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2018-01-18张爱萍
张爱萍
摘 要:学习活动贯穿人的一生,小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加强学生的学习指导,花大力氣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思想方法独立思考的能力,变“学会”为“会学”,对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面临的新问题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能使其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 学法 自学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根据这些要求,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学习指导,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激励学生去学数学,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调查发现:传统观念的教学,教师只注重基本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没有把握数学教育的特点,缺乏学法指导。老师把学生看成知识容器,把知识嚼烂了再喂给学生,光让学生等吃“现成饭”,造成学生知识学得死,题目稍有变化就束手无策;具有严重的依赖性,离开老师,自己寸步难行。[1]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可见,学习方法至关重要。新的教学理念下的学生应学会独立学习,即教师要有较强的学法指导意识,注意挖掘教学各个环节的学法因素,把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对学生的数学学法指导要采取适当方法才能见效,教师只有坚持:“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课堂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引导,才能培养学生自学数学的能力。对于学生自学数学能力的培养,我认为我们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预习中通过教会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提高学生的预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要想让学生学会预习,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提供预习的时空。让优良的种子有一个合适的土壤,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小学生的学习内容以书本知识为主,因此,让学生先预习,教师起初应与学生一起预习,提前设计好预习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指导预习按“扶——放”原则,起先可设置“导学提纲”以设计一系列问题的形式,在“学什么”“怎样学”两方面加以引导。当师生一起预习达到一定的程度,教师就要放手。放手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寻找规律,找到方法,使学生有的放矢,真正地参与,培养自学的能力。例如:教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我设计以下导学提纲: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有什么异同点? 2、“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商的小数点怎样确定?3、除到被除数末尾仍有余数怎么办?因为这是本节课的重点,而由于预习充分,课上不需花费多少时间就轻而易举地攻克了。这样坚持训练并将预习要求,读书方法适时渗透,最终让学生丢掉“导学提纲”的拐杖,走上自学的道路。[2]
二、探究中通过独立思考,自主尝试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主探究” 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数学问题的机会,既有利于学生顺利地掌握新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我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先让学生尝试做,学生发现两个分数的分母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发现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想办法解决。因为有了通分的基础,学生能说出先把这两个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再计算,顺利地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因此,在练习中学生不但没有感觉到困难,而是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使得学生自学数学的能力也在无形中得到培养。
三、活动中通过动手操作,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知识,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通过观察、推理等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与联系,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让学生动手做一个实验:先用纸剪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操作想办法将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长方形),并且让学生通过剪、拼的方法探究,得出这个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这样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操作、交流,在活动中学数学,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运用了转化的数学方法,又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学能力。
四、合作中通过讨论交流,发挥学生间的互补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经常设计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环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互相讨论、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这种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不仅使自己对知识理解更丰富、全面,而且充分放飞了自己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促进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例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是重点,先让学生分组讨论,有哪些方法可以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学生讨论后得出:[3]
1.6×5+6×4+5×4+6×5+6×4+5×4
2.6×5×2+6×4×2+5×4×2
3.(6×5+6×4+5×4)×2
我出示以上三种方法让学生比较、讨论,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从而得出长方体表面积公式。这样,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思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学的兴趣和能力。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渠道。作为教师我们应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各种感官全部调动起来,引导他们主动地参加到各种学习活动中去,自己去看书、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自学方法,探索知识的规律。我相信,只要我们在教学中给予学生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梁毅.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03):174.
[2]李小琳.简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2017年01期.