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2018-01-19陈涛
陈涛
(眉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 仁寿 62050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常发疾病,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后出现急性或持续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坏死,患者常出现长久、剧烈疼痛,且常并发心律失常,严重时甚至会出现休克、心力衰竭,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发心律失常等疾病,易导致患者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该疾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在临床上属于较难控制和治愈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目前,在临床治疗中,主要针对进行抗血小板凝集是治疗的重要部分。本文主要选取我院98例急性心肌梗死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统计结果做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98例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参照组(n=49)和实验组(n=49),参照组患者男:女=26:23,平均年龄(52.6±5.4)岁,实验组患者男:女=25:24,平均年龄(52.4±4.7)岁。上述资料对比显示,差异均不明显(P>0.05),可比性一致。
1.2 治疗方式
所有入选患者均进行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如及时吸氧、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以及给予尿激酶100万U在30min内进行静脉滴注。参照组给予单纯的氯吡格雷(生产企业: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国药准字J20130083)进行治疗,给予口服,每次二片,每日一次,在服药后,药物不受食物影响。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生产企业:汕头金石制药总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505)进行治疗,给予初始剂量50~150mg,每24小时1次,在第二天给予100mg维持剂量[2]。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经不同亚药物治疗后,各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血小板凝集率(PAR)进行统计,同时对冠状动脉再通率与血管再闭塞率也进行记录分析。
1.4 统计分析
两组数据用软件SPSS 19.0版本软件计算,计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用χ2值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若观察数据比较显示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血小板凝集率统计
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血小板凝集率(PAR)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LVEF以及PAR均优于参照组(P<0.05)。具体可见表1。
2.2 再通率与血管再闭塞率
实验组冠状动脉再通率与血管再闭塞率较参照组相比较,统计无差异,P>0.05。具体可见表2。
3.讨论
在临床心血管疾病中,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较高,主要与心肌缺氧缺血有关,可以在短时间内导致心肌细胞出现缺血性坏死。该疾病发病后初期存在一些先兆症状,如烦躁不安、气急、心悸、出汗等,部分患者面色苍白、且胸部剧烈疼痛,严重者甚至出现濒死感,且口服硝酸甘油后症状不能缓解,若不能及时检查、诊断、治疗,随着病情的迁延,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等疾病,往往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出现休克,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3]。目前,在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过程中,血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临床给药中进行抗血小板凝集是最关键的环节。
目前,在临床中治疗该疾病主要应用药物控制症状,常见药物包括镇痛药物利多卡因、肝素及尿激酶等,但只能暂时的缓解症状,治疗后容易反复发作。经研究证实,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后,可降低血小板凝集率,改善心功能。阿司匹林主要是通过让血小板环的氧化酶产生不可逆的变性,进而制约PGE2以及TXA2的形成,最终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发挥其疗效。虽然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梗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治疗后具有药物抵抗现象,阿司匹林应用剂量逐渐增多,会导致不良反应逐渐增强,影响预后效果。氯吡格雷可以与血小板表面的二磷酸腺苷受体相结合,可有效阻断ADP 介导的血小板活化作用,从而可以发挥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并降低血栓的发生几率。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具有相互协同的作用,可进一步强化阿司匹林对胶原诱导作用,进一步增强抑制血小板的凝集。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药物联合作用后,其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血小板凝集率下降明显,与临床研究实践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心功能,推广应用价值高。
表1 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血小板凝集率统计
表2 再通率与血管再闭塞率
[1]赵亚男,王晨,蔚有权,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47(8):595-598.
[2]殷永平.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2):123-124.
[3]张童玲,张大志,胡春梅,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研究[J].医学信息,2013,38(20):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