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64排CT在颅脑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8-01-19张昭全

医药前沿 2018年3期
关键词:颅脑图像检查

张昭全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人民医院 四川 自贡 643200)

引言

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则为颅脑肿瘤[1],和其他脑部疾病对比,其残疾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所以,在诊治颅脑肿瘤疾病上,需重视诊断检查结果,而治疗颅脑肿瘤疾病前的一个重要环节则为CT检查,此方式可准确定位病灶位置,并将肿瘤疾病程度真实反映出。为进一步提高颅脑肿瘤疾病治疗疗效,此研究用分组方式讨论40例患者,意在分析64排螺旋CT在颅脑肿瘤疾病中的诊断作用。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从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颅脑肿瘤中患者中,抽取4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随机数字法分2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为18.6~75岁,平均为(32.6±2.2)岁,9例脑膜瘤,11例转移瘤;研究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为(18.5±75.6)岁,平均为(32.5±2.1)岁,10例脑膜瘤,10例转移瘤。两组研讨对象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比例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40例患者均已得到手术病理结果证实,且均知晓此次检查治疗方案,并自愿或由家属签字确认,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后批准后实施。

1.2 方法

患者均接受64排螺旋CT进行检查,研究组患者接受检查前,各医护工作人员仔细向患者讲解各注意事项,包含:(1)肿瘤密度:颅脑肿瘤较为常见的密度则为等密度、高密度、低密度等,因肿瘤密度无规律性变化,各医护工作人员无法在肿瘤中看到脑结构轮廓的难度较大,诊治期间,容易出现误诊状况,如诊断为脑炎、脑水肿、放射性脑病等;(2)肿瘤形态:颅脑肿瘤多为圆形,三维径线无较大差别,若实性肿瘤顺着某结构或表面呈侵润性发展,三维径线则存在较大差距,需注意区分炎性病变和病症,并和肿瘤样病毒进行区分,如脓肿、血肿、增生性病变等;(3)占位效应:因受到压迫脑室发生变形,附近脑池和脑沟变窄,中线结构出现位移,甚至发生脑疝,若脑瘤阻碍脑脊液循环,容易引发脑积水症状。大部分肿瘤均存在占位效应,但少数患者会发生负占位效应或萎缩性变化,所以,如便便无明显性占位效应,也无法将其排除;(4)增强检查:此检查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发现肿瘤、定位和定性肿瘤等,不仅可发现病症,还可显示出肿瘤内部结构,且可用来判定肿瘤血供和血脑屏障完整性。CT检查结果显示为阴性,也无法彻底排除脑肿瘤,则需接受进一步检查才可判定。联合临床资料区分肿瘤样病变和肿瘤。

给予对照组常规性CT平扫检查,确定病灶肿瘤位置,用MScT技术扫描灌注颅脑肿瘤。研究组先总结检查注意事项等,再给予CT扫描检查。设置参数为:200mA,120KV,矩阵512×512,用高压注射仪器将50ml欧乃派克输注,延时5秒,再给予2r/s扫描50s。扫描位置包含肿瘤中心层面,并分析图像和数据,用软件实施灌注成像,步骤为:选取灌注图像、校准处理图像、选取流出静脉和流入动脉,并计算灌注图像、从PS灌注图像上找出PS指数最大区域,并记录PS值。

1.3 指标判定

整个检查过程中需记录各检出结果,并分析图像,确定检出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t和计数资料χ2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版本)分析,表示方式为(±s)、n(%),若(P<0.05),则判定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检出率90 %高于对照组75%,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检出状况[n(%)]

3.讨论

颅脑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则为颅脑肿瘤[2-3],且残疾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对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健康。因颅脑肿瘤疾病较为复杂,临床因素具有特异性,让各医护工作人员在早期判定中容易产生漏诊状况,耽误治疗最佳时间,会引发医疗纠纷。肿瘤病症是否有定量、定位、肿瘤定性等数据,属于判定颅脑肿瘤疾病的重要指标[4]。颅脑肿瘤疾病用64排CT方式进行判定,临床判定作用明显,不仅对患者存在便利,且可让诊断数据更具科学性、准确性、实用性[5]。诊治过程中给予影像学技术检查,可有效准确定位肿瘤部位,且可辨别脑内外合脑室内外,可用脑实质病变定位脑回水平。定量数字成像技术,测量肿瘤体面积、密度、径线等[6]。因颅脑肿瘤确诊性和定性等方面具有一定复杂性,治疗中需注意已存在的问题。因此,给医护工作人员诊断前,需主动向患者讲解CT注意事项,并研究讨论所存在的问题,提高诊断准确性。临床在判定时需结合病历资料,多方面分析是否为颅脑肿瘤疾病,明确肿瘤形态和密度、增强检查、占位效应等,为医生判定疾病提供有效依据,避免发生误诊、漏诊状况[7]。自从CT技术应用到颅脑肿瘤疾病诊断中后,因其具备安全、可靠、快速等特征,明显比其他检查方式更优越。

综上,64排CT在颅脑肿瘤疾病中检查作用较为明显,在给予检查前,需主动向患者讲解CT检查注意事项,再进行研究和分析,显著提升诊断准确性和诊断质量,降低漏诊、误诊发生率。

[1]王刚.64排CT在颅脑肿瘤临床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80-82.

[2]张玉龙,和华元,马建,等.神经导航在颅脑肿瘤切除手术中应用(附56例分析)[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5,22(6):369-370.

[3]林小燕,李练,何杏勤,等.颅脑肿瘤患者术后外出检查的护理风险分析与对策[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8):133-135.

[4]K,van Zijl PC,Stieltjes B,Kraut MA,Solaiyappan M,Pomper MG.Brain white matter anatomy of tumor patients evaluated with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J].Annals of Neurology 2012,13(3):55-56.

[5]李成功.颅脑肿瘤手术并发非手术区颅内血肿临床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6,40(12):1096-1097.

[6]Hill DLG,Hawkes DJ,Michael JG.Accurate frameless registration of MR and CT images of the head:Applications in planning surgery and radiation therapy[J].Radiology,2015,7(8):191.

[7]周桂清.CT在颅脑肿瘤临床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30):6331-6331,6334.

猜你喜欢

颅脑图像检查
改进的LapSRN遥感图像超分辨重建
孕期X线检查,真的不能碰吗
备孕多年不成功,要做些什么检查
有趣的图像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Playjng with ch & sh
做检查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