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艇
2018-01-19
“4500米载人潜水器总体集成”课题通过验收
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牵头组织实施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总体集成”课题通过了国家科学技术部组织的验收。该课题突破了钛合金载人舱、超高压海水泵、低噪声推进器、液压源、充油锂电池、浮力材料等关键技术,标志着我国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和装备制造取得突破性进展,使我国具备了全面自主研发和制造深海载人潜水器的能力。
下潜深度是深海探索能力的象征。我国不仅需要下潜深度大的潜水器,还需要适应不同科考需求,能够到达不同海域深度的潜水器。4500米载人潜水器能够带动一批深
海通用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大幅提高装备国产化率。依据经费额度计算,4500米载人潜水器的国产化率达到95%。国产化率的提高大幅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科考性价比。据初步估算,每个潜次该潜水器本身的成本约为“蛟龙”号的20%。
4500米载人潜水器不仅为我国已投入使用的“蛟龙”号的技术更新、正在研制的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奠定了中国制造的基础,也标志着我国已拥有了海洋大深度技术自主研发能力。 (新 华)
我国研制的全球首艘智能船舶交付使用
12月5日,我国研制的全球首艘智能船舶——“大智”号散货智能船在上海正式交付使用。这也是全球首艘通过船级社认证的智能船舶,标志着我国智能船舶的建造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该船总长179m、宽32m、深15m,载重量38800t,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历时3年研制,交付给招商局集团中外运航运有限公司投入使用后,主要用于中澳、东南亚航线的煤炭和盐的运输。该船是全球首艘通过英国劳氏船级社和中国船级社认证的智能船舶,其拥有聪慧的“大脑”,实现了我国船舶工业全新的设计建造和运营理念,同时也开启了更加安全、经济、环保的航运时代。该船的研制涵盖智能船舶总体设计、总装建造、关键系统设备、标准规范四大领域,实现了从科研到工程化再到实船示范验证的全链条贯通,成为我国船舶工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
该船的智能航行系统可以获取船舶自身及海洋洋流等方面的信息和数据,能够规划出具有省时、省油、舒适和低综合成本等特点的航线。此外,其智能运行与维护系统能够实时评估船舶设备的健康状况,提前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与同等吨位的普通散货船相比,该船的推进效率提高3%,而相同航速日均油耗则减少6%。 (新 华)
新加坡企业与DNV GL合作开发突破性技术
11月9日,新加坡胜科海事集团、挪威船级社—德国劳氏船级社(DNV GL)集团与新加坡制造技术研究院(SIMTech)、新加坡全国增材制造创新中心(NAMIC)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MOU)。
根据该备忘录,合作各方将共同研发并验证用于大型船舶结构建造的增材制造技术、无人机和数字模型技术等海工行业突破性技术,在新加坡生产可靠并具有成本优势的组件,从而提高新加坡在船舶海工领域的全球竞争力。这一合作项目将从2017年年底开始,为期9个月,将有助于提高胜科海事以无人机为基础的船舶及钻井平台检查能力,并帮助DNV GL细化无人机检查的入级规则。同时,其它的合作项目还包括胜科海事为DNV GL提供试验台和用户验收服务,用以研究应用数字模型技术创造真实船舶的数字复制品,并通过模拟来确定船舶的具体设计和运行要求,以获得最佳性能。 (新 华)
俄罗斯冰山设计局将研制新型多用途核保障舰船
俄罗斯冰山设计局获得俄罗斯联邦工业和贸易部价值860万美元的合同,将开展多用途核保障船的详细设计工作。该船将用于为Project 22220型破冰船和“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浮动核电站提供保障服务。
据介绍,俄罗斯Rosatomflot公司目前使用的Imandra号核保障船已经服役35年,主要为上几代船用水冷和水慢化反应堆提供保障,无法升级用于为新型反应堆提供服务。因此,俄罗斯计划研发新型核保障船。
此次研发的核保障船将专为安装有RITM-200、KLT-40S和RITM-400等型反应堆系统的破冰船和浮动核电站提供保障,特别是承担核燃料的运输、存储和更换工作。 (程大树)
中科院海洋所河口浅水型科考船“创新二”号交付
11月30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制的300吨级河口浅水型科学考察船“创新二”号在山东蓬莱正式交付使用。
“创新二”号由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承建,是一艘适用于长江口附近河口浅水区和近海区的小型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该船配置常规水文和生物绞车、专业信号传输绞车,具备对河口和近海浅水区海洋生物、生态、环境、化学等要素的观测和采样能力,兼具水
文、地质、气象等其它学科的观测和采样能力。同时,“创新二”号还配备渔业资源调查用渔具的起放网设备,具备基本的渔业资源调查能力;配有干性实验室和湿性实验室,具备简单生物、化学样品处理和分析能力;配置船载定位系统、船用雷达和卫星通信设备等。
“创新二”号作为中科院海洋所长江口生态站的重要观测平台,将重点开展长江口及其南北邻近海域的生态环境观测和现场模拟研究,支撑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生态系统演变研究。 (新 华)
法国船级社(BV)推出了全新设计的集装箱绑扎评估软件—— VeriSTAR Lashing 3.0,以满足修订后的集装箱船规则NR 625。
卡特彼勒M25 E船用中速机首获IMO III认证
美国卡特彼勒公司下属Motoren GmbH & Co. KG发动机厂制造的M25 E船用中速发动机平台获得了DNV—GL(挪威船级社—德国劳氏船级社)集团的认证,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Tier Ⅲ NOx排放标准,主要用作船舶主推进系统和辅机。该工厂是全球首批获得IMO Tier III工厂认证的中速机制造商。
M25 E中速机采用闭环型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和废气温度管理技术,并优化了进气系统,降低了船东的总体成本,能够持续监测,减少了定期维护频率,延长了发动机大修间隔。该型机分为6缸、8缸、9缸配置,缸径和冲程分别为255mm和400mm,功率范围为2100kW~3100kW。该发动机在交付时还将提供工厂EIAPP认证书,在发动机安装和调试时,无需装船污染排放认证测试,降低了费用成本,缩短了调试时间。 (新 华)
法国船级社发布全新设计集装箱绑扎评估软件
该软件更新的一个重点就是创建快速、便捷且界面友好的操作软件,用户能够根据BV规范方便地评估集装箱的安全和锁紧装置。采用该软件,用户可分析任何绑扎形式(外部、内部或混合绑扎系统)的安全性。其考虑了NR 625中定义的加速度值;如果船舶配备了减摇水舱或平衡系统,其还将考虑横摇折减因子,以及水平和垂直扭锁的间隙。
此外,该软件还可校核堆重效应的强度,如集装箱的负荷和绑扎杆等附件的许可载荷的比对等,且任何一种绑扎形式的评估均可在10min之内完成。(船 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