,70.

猜你喜欢

关节镜韧带膝关节
膝关节置换要不要做,何时做比较好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